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实战

《序卦传》说:“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
夷是伤的意思。明夷离下坤上,明入地中,与晋卦恰成反对。晋卦是明盛之卦,明君在上,群贤并进。明夷是昏暗之卦,昏君在上,明者受伤。明夷之时,日不是出于地上,而是入于地中,一则是明者伤,一则是昏而暗。
明夷,利艰贞。
明入地中,就社会来说,是政治黑暗的时代,君子处在这样的时代,唯一正确的道路是知艰难而不失贞正,绝对不可随世倾邪,依人步趋。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初九以阳处明夷之初,距离明夷之受伤害还远着呢,但君子有见几之明,不待难作而及早遁避。遁避又尽量行动迅速,所以称“于飞”;既迅速了又尽量隐蔽不被人察觉,所以称“垂其翼”,即敛翼而下行。“君子于行”,一旦决定丢弃禄位而离去,便急速走开,宁可“三日不食”也不能停步,即使主人有非议,也在所不顾。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六二以阴居阴,居中得正,柔顺之至且为明之主,是善于顺时自处的君子,但是在明夷的时候也不免受到小人的伤害。“夷于左股”,伤害并不严重。“用拯马壮吉”,六二能够采取强有力的办法迅速、及时地加以拯救,可以避免伤害而得吉。吉只是避免伤害而已,不是说此时可以有所作为了。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南狩,前进狩猎以除害。大首,暗方的魁首。九三处明体之上,是至明在下而为下之上,而上六处坤之上,暗之极,是至暗在上而为暗之首。九三与上六正相敌应,为至明克至暗之象,“不可贞疾”,谓克获暗方的大首是首要的。至于整个社会和一般老百姓的问题,要有渐进的过程,不能立马有成就。这应是指武王伐纣事。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离为明,坤为暗。六四进入坤体,为进入暗处,六四居坤之下,陷人暗地尚浅,而且柔而得正,不过“入于左腹”而已。君子进入暗处,应当设法离去,以不受暗之伤害,六四有条件做到这一点。“于出门庭“””这一爻讲的是商周之际,微子因纣王暴虐,离开自己家族商王朝而投奔周人的事。“获明夷之心”谓微子这样做是由于获得了明夷之心。明夷之心,谓明夷之理,亦即君子处在明夷之时应当怎样办。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易》一般以五为君位,但《易》重变动随时,有时五虽居君位但不是君。明夷就是以上六为君,六五为臣。上六以阴居阴,居于阴暗伤明之极,是明夷的主,很像商纣王。六五切近阴暗伤明之主,有直接被伤害的危险,很像箕子(商朝大臣)。箕子的处境极艰难,犹如明夷六五之于上六,正之则势不敌,救之则力不足,去之则义不可。箕子的处理很妥当,他既不正之,也不救之,也不去之,他采取晖其明的办法,假装疯狂为奴以免于害,而内心却坚守正道不变。这就是“箕子之明夷”。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古人以为此爻所说的是商纣王亡国之象。上六居全卦之终,又为明夷之主,下五爻之明皆为其所夷,纣王之所为与此正合。“不明晦”是不明而晦,外晦内亦,彻里彻外的,真正的。登天,在位之象。入地,失位之象,后入于地,以亡国失位而告终。
明夷二字的意思就是明受到暗的伤害。日入地中,明受到暗伤害。明夷六爻,下五爻皆明,唯有上六一爻是不明而晦。上六是昏之主,六二是明之主,明夷之君不在五而在上,此与它卦也是不同的。明夷卦中主要显示明与暗的关系问题,亦即下边五爻各自怎样对待明夷,怎样对待上六这个昏君暗主的威胁。下五爻皆曰“明夷”如何,唯上六不曰明夷而曰不明晦,其余五爻都为它所夷。但是下五爻并未采取对抗的态度,他们的态度是明而晦,而各爻的具体表现又因时而异。六二力能救,则“用拯”以救之;九三力能正,则“南狩”以正之;六五晦其明,守其正,是谓箕子之明夷;初九与六四属于无责于斯世的那一类,处明夷之时,全身守正而已,故初九行不及食,六四出于门庭。上六则不明晦,以昏暗至极而终。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白话文解读《明夷》卦(36)发布于2024-05-05 13:0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