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伪经之辩

    《楞严经》的密因

    心与缘

    七处征心   

    八还辨见

    五十阴魔

    色阴



  大家要做笔记,我统统要看,而且看过以后,要改过、批过。


做笔记第一可鞭策自己,不愿写的更要写,勉而为之去试试看,可以改一改自己的习气


不愿写的,犯了一种毛病,认为自己的东西不值得一写,太谦虚了。另一种是不屑一写,又太傲慢了。


我劝大家要写,尤其是年轻的,对于修养,这是最大的一种磨练。同时规定写日记、心得报告。最好两本轮流,一本交给我看,一本在你那里。


  请大家特别注意,我们讨论修证法的课程,每次所引用的佛经经文,以及我所说的,都要能于心地上来体会,千万不要变成佛经是佛经;我的话仍是我的话;自己还是自己,那样就无多大利益了。


再一点请大家注意,千万不要听课时打坐,如果能够一面作功夫;一面又能够做笔记;又能够听清楚,那么就差不多有一点基础了。


但是普通人,心是不能二用的。稍稍有一点静定功夫的人,不要说禅定,一心可以十用,甚至百用。也就是六祖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并不困难,六根的确可以并用。不过,假如你没有这种禅定功夫的话,还是老老实实专心地听课。


  上次讲修证法门的事相,四加行的情形,有很多同学反映说,第一次听下来,没有抓住中心,还未入流,也没有一个纲要。若照我原订的纲要,真正上路也是要个把月以上。今天把要讲的前后顺序变换一下,先发《楞严经》讲义。


  现在先把《楞严经》所列举的修证功夫告诉大家,可以马上着手体会。学术界的朋友们,尤其研究佛学学者,千万要注意,有人把《楞严经》、《圆觉经》、《大乘起信论》、《四十二章经》等,皆视为伪经。


这个观念是从考据来的,因此造成佛学界的一些人,对这些经典,好象根本不屑一顾。


但是我敢冒昧地说:书生之见不足也。


  现在把这种种现象的前因后果,大略说明一下。中国文化到了清朝,汉学兴起,分义理、辞章、考据、记闻。


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西洋的哲学包括在义理中;站在西洋文化的立场,我们的义理包括在哲学中,各人的立场不同,观念就不同。


唐诗宋词是辞章之学,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有其代表性。比如汉文章、魏晋书法、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等。


  辞章之学不谈,清儒欲特别提出义理之学。这是因为宋朝理学兴起,只谈心性性命之学。


到了清朝的儒学家们,对于这些性命之学颇为反感,因而走向实际的考证学问,称为“汉学”。


现在的外国人,称中国所有的学问都为汉学,根本上这种称法是错误的,而我们也跟着称自己的学问为汉学,实在就更可笑了。


  考据只是一种形式科学,认为这些经典是伪经的,就是由考据而来,其中的权威就是梁启超


但是,梁启超对佛学只懂一些皮毛,应该算是外行,他认为这些经典的文笔太好,不像是印度的文章,故而认为是中国人伪造的。但我认为从内容来看,这些经典决不是伪经,所以这些考据是有问题的。


  我们再来谈有关《楞严经》的第二个问题:这本经起首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包含了修行作功夫的大秘密在内。


除此之外,真正修证的密因再没有其他的了。不过几十年来,我还没有碰到过一个对本经真正有研究,真正能找出《楞严经》修证方法的人。


实际上,在这本经典中,由凡夫到修证成佛都讲到了。


懂得文字的人,一看就懂,可是多数的人,都被这本经的优美文字骗住了,反而没有看懂内容。


  《楞严经》里面有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大秘密,就是修证的方法。实际上,见地、修证、行愿三者不可缺一。真有了见地,修证一定做得到;真正修证做到了,行愿也一定做到了。有一点缺陷都是不对的。


  我的话象下雨一样,不限定对某一个人说,而每一个人都有份,你是得利或不得利,完全看你自己。这本经典见地、修证、行愿都在内,我慢慢帮大家挑出来。


  《楞严经》开始“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佛与阿难的对话,问“心”在哪里?往返讨论了七点,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然后佛告诉阿难,心在哪里。


《如何修证佛法》待续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释&楞严经中的大秘密发布于2021-07-07 21: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