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怀瑾

连载|《金刚经说什么》

专注于南师书籍连载的公众号



第14品 离相寂灭分(12)


无所住的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做功夫的人,大家就要注意了,我们在做功夫学佛,好像就在这色、声、香、味、触、法六样里面滚,就在这六根六尘之中打转。


你千万记住,“不应住色生心”,一切境界,一切现象都不是,那是我们后天的,心理上、生理上、精上的幻化。


“不应住声生心”,听到声音成佛菩萨对你说话,耳朵里最容发起声音,走上这个路子,佛都救不了你。


你看戒律的部分,佛在世时,很多走上这个路子,佛只好放弃。所以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一句话就是重点。


要学佛的人,离一切相,“应生无所住心”,要随时观察自己,观心,要使此心无所住。如果心心念念住在某一种东西上,或住在某一种习气上,始终不能解脱,已经是走入魔了。


佛法初进中国时是“磨”字,意思是折磨你的。后来齐梁时代改成魔的魔,因为讲魔鬼大家会害怕小心一些,所以千万千万注意,离一切相,应生无所住心。


接著下去,我们很多学静坐,及观心法门的同学要注意了,“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你们做观心的功夫,做静坐的功夫,心境上有一个清净在,你心住在清净,已经不清净了;至少那个清净是非常狭小的。


还有些人觉得空了,他那个空啊,不过是水桶那么大,也许比水桶还小一点,都是你意识上一个境界,不是真正的空。这就是心住相;


著相,著在一个空的现相上,有所住。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错误的,错误的空观,错误的住心法门。


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水桶那么大的空,或者清净就是道,那不是你骗了道,就是道骗了你,也许你骗了释迦牟尼佛。


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下节更精彩



老子他说-全书

庄子諵哗-全书

圆觉经略说-全书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金刚经:无所住的心发布于2021-07-07 18: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