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满意

据光绪十年张谦、张震祥《姚江历山张氏宗谱》和民国五年张振鹭《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记载。浙江余姚、奉化、慈溪、绍兴越城、上虞、诸暨、新昌一带张氏均宣公孙张文后代。此两谱称创修于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由兵部尚书张浤以魏公手辑本为蓝本修撰。卷首盖有理宗皇帝玉玺并录有宰相郑清之(1176-1251)、资政殿学士兼四川制置使余玠(?-1252)和图阁学士礼部尚书李公麟等宋代序言三篇。但细读序言疑点颇多,如郑序称应张栻亲戚胡安国从子胡宪之请而撰:
“(胡安国)从子宪,字仲原,与予言,张氏以来,历世着闻,稽诸典籍,考诸宗谱,各有明证,迨及五季,支庶分散,犹有可述,自我皇宋建炎中,否金兵入汴,避难而行者,各父其父,各子其子,亡散殆尽,而莫知先世之所出,以关后嗣之攸系焉,惟魏公浚者,身任一国之安危,高宗南渡,扈驾居杭,谨辑宗谱一二,以知祖宗之所出也!请为之叙。”
据相关史料载胡宪生于1085年,卒于1162年。郑清之生于1176年,卒于1251年。可知“与予言”、“请为之叙”纯属诬言。另龙图阁学士礼部尚书李公麟,笔者检索相关文献,未获此人。而画家李公麟(1049-1106)生活北宋
另该谱咸丰之前历次重修(万历六年1578、康熙十九年1680、嘉庆三年1798)均以张浚为唐彦博公(字文辉,唐中宗景隆中太常寺四门博士)十世孙,至咸丰元年(1860)敏、吉舫公读朱子《魏公行状》后才得以纠正,因不敢完全否认旧谱,故仍保留原世系以备查考。旧谱之误光绪十年(1883)张葆先重修时简述曰盖彦博公九世孙训配计氏生一子曰浚与魏公同名而致。谱载张浚葬上虞一都八堡始宁乡雨山,祠建于山阴。
另外,与本谱同宗的上虞诸谱载文吉为唐代人。新昌树木堂《南明夏州张氏宗谱》和萃焕堂《夏州张氏宗谱》亦载张文吉为唐代人,且世系出入较大。如:
光甲申(1824)《夏州张氏宗谱》载:张文吉,唐代青州人,唐德宗朝官会昌刺史,次字宴官翰林学士,幼子宁仕国子监丞,擢监察御史。宁六传有裔孙曰质,又名镇,字仲文,居钱塘漾沙,仕吴越国,官银青大夫、侍御史。宋兴,钱俶纳款归宋,张质与郑左史、黄尚书、叶太师力谏,勿听,遂举家迁居越州新昌之张家车隐居避祸。宋太宗雍熙年间(984-987)以忠烈征之,不就。张质生四子:仲官、仲和、仲美、仲兴。仲官居张家车,仲和居祖宅里岙,仲美迁居莒溪。仲和有子曰元吉,生三子:遁盖、遁显、遁隐。遁隐生九子:万一居天台亭头梦山,万二居宁海大安,万三、万七、万八、万九居里岙,万四迁会稽富顺,万六徙居皇渡,万五名伦,为夏州张氏始祖。该谱附有北宋至道二年(996)洛阳吕蒙正、南宋绍定五年(1232)文吉十七世孙张公阳、明正德四年(1509)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奉敕参理机务何鉴等等撰写的序言。
宋至道二年(996)吕蒙正序曰:“……世居清河,自清河流派至秦之张仪,受学于谷子,游说以至于相,三世孙良为王者师,封留侯。延至唐吴越质,字仲文,为银青光禄大夫侍御史,与郑左史、黄尚书、叶太师,谏王毋纳壤于宋王,勿听,自钱塘漾沙避台深畯。质生四子曰常等,号称阀阅名家。始自宗枝昌茂,子孙繁衍,世居天台,莫与之比。自常至字成九,二世矣,以所居不常……”
绍定五年(1232)裔孙公阳序曰:“……倘公五世孙讳质,即镇,五代时吴越为御史中丞侍待御史,宋赠银青光禄大夫。宋太祖隆兴,为不纳土称臣,与郑左史、黄尚书、叶太师力谏,王勿听,遂为诸子随驾南迁,避地于越之南明张家车而居焉。宋雍熙问(984-987)以忠节征不就,复迁台之宁海深畯而居。”
明正德四年(1509)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奉敕参理机务何鉴序曰:“青州文言仕唐为兵部帅干,子孙俱为显宦,七传至镇公,自青州经钱塘漾沙,徒于吾邑之张家车,仕宋为银青光禄大夫,致政复迁于宁海之硖石中湖里岙,其孙遁隐公诞九子,第五子讳伦者徒居夏洲之始祖焉……”
其世系为:文吉生宗、宴、宁,宗生元仲,宴生元英,宁生元玠、元璘,元玠生仁肱,仁肱生伯佾、伯何,伯何生镇。镇生仲官、仲和、仲美、仲兴;仲和生元吉,元吉生遁盖、遁显、遁隐。
与夏州谱同宗的民国三十八年(1949)新昌张良善《中溪张氏宗谱》载:张质生三子,长子元吉居中溪,次子元善居莒溪,幼子元哲居宁海里坡。与夏州谱张质四子稍异。该谱录有宋嘉熙四年(1240)卫国公左丞相郑清之、洪武十六年(1383)国子祭河南吴颙、奉义大夫东阁学士金华吴沈等为张氏族谱撰写的序言。至民国己丑(1949)前后凡七修。
洪武十六年(1383)朝列大夫国子祭酒吴颙序曰:“新昌之中溪、莒溪、宁川之里坡,此三处者诚为张氏之望族焉。其先钱塘人讳质者,仕吴越官至银青光禄大夫侍御史。宋兴,与黄尚书、叶太傅谏毋纳土,弗听,惧罪,遂及其三子俱避匿,一居新昌中溪,次居宁川里坡,三居新昌莒溪,三处皆银青公始也……”
洪武十六年(1383)奉义大夫东阁学士金华吴沈序则曰:“新昌之中溪、莒溪、宁川之里坡,著姓张氏者,其始祖讳质公,仕吴越为御史,不与纳士之议,遂自钱塘徙家宁川,子派分为三:长元吉居中溪,次元善居莒溪,幼元哲居里坡。”
两序皆说以吴越国张质为始祖,不肯仕宋隐居,但居莒溪者是次是幼,相互矛盾
又新昌世德堂《九峰张氏宗谱》载:张镇,号九峰,五代末自钱塘迁宁海,再传元善迁莒溪,十六传迁张店,民国时浙江省长张载阳即其族,与中溪、夏州二谱又异。
又嵊县瞻山《张氏宗谱》载:张镇(1021-1093),字太平,号世英,为北宋名相张知白之孙,与张质二人也。其中谱书收录的《彬六公手卷》对张镇祖上历史述叙甚详。兹录于下:
张氏鼻祖沧州清池(现河北省沧州市东南、孟村回族自治县北)人也。讳知白,字用晦,生宋建隆辛酉(961),至端拱己丑(989)及第,累授河阳节度使掌书记,历真宗、仁宗朝,爵级屡迁。天圣二年(1024)拜相,次年敕赠加曾祖、考批三代恩爵,六年戊辰(1028)二月王子死,御罢上巳宴,赠太傅中书令,赠文节公。富贵不骄,人清约如寒土,享年六十有八。祖清,宦名子恩,字原启,天圣四年(1026)拜金紫光禄大夫,生淳化壬辰(992),卒嘉祐癸卯(1063)。祖镇,字太平,号世英,生天禧辛酉(1021),庆历戊子(1048)拜殿下侍御史,掌工部尚书事,皇祐二年(1050)降宁海令,仍徒台州城,终于官,后赠银青光禄大夫,夫人唐氏封荣阳郡公(可能有误,按例称郡夫人),子孙遂籍宁海。公卒元祐癸酉(1093),同夫人会兆石门中湖岙第三角秋字一百四十号。生三子:孟遁、仲遁、季遁,女季莲适剡姚舜明。孟遁居宁海;季遁居新昌中溪;仲遁字尚志,号遁公。元丰二年(1079)迁新昌莒溪,少好读书,望重乡间,推恩迪功郎,不赴。生庆历辛巳(1041),卒重和戊戌(1118),夫人蔡氏合葬新昌社古岭头。生男八、女一:长伋,住旧址;次仪,上舍,居梅树坞;三伉,分新昌韩峰,生二子,钟贤、钟贵迁剡西富润;四使,分剡西岭;五仁,分花亭;六伍祖,迁剡永富;七俨,分会稽富盛;九侯,守墓;八女,适嵊黄特,黄与姚舜明元祐、绍圣间连登进士第。伍祖,字子行,号建中,少多颖悟,入太学,选承务郎,经历,端明殿下事。姑丈姚公居相,每见子行,清慎谦和,心甚钟爱,适有女择配,黄公执柯,纳赘姚府,不期月而女卒,悲切求归不仕。桃、黄二公保升朝奉大夫,有黄岩任嘉兴判叶仕朝女,幽闲贞静,乃疏承恩荣聘,以续赘之,遂使归省,负女丧回葬,三五上舍,愤著祖遵,姚公命享永富太师宅,遂籍居焉,状元马涓有记。元至正甲辰(1364)秋重九日。东瓯教授九十翁彬六书。
《宋史·张知传》载知白“无子,以兄子子思为后,子思仕至工部侍郎致仕。”又鄞县诸谱(邹谷、云龙、青石桥、胡墅、宝林等)载知白有二兄,曰:知章、知明,子思为知明之子,嗣知白,子思生三子:节、范、简。节,将作监丞;简,金部员外郎。二人后裔世居沧州。范登进士第,生袭。袭字世勋,天圣二年进士,仕至集贤殿修撰、朝散大夫,调判平江府(今苏州市),遂家于平江。民族英雄张煌言(1620-1664)(见黄宗羲《兵部左侍郎苍水张公墓志铭》)、清末民初教育家、藏书家张寿镛(1876-1945)即其族,张氏曾撰《校订清池张氏世系图表》。诸谱所录旧序最早为宋嘉熙三年(1239)郑清之撰,题曰《邹谷宗谱序》。与瞻山谱又异。
又光绪三十二年无锡洛社源远堂《张氏宗谱》载知白生昇,昇生英,英生庄,庄生扩,扩举进士,为水部员外郎,靖康二年南渡。扩生柽、栋、枨、桯四子。柽居建平(今安徽郎溪县)黄槤树,栋居金坛土龙山,枨居中山(在今江苏溧水市东南),桯起初居金陵,又迁于临安的兴贤里,绍兴十四年尚高宗沁水公主,封于溧阳。
余按:宋史载高宗无女,桯封于溧阳,《溧阳县志》亦无记载,可知其言不实。
从以上诸谱看,唐代以来,张文吉、张质、张知白、张镇世系已相互杂揉在一起。真是剪不断,理还断。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浙江一带家谱最喜托古。基本都说是创修于宋。常州张宣公族谱更称创谱于曲江公,续修于希白公,定叟公再辑,镗公据旧谱重纂,但诸世系互为龃龉。
如常州世德堂谱卷一录有明祟帧十三年(1640)三十世孙张邦明撰《汇纂纪事本末》,叙其家族修谱历史说:
   ……魏公浚以名相起家,宣公栻以大儒继世,于是绵竹世系、宗祧世表相继而兴。至二十一世闻轩公镗,自闽迁吴,后际时变,举宗同仇,以身殉国,家留殷薛里,而绵竹之南支又移于毗陵矣。我成祖文皇帝诏修玉牒以风天下,二十四世志淳公杰《世谱合编》应运而出。成、弘之际遭家不造……回禄再墟,先世所遗不免椟中之毁。兼以老成云亡,典型尽裂,纂修之役未有能任之者。迄二十八世思兰公铨尚修之而未竞,诚难之也。远嘉、隆间,从叔南言父子慨然振举,纂刻传信谱系,咨询未周,犹嫌挂漏。及徒家东里,发曾大父兰谷公廷玉所遗敝麓,有古谱两帙。一为世谱手卷三轴,二十一世闻轩公所著;一为《世谱合编》,二十六世高王父松轩公埙本二十四世志淳公所订。其于宗支各派孰为曲江,孰为绵竹,孰为曲江之支流,孰为绵竹之派衍,昭昭可考,以视南言公所修者详略迥殊。然自松轩公以来又百余年,莫之修纂……  
又如宜兴张渚《张氏宗谱·总谱渊源录(弘治十一年张邦达撰)》云其世系出自“吾家所藏宋笺旧谱”。


— END —

【版权声明】转发分享,传播中华孝道宗祠文化功德无量!!!转载自新浪博客。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投稿、合作、建议等可后台回复“传统文化”添加本站编辑。

胡氏宗祠、张氏宗祠、龙川胡氏宗祠、吴氏宗祠、转发分享,传播中华孝道宗祠文化,功德无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理不清的张氏家谱!以张文吉、张质、张知白、张镇家族为例发布于2023-03-04 23:24: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