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天泰:象征通泰、平安。乾为天,坤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交合,万物的生养之畅通。泰为通,泰象征通泰。即安泰亨通。通泰之时,阴者衰而往,阳者盛而来,所以既祥又顺利。


【释义】

的卦名为泰。《说文》中说,“泰,大也。”《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可见泰的意思是极其的博大。地大物博,人们自然就富裕,所以泰也有富裕、宽裕的意思。人们丰衣足食,社会就会和平安定,所以泰还含有平安、稳定的含义。


泰卦的卦画是下面三个阳爻,上面三个阴爻,阴阳平衡。从卦象上分析,泰卦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乾为天,地在天上便是泰卦的卦象。这个形象让人有些费解:地怎么会跑到天上去呢?当然,也许有些学家会认为地球是圆的,所以地可以在天上。不过我想当时的天文学应该还没有那么发达,应该还不知道地球是球形的。其实,这一卦的另一卦象是,上卦为坤为母,下卦为乾为父。反映的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这才是这一卦的真正含义。只是后来封建社会的大男子主义文人们是不想说“女上男下”的,尽管明显是坤卦在上面,乾卦在下面,硬说是“天地交”,这样一交,便不会抹杀男人的尊严与地位了。八卦卦象在文王之前即已形成,不过不统一,周公根据文王的八卦写了《彖辞传》、《象传》等内容,有些内容则是前人的知识,有些则是后人的发挥。所以《易经》中的泰卦已没有了最初的含义,而只代表天地相交,社会稳定太平之意了。前面的小畜卦代表小的积蓄,人们在积蓄中不断实践发展,接下来便过上了更富裕的生活。所以泰卦安排在履卦之后。

卦也是十二消息卦之一,其阳爻代表阳气,其阴爻代表阴气。卦中有三个阳爻,便是“三阳开泰”,在节气上代表雨水节。泰卦的六爻代表立春惊蛰的三十佘天。五天为一候,一爻代表一候。所以泰卦代表春天的来临,春天万物开始生长,古人认为是天地交使万物繁衍,所以泰卦有“天地交”的含义。并且,上卦的坤代表阴与地,其性质向下,下卦乾代表阳与天,其性质向上,一上一下,所以意志可以相交。这是“天地交”的又一含义。


卦辞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建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释义】

经文意思是:小的逐渐消失,大的逐渐来到,吉祥而亨通。

彖辞的意思是:泰,失小得大,吉祥亨通。这就是天地阴阳二气的交合,万物生养之道畅通,君臣志同道合,思想统一。里面是阳卦乾,外卦是阴卦坤,象征君子之道兴旺,小人之道削弱。


象辞的意思是:天地相交便是泰卦的卦象。君王按天地的法则制定出人的法则,助成天地法则的推行,以指导民众。


“小往大来”历来易学家们说法不一。其实这一句很好解释。往,便是离去;来,就是来临。那么大与小指什么呢?当然是指阴阳二气了。虽然八卦初创的时候本来阴阳是平等的,但是自从黄帝以后,几千年的男权思想,使阴变小了,变低了,变卑了,变贱了;阳则自然显得大、高、尊、贵了。俗话说冬至一阳生,用八卦表示便是复卦;大寒时则二阳生,用八卦表示便是临卦;雨水时三阳生,用八卦表示便是泰卦。到了泰卦,阳气已明显处于强势,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开始生长。按照这个趋势往下发展,自然是阳长阴消,所以说“小往大来”,直译过来就是“小的要走了,大的来临了”。而《易经》已同伏羲时代的太阳历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哲学,是一门学术思想。所以它有引申的深刻含义。这个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君子之道的正气来临,小人之道开始削弱,人们开始过好日子了。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经文意思是:拔茅草,茅草长长的根将它的同类也带离了土地,征战吉祥。


象辞的意思是:拔出茅草征战吉祥,是因为他的心志在向上进取。


拔茅草是古人的农业生产项目之一。有什么用呢?其一是将茅草从田间拔掉,利于庄稼的生长;其二是可以当作家畜的饲料;其三是可以用来作祭祀的物品,即将祭品垫在茅草上面。


“拔茅,茹以其汇”,这句话的意思就相当于今天人们常说的“拔出萝卜带出泥”,是揪出主犯也带出从犯的意思。不过“茹以其汇”比现在这句俗语更形象,更生动。因为茅草的根很长,所以把茅草拨出来,其长长的根可以带出许多其他的茅草或草类。在这里“茹以其汇”象征不归顺的诸侯国,所以说征吉。当时的天子便是众诸侯国的盟主,有不服从盟主的天子便要带兵讨伐。这一打仗,被讨伐的诸侯国的友邦也会帮忙,所以天子讨伐成功,便可以把不忠于盟主的所有诸侯国灭掉。所以说“茹以其汇”,这种征讨很有价值。


泰卦是社会和平稳定,怎么一上来就谈征讨之事呢?其实只要翻翻历史书就会发现,古代的太平盛世没有不发生战争的。人民富裕了,国家就会富强,富强以后做什么?扩充地盘,扩充领地,这是历史规律。因为太平盛世的条件之一便是国土广大,泰的本义是大中之大,不打仗怎么行呢?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经文意思是:包容八荒,徒步涉河,不遗失偏远之地的朋友,不结党营私,这是中正的行为谁则。

象辞的意思是:包容八荒,以中正为行为准则,这说明九二的道德广大。战争的结果是什么?包容八荒,国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可是还需要好好治理,所以得“不遐遗”。“不遐遗”用一句成语来说便是“野无遗贤”。可是这只是九二的地盘,还不是盟主的领地,盟主的领地可以想象是“泰”大了。九二处于大夫之位,所以九二还必须忠心于盟主,怎么忠心呢?便是“朋亡”,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这些,都是太平盛世的统治阶级所必须具备的。所以爻辞中要谈到这些。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经文意思是:没有只有平地而没有斜坡的,没有只有往而没有返的。艰难而守正道不会有灾难。不必过分忧虑,内心要诚信,在饮食方面有福可享。


象辞的意思是:没有只往而不返的,这是因为天地也是有边际的。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句话真是太富有哲理了。这世上哪能到处都是平地而没有斜坡呢?人哪能一直往前走而不返回呢?确实是很实在的道理。这句话现在有人理解为“没有平地就显不出斜坡,没有往就没有来”,虽然与原意有些偏差,但大体上说的还是同一个道理。在这里,这句话是告诫人们,即使在太平盛世,也会有不平的事情发生,也会有黑暗的事情,所以要心态放端正,保持诚信不必忧虑,高高兴兴地享受人生


象辞解释“无往不复”很有意思,告诉人们,天与地是有边际的,你走到了尽头怎么能不返回来呢?因为前面没路可走了呀。“无往不复”一词后来表示人们之间的交往,即人与人之间要有来有往,才会很好地得到友谊。所以孔子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从实业。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经文的意思是:轻飘飘的不富足,与邻居来往,没有戒备,心存诚信。


象辞的意思是:轻飘飘的不富足,是因为他们都缺少殷实。不戒备而心存诚信,是因为心中愿意。


六四爻身为国家重臣,怎么会是轻飘飘的不富裕呢?原来呀,他是一个清官!太平盛世,没有清官怎么能行。如果国家重臣一个个既富又贪,百姓怎么能富足呢?怎么会出现太平盛世呢?所以说盛世不但需要好皇帝,也需要好官。六四这个大官就不错,平易近人,内心诚实讲信用,人们与他交往不必存有戒心。电视里演的纪晓岚、刘罗锅,就是这样的清官。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经文意思是:帝乙嫁妹,以此得福,大吉大利。


象辞的意思是:以此得福,大吉大利,是行中正之道而实现自己的愿望。


诸侯国富强了,盟主就该跟你拉关系了。怎么拉呢?就是把妹妹或女儿嫁给你。这是封建社会的经典治国方法。在秦朝以前,都是分封制,诸侯之间以联姻的方式加强团结,结果导致了窝里斗,窝里反。从黄帝时期至战国时代,大部分战争都是有血缘关系的统治阶级的争权夺利之战。


在《易经》中,三番五次要提到“帝乙归妹”的事,可见周朝认为这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情。殷商的天子帝乙将妹妹嫁给了周文王,这确实对周朝是一件大事。因为周朝正是因为沾上了殷商血缘关系的光而壮大了起来,并且纣王没杀文王,也与这血缘关系是有些关系的。因为文王是纣王的姑父,并且文王又比较老实,纣王自然没有坚决要除掉文王的想法。


“帝乙归妹”的手段,在今天也存在着一定的意义。比如两个相互竞争的大公司,往往因为一桩婚事而化敌为友,化友为亲。解放前“宋氏三姐妹”的例子就是很成功的联姻典范,由于关于“宋氏三姐妹”的书籍很多,在此就不多说了。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经文意思是:城墙倒塌在城壕里,不可用兵。自己在城中宣布命令,守正道也有忧吝。


象辞的意思是:城墙倒塌在城壕里,说明泰卦发展到上六爻已由治转为乱了。


到了上六,泰卦走到了顶点,也就是说走到了物极必反的地步。九三爻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爻辞,说明了阴阳循环、盛衰往复的事物变化规律。这里又有一个“复”宇,与九三的“复”意思相同。“城复于隍”便是说,城墙倒塌了,填满了城壕沟。古人建城墙时是就地取土,城墙建好了,城墙外面便形成了一道很深的壕沟,壕沟里注入水,便成了护城河,这是一举两得,一次劳动,给城市建造出两重防御系统。城墙出自于壕沟,现在又回到了原位,喻示着事物鼎盛之极后,又回到了衰落状态中。同时也喻示着毁坏来自于内部,即城中之人推倒了城墙。


“勿用师”则是告诫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不宜采取武力行动。因为事物的盛衰是人无法控制的,但只要适时而行,就可免除灾难。在走向衰落时动用武力,大搞征伐,只能加速自己的灭亡。那该怎么办呢?只能“自邑告命”,就是说在城里宣布自己的命令,什么命令?自然是维护和平统一的命令了。也就是说要加强内部的团结,维持和平的状态,让衰落来得缓慢些。但最终还是“贞吝”,即最终守正道也会有忧吝的事发生,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好比李隆基正与贵妃花前月下时,李白则从牡丹根部的发霉暗示了盛唐已开始走人衰落。结果安山的叛乱,使唐朝的盛世发展到了“路有冻死骨”的状态中。清朝的盛世也是由于白莲教的起义而宣告结束。


当然,适时而动是明智的选择,古人认为兴衰皆由命的思想也是存在片面的。其实在鼎盛时期只要励精图治治理天下,鼎盛的终点应该是没有期限的。但无奈的是,人的意志却有期限,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有所变化,这确实是很难改变的。人吃饱了,便会有淫欲之心,淫欲之心起后,必然会奢侈堕落,堕落必然腐败,腐败必然灭亡。可见人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因为自己最难以战胜。


更多信息关注腾讯微博、微信公共帐号:中华易学风水、中华易学风水大讲堂,在线咨询 ↓




河洛易经八字命理四柱干支风水玄空六十四卦


延伸阅读(儒释道古本民间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易经64智慧】泰卦发布于2021-06-03 17:03: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