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中医疗法前列腺炎的中医疗法糖尿病的中医疗法

男性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师中医养生知识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馆


浙江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男性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师  

中医养生知识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馆

异常小指标  生病慢悄悄

心学一点  减少大风险

中医养生知识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馆

耐心看一篇完整的健康科普

这对大家都好!


???

我们讲过了“水”病病机、病理,同时还捎带了两个古方(苓桂甘枣汤、苓桂术甘汤),今天我们再说一说医圣张仲景的治水之法,以及茯苓甘草汤。

伤寒论》治水之法,大概分为三个层次:化水(饮)、利水、逐水。

当水湿不甚,可采用温阳化气的方法治疗,就是通过用温阳药或芳药将水湿或水饮蒸化掉,犹如天下小雨,刚湿地皮或地之小凹处积水,太阳一照,则即刻蒸发一样,这叫做化湿法化饮法,苓桂甘枣汤基本属于这类方剂

当水停渐多,比如有一小坑水,只靠温化难以速去、尽去,这时便要燥湿、渗湿,燥湿就是用干燥的药物祛湿。渗湿就是用土填坑,使水渗到土内的过程,所以渗湿就是用补土的药,脾属于土,补脾就是补土,就是使用健脾的药去达到渗湿的目的,甚至有的药就是要用黄土来炒,如土炒白术等,苓桂术甘汤、理中汤等属于这类方剂。

如果体内水湿较多,用上述方法难以祛除,比如有一大坑水,用土渗的方法就有些费时、费事了,这时最好是疏通排泄,也就是挖沟排水,这就是利水的方法《伤寒论》里的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属于这类方剂。

但如果水湿太重,甚至泛滥成洪水,或排泄路堵塞严重,那就要强力疏导泄洪了,这就是中医的逐水方法了,具有逐水作用的药物有强烈的泻下作用,服用后不仅小便明显增多,而且大便也往往一泄如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中病即止。十枣汤、大陷胸汤、牡蛎泽泻散属于这类方剂。

值得我们记住的是“水”病还会出现在人体任何部位......


详解茯苓甘草汤


治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方主之。

 

茯苓(一两) 桂枝(一两) 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 上四位,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歌曰 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伤寒厥悸优。二桂一甘三姜茯,须知水汗共源流。

 

蔚按:此承上,服五苓散,多饮暖水以出汗。人知五苓之用在汗,而不知五苓之证在渴也。五苓证之渴,为脾不转输,非关胃燥。推而言之,不输于上为渴,不输于中为水逆,不输于下为小便不利。虽有烦热之病,责在水津不能四布,故白术、桂枝之辛温不避也。论曰汗出而渴,可知中焦水谷之津发泄而伤脾,脾伤则不能输津而作渴,故取五苓散布散其水津。若不渴者,中焦之液未伤,只用茯苓甘草汤,取茯苓之利水,俾肾水不沸腾而为汗。



延伸理解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是治胃虚水停的有效方剂,凡是水饮停胃的各种胃病,均有良效。

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味组成,与我们之前讲的苓桂术甘汤只相差一味药物,就是生姜和白术的不同,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用于脾虚水停、胃虚水停的不同。

方中白术入脾,有健脾燥湿的功能,所以苓桂术甘汤治脾虚水停;生姜,就是我们厨房里使用的调味品,性温热,主入胃经,有和胃、暖胃、开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称为“止呕之圣药”,通过自身的温热发散效应,可以很好地温化、发散胃中的水饮。茯苓甘草汤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这个方子治水停在胃。



原文: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127)

组成: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解析

73条以对比鉴别的方法,论述水蓄下焦与水停中焦之不同。前半段“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乃承71、72条论述汗后太阳之气被伤,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津液不布,故必见口渴,小便不利等症,治以五苓散。后半段“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则论述汗后胃阳被伤,胃失腐熟之权,以致水停中焦之证,因其无关于下焦气化,故口不渴而小便自利,治应以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

127条指出,在外感病过程中,若患者饮水过多,可发生水停之证,然有水停中焦与水停下焦之不同。如果膀胱气化功能尚好,小便通利,而脾胃运化机能较差,则饮水过多,每导致中焦停水,证见心下悸动不安等,当以茯苓甘草汤主治。如果膀胱气化功能低下,小便少而复被水伤,必致下焦蓄水,证见少腹胀满而有急迫感,所谓“必苦里急”也,当以五苓散主治。

综合73条与127条,水停中焦与水蓄下焦之辨别要点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口渴与否。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其二,小便利与不利。小便利者,属水停中焦;小便量少或不利者,为水蓄下焦。其三,病变部位。证在心下,为水停中焦;证在小腹,则为水蓄下焦。

73条对茯苓甘草汤证叙述过简,当与127条及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合参,可知此证当有四肢不温,“心下悸”等症。另据临床观察,若点按病人的上腹部,可听到“振水音”者,对本证有特殊的诊断意义。茯苓甘草汤证属于太阳病过程中,发汗不当或饮水过多,损伤胃中阳气,致使水饮不化,停蓄为患,证属胃阳虚,水停中焦。治宜温中化饮,通阳利水,方用茯苓甘草汤。


方义

茯苓甘草汤药用四味,茯苓淡渗利水,兼能健脾;桂枝温通阳气,化气行水;生姜温胃和中,辛散水饮;甘草和中补虚,兼调诸药。四药相伍,共奏温中化饮,通阳利水之功。


研究进展


现代临床主要将茯苓甘草汤应用于急性胃肠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心病、产后尿潴留等疾患,以心下悸、口不渴、手足不温、小便不利等为辨证要点。药理研究发现,茯苓甘草汤具有强心作用,并能明显抑制氯仿引起的小鼠室颤,缓解小鼠之心肌缺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医疗法杂谈)详解茯苓甘草汤发布于2023-05-31 11:20: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