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出入息 正念思慧生

当知彼缘名 时或复缘义


你懂了出入息是利用这个气一出一入的境界。刚才孙医师的报告也讲,出入息它本身存在就是一个境界。


出入息本来就在,我不管它。


不管它也可以啊,那是凡夫的境界,你没有经过修练,你怎么能控制,怎么能做到要止便止,要生就生呢?


正念思慧生:要有正思惟,要思,要研究,然后产生你的智慧。当知彼缘名:我们修这个法门是缘出入息的作用,为什么要修出入息?


这个息是风大所变的。时或复缘义:你还要透进去研究,用智慧观察风的本身。所以我们引用【楞严经】所讲的「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既然你晓得空。


空了,呼吸停止了,你怎么做不到呢?做不到就是吹牛。


所以光会讲经有屁用?经是讲科学的,你说性风真空,我打你痛不痛?


你说性痛真空,性空真痛,痛还是痛啊,对不对?时或复缘义,这中间的理你要搞清楚。


阿那般那念 所起修

悉已舍名观 唯缘诸法义


所以你用这个出入息,阿那入气,般那出气。你心念与它配合,到那个境界了,得到那个三昧,进入那个定境了。


初步禅定的境界到了,得止了。这个时候你要起智慧的观察。这个智慧的观察叫做“观”。


所以得止以后才叫观。悉已舍名观:把它通通舍了,丢了,起智慧的观察,观察什么?唯缘诸法义:把大小乘佛法所讲的道理求证一番,这个叫做观。


当知近境界 无有种种异

亦非相续缘 说是等智行


在这个起观的时候,你应该知道,一切同我有观的各种境界,知道了便舍。


不留恋这个,更进步。无有种种异:可是都是由风大所变化。每一个境界过去了你不要留恋。亦非相续缘,说是等智行:每一个不同的境界,都是它变化的现象。


等于学物理,原子这样子排列是钻石,换个方式排列就只是煤碳而已,同样都是这几个原子,它境界不同。


谓是安般念 无痴智慧性

亦名为舍性 是则佛所说


所以你只停留在这个境界上,最后到达悟道了,没有愚痴了,智慧般若开发了。


这也是七觉支中的舍觉支。不要以今天的一点点成就为满足,这是佛法的要点。


当知是慧性 舍根共俱生

若使是舍性 则与余共起


所以要能放下,做人也是一样。


譬如一个学问,一个观念,不要先入为主,自己有个主观的成见,认为非这样不可,别人讲的相反意见听不进去,这是最笨的人,没有智慧。佛法的智慧是绝对客观的。


你应当知道这个智慧之性是舍性,随时要丢掉,放下。所以学佛、做学问,我常常提出来不要得少为足。


得到一点点,你有成就感了,你就是停留,就是堕落了。要不断的上进,要舍,好的才起得来。那么其它的智能境界都会来。


欲色二有系 无色无身依

非彼最后禅 身密无息故


这些都与密宗有关。


欲界一切众生生命都是靠男女两性来的。甚至比我们高一点的天人,虽然没有男女两性,也是阴阳两性来的,也是欲界。色界只有光,已经超过欲界了。


欲界、色界二有,这两种生命。


系:拴住了,解脱不了。第三种是无色界。欲界、色界都有形相,同四大有关系,尤其是风大。无色界己经没有身体了,只有精生命,没有生理这个生命。无色就无所依。


但是到达无色界那么高,得了禅定没有?


非彼最后禅,身密无息故:不过是身体的秘密。呼吸真的停掉了,你不要靠来去的呼吸,这是身密,生命的秘密。


所以密宗修气、修脉,这个道理不懂,你修三辈子都没有用。你说身外有身,你要修到化身,不是这个气的作用。


所以达到止息的境界,你慢慢就会懂。就是这么重要,不要得少为足。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释&达摩禅经讲解】修行要实证到才有用发布于2021-07-07 21: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