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播放列表

中医儿科,多动,抽动,惊风 中医儿科,多动,抽动,惊风2

 

青医君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


 

1、治疗儿童多动症心脾两虚证的首选方剂
A、八珍汤 
B、归脾汤 
C、杞菊地黄丸 
D、黄连温胆汤 
E、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2、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3、抽动障碍气郁化火证的治法为
A、疏肝解郁,息风镇惊 
B、清肝泻火,息风镇惊 
C、泻火解郁,平肝熄风 
D、清热解郁,柔肝熄风 
E、清热泻火,行气解郁 
 
4、抽动障碍好发年龄为
A、1~3岁之间 
B、2~12岁之间 
C、3~6岁之间 
D、1~12岁之间 
E、6~12岁之间 
 
5、急惊风的“四证”是指
A、风、火、积、热 
B、风、痰、热、惊 
C、痰、积、惊、热 
D、惊、热、痰、火 
E、痰、火、积、热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心脾两虚证。证候:思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躁,言语冒失,做事有头无尾,睡眠不实,记忆力差,伴自汗盗汗,偏食纳少,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法:养心安神,健脾益气。代表方剂: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2、【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本病男孩多于女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抽动障碍气郁化火证。证候:面红耳赤,烦躁怒,皱眉眨眼,张口歪嘴,摇头耸肩,发作频繁,抽动有力,口出异声秽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息风镇惊。代表方剂:清肝达郁汤。
 
4、【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抽动障碍起病在2~12岁之间,发病无季节性,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倍,病程不一,可自行缓解或加重,如长期持续,可成为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急惊风的主证是热、痰、惊、风,治疗应以清热、豁痰、镇惊、息风为基本原则。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考点一 发病特点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男孩多于女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发病与遗传、环境以及产伤等有一定关系。
 
考点二 病因病机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护养不当,外伤,病后,情志失调等。
 
1.先天禀赋不足
 
父母体质较差,肾气不足,或妊娠期间孕妇精神调养失宜等,致使胎儿先天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不充,脑髓失养,元神失藏。
 
2.产伤外伤瘀滞
 
产伤及其他外伤可导致患儿气血瘀滞,经脉流行不畅,心肝失养而神魂不宁。
 
3.后天护养不当
 
过食辛热炙煿,则心肝火炽,过食肥甘厚味,则酿生湿热痰浊。过食生冷则损伤脾胃,病后失养,脏腑损伤,气血亏虚,均可导致心神失养、阴阳失调,而出现心神不宁、注意力涣散和多动。
 
4.情绪意志失调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肾精未充,肾气未盛。由于生长发育迅速,阴精相对不足,导致阴不制阳,阳胜而多动。小儿年幼,心脾不足,情绪未稳,若教育不当,溺爱过度,放任不羁,所欲不遂,则心神不定,脾意不藏,躁动不安,失忆善忘。
 
考点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2)注意力涣散,上课时思想不集中,话多,活动过度,做事粗心大意,经常忘事。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动作笨拙,学习成绩差,但智力正常。
 
(4)翻手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阳性。
 
2.鉴别诊断
 
需与正常顽皮儿童相鉴别。正常顽皮儿童虽有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但大部分时间仍能正常学习,功课作业完成迅速。能遵守纪律,上课一旦出现小动作,经指出即能自我制约而停止。
 
考点四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本病以脏腑、阴阳辨证为主。脏腑辨证:在心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多梦烦躁;在肝者,易于冲动,好动难静,容易发怒,常不能自控;在脾者,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记忆力差;在肾者,脑失精明,学习成绩低下,记忆力欠佳,或有遗尿、腰酸乏力等。阴阳辨证:阴静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情绪不稳,神思涣散;阳亢躁动,动作过多,冲动任性,急躁易怒。本病的本质为虚证,亦有标实之状。
 
2.治疗原则
 
以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心肾不足者,治以补益心肾;肾虚肝亢者,治以滋肾平肝;心脾气虚者,治以补益心脾。病程中见有痰浊、痰火、瘀血等兼证,则佐以化痰、清热、祛瘀等治法。
 
3.分型论治
 
(1)肝肾阴虚
 
证候:多动难静,急躁易怒,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静坐,或有记忆力欠佳、学习成绩低下,或有遗尿、腰酸乏力,或有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脉细弦。
 
治法:养肝肾,平肝潜阳。
 
方药:杞菊地黄丸。
 
(2)心脾两虚证
 
证候:神思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躁,言语冒失,做事有头无尾,睡眠不实,记忆力差,伴自汗盗汗,偏食纳少,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治法: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3)痰火内扰证
 
证候:多动多语,烦躁不宁,冲动任性,难以制约,兴趣多变,注意力不集中,胸中烦热,懊恼不眠,纳少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宁心。
 
方药:黄连温胆汤。
 
考点五 预防与调护
 
 
1.孕妇应保持心情愉快,营养均衡,禁烟,慎用药物,避免早产、难产及新生儿窒息。
 
2.关心体谅患儿,对其行为及学习进行耐心的帮助与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责骂不体罚,稍有进步即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3.训练患儿有规律地生活起床、吃饭、学习等都要形成规律,不要过于迁就。加强管理,及时疏导,防止攻击性、破坏性及危险性行为发生。
 
4.保证患儿营养,补充蛋白质、水果及新鲜蔬菜,避免食用有兴奋性和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
 

抽动障碍(助理不考)

 
考点一 发病特点
 
 
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反复、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群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发其他行为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伤和强迫障碍等。起病在2~12岁之间,发病无季节性,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倍,病程不一,可自行缓解或加重,如长期持续,可成为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考点二 病因病机
 
 
多发性抽搐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与先天禀赋不足、产伤、窒息、感受外邪以及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多由五志过极,风痰内蕴而引发。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密切相关。
 
1.气郁化火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志失调,五脏失和,则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引动肝风,上扰清窍,则见皱眉眨眼,张口歪嘴,摇头耸肩,口出异声秽语。气郁化火,耗伤阴精,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故伸头缩脑,肢体颤动。
 
2.脾虚痰聚
 
禀赋不足或病后失养,损伤脾胃,脾虚不运,水湿潴留,聚液成痰。痰气互结,壅塞胸中,心神被蒙,则胸闷易怒,脾气乖戾,喉发怪声;脾主肌肉四肢,脾虚则肝旺,肝风挟痰上扰走窜,头项、四肢、肌肉抽动。
 
3.阴虚风动
 
素体真阴不足,或热病伤阴,或肝病及肾,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头摇肢搐。阴虚则火旺,木火刑金,肺阴受损,故喉发异声。
 
考点三 诊断要点
 
 
1.起病年龄在2~12岁,可有疾病后及情志失调的诱因或有家族史。
 
2.不自主的眼、面、颈、肩及上下肢肌肉快速收缩,以固定方式重复出现,无节律性,入睡后消失。抽动时,可出现异常的声音,如咯咯、咳声、呻吟声或粗言秽语。
 
3.抽动能受意志遏制,可暂时不发作。
 
4.病状呈慢性过程,但病程呈明显波动性。
 
5.实验室检查多无特殊异常,脑电图正常或非特异性异常。智力测试基本正常。
 
考点四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本病以八纲辨证为主,重在辨阴阳虚实。其标在风火痰湿,其本在肝脾肾三脏,尤与肝最为密切。往往三脏合病,虚实并见,风火痰湿并存,变异多端。
 
2.治疗原则
 
抽动障碍的治疗,以平肝息风为基本原则。
 
3.分型论治
 
(1)气郁化火证
 
证候:面红耳赤,烦躁易怒,皱眉眨眼,张口歪嘴,摇头耸肩,发作频繁,抽动有力,口出异声秽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息风镇惊。
 
方药:清肝达郁汤。
 
(2)脾虚痰聚证
 
证候:面黄体瘦,精神不振,胸闷作咳,喉中声响,皱眉眨眼,嘴角抽动,肢体动摇,发作无常,脾气乖戾,夜睡不安,纳少厌食,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健脾化痰,平肝息风。
 
方药:十味温胆汤。
 
(3)阴虚风动证
 
证候:形体消瘦,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性情急躁,口出秽语,挤眉眨眼,肢体震颤,耸肩摇头,睡眠不宁,大便干结,舌红绛,苔光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柔肝息风。
 
方药:大定风珠。
 
考点五 预防与调护
 
 
1.平时注意合理的教养,并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保证儿童有规律地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关爱患儿,耐心讲清病情,给予安慰和鼓励,不在精神上施加压力,不责骂或体罚。
 
3.饮食宜清淡,不进食兴奋性、刺激性的饮料。
 
4.注意休息,不看紧张、惊险、刺激的影视节目,不宜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和游戏机。
 

惊风-慢惊风

 
考点一 发病特点
 
 
慢惊风的发病特点是来势缓慢,抽搐无力,时作时止,反复难愈,常伴昏迷、瘫痪等证。
 
考点二 病因病机
 
 
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性质以虚为主,也可见虚中夹实证。
 
1.脾胃虚弱
 
由于暴吐暴泻,或他病妄用汗、下之法,导致中焦受损,脾胃虚弱。脾土既虚,则脾虚肝旺,肝亢化风,致成慢惊之证。
 
2.脾肾阳虚
 
胎禀不足,脾胃素虚,复因吐泻日久,或误服寒凉,伐伤阳气,以致脾阳势微,阴寒内盛,不能温煦筋脉,而致时时搐动之慢脾风证。
 
3.阴虚风动
 
急惊风迁延失治,或温病后期,阴液亏耗,肝肾精血不足,阴虚内热,灼烁筋脉,致虚风内动而成慢惊。
 
考点三 诊断要点
 
 
1.有反复呕吐、长期腹泻、急惊风、解颅、佝偻病等病史。
 
2.多起病慢,病程长。症见面色苍白、嗜睡、神志不清、抽搐无力、脉细无力。
 
3.根据不同疾病出现的证候,结合血液生化、脑电图、脑脊液、CT等检查,明确原发疾病。
 
考点四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慢惊风病程较长,起病缓慢,神昏、抽搐症状相对较轻,有时仅见手指蠕动。辨证多属虚证,继辨脾、肝、肾及阴、阳。
 
2.治疗原则
 
慢惊风一般属于虚证,有虚寒和虚热的区别,其治疗大法应以补虚治本为主,常用的治法有温中健脾,温阳逐寒,育阴潜阳,柔肝息风。
 
3.分型论治
 
(1)脾虚肝亢证
 
证候: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萎黃,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色带青绿,时有肠鸣,四肢不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法: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方药:缓肝理脾汤。
 
(2)脾肾阳衰证
 
证候:精神委顿,昏睡露睛,面白无华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手足蠕动震颤,舌淡苔薄白,脉沉微。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
 
(3)阴虚风动证
 
证候:精神疲惫,形容憔悴,面色萎黄或时有潮红,虚烦低热,手足心热,易出汗,大便干结,肢体拘挛或强直,抽搐时轻时重,舌绛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滋肾养肝。
 
方药:大定风珠。
 
考点五 预防与调护(助理不考)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急惊风反复发作。
 
3.抽搐发作时,切忌强行牵拉,以防伤及筋骨。
 
4.长期卧床患儿,常改变体位,并用酒精摩擦受压部位。昏迷、抽搐病儿,常吸痰,保持呼吸畅通。
 
 
编辑:刘玄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疗法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医儿科学——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助理不考)、惊风发布于2021-05-06 11: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