家人的“诗与远方”

“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博物志》张华

有研究学者推测,文中的“鲛人”很可能就是迁入海中的百越人——即疍家人的先民。




何为疍家?


常年生活在水上,以舟为家,犹如蛋壳漂浮水面;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生命如同蛋壳般脆弱,故称为“疍家”。

疍家人是我国沿海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他们可谓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又被称作水上的“卜赛”。

疍家的祖先是当时秦始皇时期,不甘为秦所掳,而逃往江湖以渔业为生的部分土著越人。隋唐之后,疍家人开始向东南迁移,主要迁往两广、福建沿海一带。

疍家人祖祖辈辈“以舟楫为家,采海物为生”。

从前的疍家人不受岸上居民的待见,官府亦不把流动渔民入册。故疍家被岸上人歧视,甚至没有上岸居住、与陆地人通婚、入学读书参加科考的权利。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疍家划地建房,“脚下终无寸土”的疍家人才开始真正重归陆地,安家落户。

疍家人虽然不属于独立的民族,却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民风民俗。尤其是“婚嫁”别具一格,新娘在出嫁前夕,有“哭嫁”的仪式,称为“叹家姐”。仪式由母女、姐妹、伴娘等女性以歌代哭,通宵达旦地叹唱哭嫁,倾诉父母养育之恩、姐妹之情等。不仅如此,疍家还有“水上婚礼”、咸水渔歌等一系列精彩的文化民俗。

如今疍民与原陆上居民已基本同化,但其民一千多年来所形成的一些特殊风俗习惯至今仍保留下来。



以文为核 旅游赋能


在疍家文化氛围浓厚的茂名市,如今建设了“茂名晏镜?疍家墟”(下文简称“疍家墟”)这一旅游名片。

疍家墟分三个片区进行建设,其中,塘霞客厅以展现乡村振兴成果、提供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塘霞俚街聚焦疍家传统文化、俚族文化等,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年例广场则侧重于展示乡村群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



趁墟,意为“赶集”。在以前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民们会在墟日进行物物交换、钱货交换,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农民们会将竹筐、芋头、瓜果蔬菜、猪肉等农产品拿到墟上摆卖,墟市上人山人海,吆喝声、嬉戏声不绝于耳。

疍家墟正是借助独特的“趁墟”文化,让墟市的热闹、疍家的传统文化得以留存。走进墟里,畅通无阻的沥青村,换上新装的特色红墙泥瓦房,充满韵味的俚人塔寨和城楼,吸引了大量游客。

而全新打造的疍家墟俚街,主打传统美食和文创产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结合的新业态。走进俚街,富有疍家特色的建筑便映入眼帘。慢行几步,犹如穿行在古老渔村,走入俚族、疍家文化的世界,满眼都是疍家人以海为生的场景。

街道两旁设有茂名特色美食小店,游客可品尝簸箕炊、柴枪粉、蚝炸、豆饼角等茂名特色美食。同时,还有一些木雕店、文创社、特产店等特色小店,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舞台剧《疍家人》


在年例广场,一些村民还原了以前渔民生活的场景,如渔民补渔网、晒鱼、织竹篓等等,让游客们充分体验感受渔民的生活,了解塘霞的特色文化。而讲述疍家文化的舞台剧《疍家人》被搬上舞台,还有咸水歌、鳌鱼舞、人舞、冼太迅游等一幕幕泛舟水上的场景上演。

冼夫人率军收复hain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海南岛,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的舞台剧故事

通过疍家生活,展现出疍家人乐观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还融入了疍家墟俚街的特色风貌和繁荣景象。

以疍家文化为诗,以旅游生活为远方,茂名疍家墟打造了美丽的“诗和远方”,吸引了无数年轻游客。

这些年,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重视,这无疑是为古老又璀璨的中华文化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相信在未来,疍家文化将以全新的多元化的方式展现在世界面前。


主笔:叶宛维

责编:星瑶

岭南文化特色岭南文化ppt香港岭南大学岭南股份岭南师范学院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疍家人的“诗与远方”发布于2023-03-07 14:07: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