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文化  

中医经络针灸穴位按摩常识“中医经络针灸穴位按摩常识”


      一曲清歌倒莲,尚有蒲晕。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

——《永遇乐·夏至》宋·史浩

一、夏至释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90°,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而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二、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夏至日白昼最长,阳气最旺,盛极而衰,阴气始生,属阳的鹿角感知到阴气初生而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雄性知了在夏至后感到阴气生则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为喜阴的药草,因生长在仲夏沼泽地或水田中得名。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

三、夏至习俗

1、祭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为祈求消灾年丰,人们常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夏至作为节日,被纳入了古代祭神典礼。

2、消夏避暑

      夏至日,妇女们常互赠折扇、脂粉等物。《酉阳杂俎·礼异》记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其中扇子用来生风散热,粉脂用来涂抹仿生痱子。

3、食入伏面

      夏至日,江南一带的人们用新麦磨成的面粉,制作热量低、营养成分高、口感好的面条,并将吃夏至面(也称“入伏面”)作为重要节气习俗。




四、夏至调摄

疾病特点:

      夏至时节,降雨增多、气温升高,呈现又闷又热的气候特点,人体容出现疲软乏力、精神不佳、食欲减退、腹泻、中暑、风热感冒等病证。此节气农作物、植物长势可喜,在田林、草丛间劳作、嬉戏,容易导致虫咬性皮炎,严重时还可能被蜱虫叮咬,应尽量避免在植被茂盛之处不必要的逗留。


饮食养生

     夏至时节,天气渐趋炎热,容易影响人的消化功能,所以饮食应清淡,忌辛辣肥甘,也不可过食生冷瓜果,避免损伤脾胃。建议适当食用清热解暑祛湿或水分充足的食物,例如苦瓜、西瓜、薏米、绿豆汤、皮蛋、酸梅汤等。

五、夏至穴位养生

      夏至时,受自然界旺盛阳气影响,机体功能活动旺盛,既要顺应阳盛于外的节气特点,固护阳气,又要注意滋阴潜阳,养心清心、安神定志。穴位养生以调理心经穴位为主。


01

神门

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操作:拇指点揉法,用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做旋转揉动,以酸胀为度,持续3~5分钟。

02

阴郄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操作:拇指点揉法。

03

内关

定位:在腕前区,掌横纹上2寸,当两大筋之间。(腕横纹至肘横纹为12寸。)

操作:拇指点揉法。


04

关元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操作:温和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穴位上方约3cm处施灸,以局部出现温热感而无灼痛感,皮肤红晕为宜。

六、夏至传统保健操

  



——END——


中医经络针灸穴位按摩常识 中医针灸文化穴位按摩知识分享
   

中医针灸文化穴位按摩知识分享



中医针灸穴位按摩疗法经络按摩知识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疗法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夏至|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发布于2023-03-29 09:17: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