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孙医师报告:这几天坐的很安静。

 

由数到随息进入定境,留在一个观照的存在里。在这个境中,自我的观念依然在,知这个四周围的事情,慢慢观照到我的存在。

 

在这个当中,自我和能观的是两个能分开的东西,这个我慢慢在观照下消失了,停留境界,进入一个无我的观照,最后观照静下来了,停留在一个渺渺茫茫的知与无知之间的境界里。在适当的时候这个知自然会起作用。

 

有时候也参南泉斩猫的公案,这个公案都如影随形的在脑海里,推不掉,斩不断。

 

今天我得到了答案。

 

六祖说的对「本来无一物」到后来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大机大用,也是本来空的。已证悟的大善知识即心即,心本空,即用也是空,招念的是谁呢?

 

就是我们的妄心,在六道轮回中制造因果法身是佛,也是空。报身化身是应物而生,自心的一部份,所以本空。

 

猫的三身本空,法身也是空,所以不会招业,所以南泉不昧因果。我们要谨慎小心,对人对事完全在因果的网络之下,一不小心变成五百年野狐身。

 

 

是种增故说 未曾相离用

若为觉想乱 当习安般念

 

由风大产生安般的现象;出息、入息。我们普通凡夫的风大有增有减。

 

譬如我们伤风感冒呼吸会粗了,风大增加了。又如一个精衰弱的人或临死的人,呼吸只有一半了,这个风大种减了。

 

佛法是不增不减的,所以这个道理告诉你,未曾相离用,我们的生命同风大、出入息的关系很大。

 

苦为觉乱想:如刚才孙医师的报告,他了解到出入息就是出入息,就算是睡眠当中出入息也没有差别啊!他说出入息快了、慢了、自心也未曾改变。

 

我也不会为修安那般那而令心不安。

 

因为安那般那的本身也就是自心的一部份,安般难道不清净吗?

 

他认为不用心加上安般上清净的,自由来去嘛。安般实在清净的很。他说自性自在。这是孙医师的报告。这一节是什么道理呢?也就是经典上说的未曾相离用。

 

安般本身出入息如果与感觉、思想加上去,变成思想多了。

 

这里头有两个东西,呼吸同这思想。那么就会发生散乱,生命也是变乱的快,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应该修安般出入息,用这个法门,由风大调整变成气,由气变成息的时候,止息清净的时候,跟到是觉想。

 

能知、能觉、能感受作用的、清净下来。这是一个方便法、一个方法,所以他说当习安般念。

 

已能应于数 则除内贪着

于数若随顺 是则离不顺

 

那么开始修呼吸的时候,先一个方法叫你数习。假设能每一次数习,十次或二十次,每一次都记得很清楚,中间没有杂念思想,这个数的作用达到了,则不要数了。

 

现在到处都有人教数息观,一辈子就在那里算呼吸。我常笑他们说:你们是在学会计还是干什么?数到了某一个阶段就要丢掉。

 

所以叫你们注意三十七菩提道品,七觉支有个舍觉支,有个择法觉支。

 

每进一步的时候就要丢一个。譬如你得到神通的境界,神通都要舍掉,才能再进步,不然你就停留在这里。于数若随顺,是则离不顺:如果你还继续数下去,那就糟了。

 

所以修行要知时知量,要懂方法。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七日南怀瑾全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释&达摩禅经讲解】知时知量发布于2021-07-07 2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