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

#南师讲《圆觉经

第二十三讲
         
啊,我们《圆觉经》本文,本书现在九十五页,正讲到弥勒菩萨问的这个修行的问题。我们曾经提到过十二位圆觉菩萨,前面四位算一组啊,顿悟法门
          
◎ 情 爱 欲   
现在讲的渐修,而提出来一个是,这个世界生命的根本,爱欲而来,所以叫做欲界。那么这个“爱欲”,我们曾经也向诸位提出过报告,分两部分:广义的爱与欲,包括太多了。呃,狭义的爱与欲就是我们欲界的人类所讲,这个男女两性、性的问题,这是生命的根本。
实际上我们这个人类的文化,譬如像中文的分类,分三部分:情,爱,欲。那么诸位年轻同学们经常也许看到过,好像有情,大家是很喜欢赞叹的。欲,普通的观念是都觉得是堕落的,这是天然(的)。每一个宗教,每一个哲学,每一个文化的教育,对于这一方面,啊,多半是避免、逃避、压制的,啊,硬性的压制。
譬如我们晓得所谓天主教、基督教,《圣经》讲生命的来源,不管根本讲的对与不对,那是形而上哲学问题,姑且不说。那么他所讲的一男一女,说亚当、夏娃,本来人性都是善良的,因为受了魔的困扰吃了苹果,受了蛇的困扰、缠绕,因此有了人类、有了烦恼。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本身说明,人种的来源是否是对,我们暂时不去讨论它,透过这个故事的背后,啊,也就是说明,缘起这个爱欲是痛苦烦恼的根本。这就是讲欲界。
我们上次也跟诸位谈到过,说的色界的爱欲有没有?一样有。那么以我们的分类,色界只有爱,欲比较很轻了。啊,爱是重的。那么更升华一层是无色界,无色界的生人,生的生命,只有情了。爱跟欲都轻了,情很重了。
所以这里提的是讲欲界的开始,生命是爱欲来的。事实上三界众生这个宇宙,不要说人类跟生物都在情、爱、欲的困扰中。即使在三界的天人境界,也在情、爱、欲的困扰中。所以古人有两句名言,所谓诗、古诗,非常好,“无情何必生斯世一个人没有情,不会到这个世界上做人,不会做世界上这个生命。“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一个人只要有嗜好,啊,总归是生命的一个拖累,至少是生活的一个拖累。
那么上次我们也提到过这个观念,所谓嗜好就是爱。像我爱抽烟,我爱喝,我爱下棋,甚至说我爱念书,也是一个嗜好。那么甚至说我什么都不好(hào),就想睡觉,也是一个嗜好。那么人就是在这个嗜好,有所好,所以“有好终须累此身。这是名言,一点没有错。这个世界上就是情,爱,爱就是好,爱好、嗜好。
但是说,佛说,告诉弥勒菩萨,这个世界上生命来源是如此,真正所谓成佛是超越了形器的世界。形成、器世界,在佛学名词。佛学名词所讲器世界,就是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要解脱当然包括我们这个肉体,就是物质世界的器世界的一种,啊,同器世界同样的,是个严重东西。要想解脱器世界,非常困难,解脱了器世界以后是不是跳出了欲界呢?还没有。到了色界,升华到一层。色界的生命只有光色。
那么就在这个器世界以内,想修成佛,所谓到达形而上道,我们中国有一个术语,把三教的佛家道家儒家归纳起来,叫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是非常难,啊。三界外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三界。五行,那么在中国是代表五个符号,金木水火土。印度佛法所代表的这个符号,地水火风空,是非常难以跳出来。
所以这个据我所了解,一般宗教修行的办法,除了正面去逃避、内心去压制以外,别无方法。那么,其实这个淫欲、爱欲之念,也有一位学者,这个事情讲了,好像有来年,这位学者也过世了,曾经寄来一篇文章给我,要我给他评论。他提出一个问题,啊,“性非罪”。这一篇文章我拿到很难办,他也是一位教授。啊,要我评论,我只好…我说你这文章我收到了,写了一封信给他。下面第二句话都不敢加,加了一句,他容易引用我的话,我说对、不对,都很难办。不对,非我之愿,做违心之论,我不愿意下笔;说对,此事不能提倡,误解了不得了。哈哈!所以有时候写一封信很难下笔。古人所谓讲惜墨如金啊!啊,这个珍惜这一个墨,像用黄金一样,一个字都轻、不轻用…,很难办!那么这位教授很不甘心了,再三来信催,乃至本人来,“哎”,我说“你文章很好。”“哎”,他说“那你赞成?”我说“我没有说我赞成不赞成。”哈,就是很对,啊。“而这个…”,我说是“但是要加以分析。”
所谓爱欲,这个欲,如果说属于生理自然变化,并不叫欲。譬如婴儿,譬如年轻人,生理自然变化,没有欲,那是生理变化的一种现象。加上心理意识观念,变成欲了。我说你讲的所谓“性非罪”,是不是讲生理自然的变化呢?他说是有这个道理啊!我说那很难下一个逻辑的范围,下一个范围肯定是非罪的。呃,任何一个行为,本身天然的发动,而没有加上心理意识的善恶是非的行为或者观念,它是不是属于罪?不知道。在佛学的分类不叫做罪,是叫做业。业就是一股力量,业是个力量的。而这种力量属于什么呢?无记之业。自己没有加上主观意识的作用,是无记业。
所以佛学分(三)性,你们研究过唯识就知道了,分三类:善,恶,无记。有一类行为、一类的思想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而无主观无意识就来了。行为做过了,或者这个事情过了又忘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懵懂的状态,这属于无记。
所以这个,这里讲淫欲为轮回根本,这是佛说的。学哲学科学的人进一层就讨论:淫欲本身是不是罪?所以淫欲,淫欲的本身的定义、下的注解,是到什么范围?啊,告诉我们……譬如我们切身讨论一个问题,啊,经常所以讲到青少年问题,所以这个前两三个礼拜正在救护团,给他们总团部的这一班高级负责的朋友们讲,也讲到这个问题:青少年问题怎么解决?我说你们啊,专门还要出题目考试我;我也最怕考试,素来考试都考零分。这个题目出了给我、又太大。不过我也胆子很大啊,我说,一看我就当时答应,点头,好了好了。因为你们实在催很厉害,只好来了。
青少年永远是问题,而且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会解决。他进入中年,就不是青少年的问题了。青少年没有问题不叫做青少年了,一点活力都没有。到我们老了都没得问题了,有个问题:怕死!那叫死的问题,不是青少年问题。所以历史上每一代的青少年永远有问题。等到他自己变成中年了,做了父母,担忧的是下一代青少年问题。所以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所以解决不了,很难做一个结论。
那么,但是说你不是问题、他处处是问题。青少年性的问题,青少年的烦恼问题,这是少年的烦恼。十几岁的中学生最爱自杀,喜欢自杀。呃,像我当年,我的孩子们读中学的时候,我看他那个样子就不对,我说“你是不是想自杀?”他说“爸爸你怎么知道啊?”我说“我也当过你这个年龄来的啊。”我说“可以,选个日子通知我,慢慢来!呵,哎,多活几天啊。实在觉得不大好活,早一点结束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不是…;要选一个方式要好一点的。跳水啊淹得很难过,啊;上吊,很闷气;呃,吃麻醉药啊、吃安眠药啊,吃的时候,睡很舒服,要死以前,醒过来,很痛苦,醒过来一下,极痛苦地死掉。”我说“也划不来,我也想过,想了很多方式啊,没得好的方式。求生不能,求死也不容易啊!慢慢来。”过了青少年阶段,没有这个事了。这是什么道理?诶,这是个大的…,是心理的还是生理的?差不多到,所以少年时候的烦恼谁都经过。
那有时候年轻人的问题、少年的烦恼,就是我常引用的《西厢记》的老话,“无故寻愁觅恨”,莫名其妙,烦恼起来,啊,看到什么都悲哀,什么都想不通。啊,一天到黑昏头昏脑,“有时如醉如痴”,这个头脑昏昏的。呃,不过啊,很多人活老了也是这个样子,很可怜的啦!差不多人生都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如醉如痴。啊,这个,这个描写太好了,所以我常引用到。
所以《西厢记》这个言情、爱情小说始终是千古的名著啊,是有它的道理。这个这个下面还有好几句啊,描写那个女的啊,“花落水流红啊,闲愁万种,呃,闲愁万种。这个文学用的是用绝了。你说人生有时候愁啊,愁个什么呢?莫名其妙愁。定不出名称来,叫做闲愁。吃饱了饭没有事,更愁、更烦恼。闲愁万种,还不止一种。“无语怨东风”,啊,没得怨,连东风她也埋怨。看到花掉下去了,也掉眼泪。啊,花为什么要掉?既然开了,何必掉?既然生了,何必死?于是乎啊,里写诗啊、写文章,搞了一大堆,这就叫无语怨东风。
这个东西呢?也是爱欲来的,这种情绪。所以了爱欲情绪才能成佛,是看怎么了(liǎo),此其一。那么佛只告诉我们这个原则,他一直没有告诉我们这个方法,怎么去了?每一个宗教教主也指出,这个是犯罪的。哎,你说我明知…,人都是这样,明知道犯罪的,叫做“明知山有虎”,山里头有老虎,呃,“偏向虎山行”,我不相信,就去试试看。啊,结果试试看嘛,给老虎吃掉了。啊,这是没办法的。
所以这个我们看到,这个这个,佛教里有留下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有一位老法师和尚,讨厌极了,讨厌这一般世界上的人,没得一个好的可以修道的材料,一般人都被世界上染污太厉害了。因此他到孤儿院找了一个婴儿,自己带上山把他养大,不经过世界上一切的染污。这个故事要连带到,好像是两个。长到十几岁了,长大什么都不懂。这个老和尚什么都不教他,就是肚子饿了吃饭,冷就是穿衣服。如此而已。呃,师父他在山上,高山上什么人都没有见过。
这个,有一天师父下山了。下山这个师父啊,为了这个小孩呀,一、二十年不下山,不离开这个庙子。啊,守住他,免得他,给世间人教坏了。结果这个老和尚有个朋友、道友来访他,找到了。找到了,老和尚下山了,就看到这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无所谓了,他什么不懂,你叫他小和尚也可以,小朋友也可以。他看到人就看到人了,说“你干什么?”说“我找你师父”,“师父下去了。”毫无礼貌。哎,他说“你是他的徒弟?”“是啊!”“你怎么那么没有礼貌啊?”“什么叫礼貌啊?”实在师父没有教过他。“这不应该呀!你师父几时回来?”“不知道哈!
那么他在那里住个两三天,就教他礼貌,他很替这个朋友可惜,那么好一个年轻人把他教不懂礼貌。看到师父要合掌,师父回来要迎接,“师父好!”么这一套,啊,老师好、老师早、老师起不了。啊,就是那么一套就教他了。教了他,等他师父没有回来,他就走了。后来他师父回来,小孩子受了教啊,就跑到半路就欢迎,师父回来,“师父好!师父早!这个师父愣住了,“你怎么?谁教你这一套?”呃,他说,“你一个道友啊,叫什么…叫我叫他什么师伯的,他教我的呀!说做徒弟应该这样啊。”
“嗨呀!这个…,我花了二十年心血,就是养成他一张白纸。结果这个家伙就给我教坏了!”这一下一气,把他带下山来。反正已经教坏了,试试看。告诉他下山要小心一个东西,什么都可以啊,看看,山下有一种“老虎”最可怕!啊。过去了,这个时代是很早了,过去女人都是梳头,头发什么梳到后面。说“山下什么都好看,可以看。看到老虎啊,不要多看,啊,也不要说。”啊这是异性啊。
结果这个小和尚跟到师父在街上转了一下,转了三天、两天不知道了。回去带到山上去。师父坐在那里,询问了,“好不好?”“这个山下很有意思,都没有看过的。”那么询问完了,“哪一种东西最可爱?”他说“师父,我看来看去,还是老虎最可爱。”
这个故事你看,代表人性,是个什么问题?是一个生理的吗?心理的?呃,这个问题很…,不是那么简单。那么佛特别提出来,所有经典都避免这个,最重要的、要想修行第一了此事。了此事怎么去了?怎么去了?啊,有时候啊,人到了身体毁坏、精毁坏,心理悲观的人,不要佛说了(liao),早了了。那么是不是成佛呢?所以这个问题很大。
那么这个是显教,只能讲到这里。真正要研究,要把所有世界上的佛教的所有经典,甚至包括密教,密宗。佛教分两(类),有一部分所谓秘密的法门。那么其实其他的宗教也有一部分这一方面的这个理论与方法。中国的所有的文化,人类的所有的文化思想综合起来研究这个问题的话,很难得到一个结。啊,所以修持这一方面是非常难。
那么尤其是说一般在家的人,没有出家,而想修行成佛,碰到这个基本问题来的时候,一点办法都(没有)。啊,这个地方不能了,不说真的了了道。也许有人提出来说,我没有问题,我几十年没有问题了,啊,可以了了。不一定。刚才提三个字,情、爱、欲,同一个东西,三个层次的不同。啊,没有欲,你有没有爱?不一定对人之间爱,对名利、对物质、对一切,乃至爱一花一木、一个草,就是爱。所以佛法的戒律就有如此严重。
所谓修头陀行,啊,那是真正的佛法的声闻弟子的十二头陀行。啊,头陀,这个所谓头陀行,是真正修厌离道。厌离三界,厌离三界想跳出去,独自修行叫头陀行。
那么在此地,我经常告诉同学们,没有看见过,我们在大陆上有看见过。哎,你大概找到旧时的书上画有。头陀行一个和尚,和尚是留嬉皮一样头发,都披到这里的。哎,因为他并不是不剃发,头陀行一年、三年、半年剃一次头发。诶,不是像我们这样半个月就得刮光光的。他懒得剃,没有时间,随时在修道。有时候头发长了,同女性一样戴一个圈,就把头发套起来。啊,那就是头陀。
所以头陀,譬如一句话啊:头陀不三宿空桑。这是我们小的时候,虽然没有学佛,念中国文学就知道。什么头陀叫三宿空桑?头陀的翻译也叫桑门。桑树这个桑,桑门。桑门意思就是沙门,修道的人,梵文翻译。啊,就是沙门。这个,它这个道理是头陀不三宿空桑。
头陀是长坐不卧。十二种行为里,永远在打坐的,除了走路、站到,不躺下来睡觉的。那么,而且不住庙子,没有一个庙子,到处挂单。没有庙子啊,在人家的屋檐口。再没有啊,树下打坐。所以头陀行多半带一个大斗篷,那就是雨伞一样,哎,下雨天也就是雨地打坐。
你们看到画的那个达摩祖师,背上背着那个蒲团很大。那个蒲团棕榈做的,棕树做的。为什么要做?棕树编很厚,打坐万一下雨啊,上面摆个斗篷,下面就是下雨地啊,就在那里打坐。这个水呀不会滴到,可以漏走,流走了,所以用棕榈树做。
为什么不三宿空桑?在一棵桑树底下不住三夜,住过了三夜就算犯戒。至少两天就要走掉,已经很多。为什么?过了三夜,不免对树啊、对这一个住的地方留情,有了一个感情,舍不得。
一个地方住久了,等于我们用一个破烂的东西用久了,舍不得丢掉,这个就是情累,有情就累。呃,所以情、爱、欲三个是一个东西。你说男女性关系这个欲可以不动念,爱动不动念?严格讲包括亲情之爱、物欲之爱,凡有情有爱都属于欲的范围。你说这个欲怎么了(liao)?爱欲怎么了(liao)?啊,所以学佛讲理论容易呀,讲起事实来,修持,事实是非常非常的难。太难了!
现在我们翻过来,接下去啊看全文,他的本文。因为刚才这一段话是继续上一次讲的“爱欲为根本”。
那么下面佛说的话: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我们注意这个原文啊,佛说的。由有诸欲,欲不止一种哦,男女之间性欲,是欲的最严重的一种。譬如我喜欢发财,对于财物的爱欲也是欲。啊,我什么…钱,可以穷一点没有关系,要知名度高,新的名称啦。啊,要名望高,爱名也是欲。乃至我名利都不爱,爱清高也是欲啊。所以欲的范围太广。呃,佛说由于人有诸欲,各种不同的欲望,因此啊“助发爱性”。欲望是一个力量,使你非去抓不可。因此,帮忙了、增加了,爱,爱比欲又进一层。爱一切东西,譬如爱名、爱利,酒色财气,等等,都是爱欲来,“助发爱性
“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所以不能了生死就是这一念,爱、欲。
尤其这里提出来,爱为根本,比欲还严重,“是故能令生死相续”,就是这个作用,这个东西。所以佛在《楞严经》上更提到,我们上次引用过啊,淫欲之念,狭义的淫欲之念除不掉,啊,世间男女两性关系这个欲望除不掉,啊,修禅定成就不成就呢?打坐修道就不会成就。佛说如(蒸沙成饭)把沙子拿来给你做饭一样做不到的,不可能。
再一个《楞严经》最后结束,佛的理论,八个字:“生因识有”,生命的来源从识,由心意识发生爱的作用而来有生命;“灭从色除”,要想了了生死啊,就把有形的色相,物质的作用、生理的作用非要解决了,才能了生死。所以“生因识有,灭从色除”,这是《楞严经》最后的定义,啊。这个道理也是一样,蒸沙成饭,不是成粥,更难了。成饭已经很难了,呵,煮成粥还要加水呢。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所以下面他说“欲因爱生,命因欲有”。这个生命是欲望来的,男女两性精虫卵脏因为这个行为构成。“众生爱命,还依欲本”。一重反复啊。这个生命欲望从哪里来?狭义的性的欲?从爱而来。因此有了爱,促进了欲的发展才有了生命。所以生命根本来源,前面是爱,是性欲,乃至有现在的生命。这个生命全体都是这样来的,啊。“众生爱命”,现在我们有了这个生命以后,这个生命是因爱欲而来的哦!当然不是夏天的爱语冰了(此处指的可能是当时夏天的一种雪糕名称)。啊,就是现在的爱与欲望的欲。众生爱这个生命的,为什么我们爱惜自己这个肉体生命,看得那么重要呢?就是根本的来源,从爱欲来的关系。
还依欲本”,因为欲爱为根本,所以我们爱自己生命,是很可爱。我们举一个例子,我常说一个笑话,啊,不是笑话,(是)真的。你们可以做一个心理测验,世界上人都喜欢看人家漂亮的人,这是没有问题。对不对?但是真漂亮是谁耶?是我!每一个人,我镜子里看自己啊,越看越可爱。说你不可爱,你把这个头割掉,他不干,还是…;哎,万一,你换一个好不好?还是不好。还是我这个好。这是一般人,尤其漂亮的人爱自己的面孔更可爱。
佛经上讲到一个故事,这个佛啊有一次提出来证明,释迦牟尼佛,给他的兄弟难陀,这位难陀。因为佛有好几个兄弟啊,他都把他(们)弄来出家了。所以搞佛的父亲啊很难过,“你统统把我弄走了”,最后佛的自己这个儿子也带去出家了。这位难陀出家啊,不是阿难哦,阿难是阿难啊,是另外一个兄弟难陀。最后是只有、只有这个兄弟在家里啊,本来他的父亲想找他把王位传给他的,佛啊又去把他带来出家。可是难陀的太太啊(是)非常漂亮一个人,漂亮到极点,美女。又怕这个、这个大伯释迦牟尼佛啊,会来把这个丈夫弄走了,所以管理他很严。出门一步,拿个口红在他额头一点,口红没有干以前就要回来。如果回来口红干了,下跪,要痛罚,管理如此之严。那么难陀也爱这个太太,是无话不听。所谓怕太太是因为爱来的,啊,不爱就不怕,所以怕太太是世界上爱情最伟大的人。啊,第一等人怕太太,第二等人敬太太,第三等人、末等人才打太太,那不成话。啊,那不对的,那那个字要倒转来写了,啊。
这个,佛有一天来度这个难陀了,时间到了,释迦牟尼佛啊托钵来化缘。印度规矩,家人到门口一站,要化缘,非出来不可。呃,他在皇宫门口自己回到啊,当然他不会、有神通不会让父亲知道。哈,不会让皇帝知道。他回到这个难陀的这个世子的宫殿门口一站,化缘。那这些小太监们进去报告了,“不得了啊!这个这个,世尊来化缘了!”哈,这个难陀太太一听啊,很严重,这个大伯要来化缘,兄弟非出去不可。难陀说“这不行啊,我一定要添饭出去啊”。“呃呃呃”,说“不行哎,他会把你带去出家了的”。“呃呃呃,不会啦”。弟媳妇叫“那不准出去。”
最后两个争执啊,这个太太老办法,口红一抓,额头一点,“好,你把饭送去倒在他碗里啊,就赶快回来。”那难陀是照办,到了门口啊,释迦牟尼佛化缘站在那里,眼睛半半闭,看在地下,都没有看他。他把饭一倒,释迦牟尼佛手一招,就跟我走,也没有讲话。饭端了,难陀就规规矩矩,并不是吃迷魂药哦,那是释迦牟尼佛的那个庄严、那个威严,又是他哥哥,又是世尊教主,就是说,你跟我来。他当然一路就跟去了。跟去佛到了里啊,剃头刀拿来,落发出家。就这样出家了。
这出家了以后办法,哥哥就种种训他,教他打坐啊,道。他在那里那个六神不安啊,啊,坐在那里很痛苦。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佛对他很用心,晓得这个兄弟很难办。有一天告诉他,我带你到东海去玩玩。大概是不是到台湾海边,我们不知道了啊!他那个时候在尼泊尔那一边啊,恒河边上。叫难陀抓住他的衣服角,他自己用神通就到了海边了。啊,在这里海边,还是大西洋海边,都不知道了。
到了海边啊,这个阿难…哦,难陀,没有看到过海,很漂亮。哎,海滩上什么都没有,看到一个女的尸体躺在里。佛就慢慢向这个尸体、女的尸体前面走,慢慢走去,难陀也跟去。跟去难陀一看,这个女的实在死了,哎呀,那个漂亮!真漂亮!佛就问,哎,他说你看这个女的漂不漂亮?比你的太太如何?呃,比我的太太漂亮多了。难陀…这个佛说,你看看,你仔细看看,她脸上有什么?这个尸体脸。
难陀看了半天,脸上有一根虫,白白的,在脸上爬。佛说你晓不晓得这根虫哪里来?这难陀搞了半天,海滩上什么虫。呃呃呃,他说不是。尸体快要腐烂了,里头自己出来的。而这个虫就是本身变的,这个女的本身变的。可是难陀说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她爱自己的漂亮,舍不得。爱美,所以死后对于自己这个美色还舍不得,变成虫还在脸上爬。舍不得自己这个漂亮的脸,爱美到…;爱欲,这就说明这个爱欲啊…
所以这个,等于龚定庵有一首诗,清朝一个诗人,“落红不是无情物”啊,啊,“化作春泥更护花”。变成死人了,还爱自己的面孔,漂亮。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啊,化作春泥,这个花掉了。落红是花啦,啊,掉在地下。落红不是无情物,变成泥巴了,泥巴干什么呢?泥巴还是种花。所以化作春泥更护花,更保护这个花,啊。是清朝一个才子龚定庵的诗,这个女的也是这样。
那么,这个难陀一看了这个情形啊,呃,他点头,甚为点头。佛也知道他的意思。难陀的意思啊,这样漂亮人爱自己这个色相也是应该啦!哈,佛也不给他揭穿。他说,“你上过天堂没有?”他说,“那我们普通人上去啊?”佛说,“我把你带去。”“好啊!”佛说,“你抓到衣服啊。”所以将来你们成道了,衣服要做厚一点,我好来抓。
那么佛就把他一带升到天堂,欲界天,还没有升到色界天。欲界天有一层天里头啊,哎呀,那个女出来之美呀,漂亮!漂亮很。佛晓得这个兄弟好色啊,就问难陀,“你看到她们没有?”“看到了。”“比海滩上一位死了的女的漂不漂亮?”“喔喔,那比她漂亮多了!”他说,“那比皇宫里你的太太呢?”“那我的太太不能比啦!”难陀…这个男人啊,世界上男人啊,哈、女人大概也是这样啊。他说,“那不能比了。”他说,“好了,那你现在喜欢这个地方,你多玩玩。等一下到这里来找我,我带你回到人间去。”佛就隐开了,就看不见了。
这个难陀到处跑哦,在这个百花丛中啊,这个女的都几百个,天女带路,转来转去。难陀跟这个搭搭腔啊,那个搭搭讪,都来。东说一句,西……就搞了半天问,“哎,你们这里没有男人?”她说,“有啊,我们天上只有天主。”男性只有一个。那么他说,“你们有多少啊?”她说,“我这里五百。我们老板没有来。他天主没有上升,还在人间。”他说,“你们老板在人间?”“现在正在修行,将来修成功了,升这个天上做老板。我们都是属于他的。”他说,“那是谁呀?有那么大…”“他现在生在印度,他的哥哥啊(是)现在的佛。”啊,她说,“他的弟弟,名字叫难陀,现在正在出家修行。将来修成功啊,果报就是这里天主。”
这难陀一听,老天啊,就是我本人啊!就赶快回头找哥哥。佛站在那里,佛说“你知道了?”“知道了。”他说“好吧!我带你下去了。”回到;“好好修行!”他天天用功啊,用功的目的是为了这五百天女,呵。所以啊盘腿也不怕腿痛了,念佛也不怕心乱了。
后来过几天,佛就“哎,有个地方你要去看看。”他说“哪里?”“地狱。”他说“好啊!”呵,他看了天堂了,再入地狱。佛说你抓牢一点啊,我好带你去。好,到了地狱,他就觉得很可怕了。最后有一个地狱啊,一个大油锅,烧的那个油啊不晓得是花生油烧的啊,还是什么油烧的啊,那个火又大,空的。两个恶鬼站在,叉子在那里等到。他回头一看佛啊,佛走开了。
他又害怕又好奇,跑去问那两个小鬼。他说“这个地方干什么的?犯了什么罪的?”说“淫恶之报。”哈,淫恶罪。哦,他说“这样厉害?”他说“厉害。”他说“现在这个犯人没有啊?最近?”“啊,犯人随时有啊。现在有个大犯人在等。”哼,是谁呢?他说“这个人啊现在在修行,修行动机不纯。啊,为了贪图享性爱之欲,想升天。以此地,所以因地不真啊,这个动因、发心不是正的发心,果遭迂曲,将来果报不得了。他升天享了天福以后,下来就在油锅里头做油条了,变油条了。这个油锅就是等他的,还要等若干年他才来。”
难陀一听啊,这一下吓住了,赶快回头念佛,把哥哥念来了。哈,佛就在他前面,他说“什么事啊?”他说“我回去,真修行了,我现在真出家了,哥哥”,佛就笑了,他说“现在你真发心了吧?”他说“我发心了。”他说“你都知道了,都明白了。”这是难陀出家的这个公案。在好几本经上一段一段,佛分开了,兜起来就是那么一个故事。
这就是说,我们刚才为什么提到这个故事啊?佛说的,“众生爱命,还依欲本”。人最(爱)什么、爱什么?最爱的(是)自己的命根。所以这爱跟欲,与肉欲这两个东西,爱与欲。归纳起来最爱是什么呢?是自己的生命。所以生命是欲的根本。
爱欲为因”啊,“爱命为果”。这两个因果关系。我们为什么爱惜自己的生命为重要?这个就是欲的本身。这个很难懂了啊!我们开始讲男女两性的爱与欲,很容易懂。所以现在佛给我们分析到最后,你认为欲,光是指性欲叫做欲吗?那太粗了。你说爱男女的色相漂亮谓之爱,也太粗了。众生爱命这个爱欲最严重,爱这个生命。所以佛说叫我们学佛,空掉自己的身体,忘掉我,我为什么忘不掉、空不掉啊?(师拍案)爱欲。
所以你永远空不掉此身。明知道是空,空不掉。呃,所以叫你把这个身体、寿命丢开了,绝不干的。为什么呢?“还依欲本”,这是真的欲。所以“爱欲为因”啊,“爱命为果”。所以我们爱自己这个生命,这个这个道理总很正吧?假使给人类文化来讲,不是佛的文化,只讲人类文化。人爱生命(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爱生命,如果根据爱的哲学,爱是什么出发?爱是贪欲自私出发。我们对什么最自私啊?对自己生命最自私。那么生命是什么?还不是肉体。假定医生今天宣布,你这两只手同两只脚如果不立刻切断,你只要活一个月就完了。那么切断了以后可以活多久呢?诶,起码十年,或者长一点不一定。那我立刻宣布切断,因为我要命。所以可见爱的还不是这个身体啊。哎,所以说假使把他杀了我就活到,还活一百年,那你赶快杀,跟我更不相干。对不对?因为爱惜生命。所以“爱欲为因,爱命为果。”啊,这是爱,自私,贪念,贪嗔痴的根本,是生命的根本(师敲击桌子)这一段文字很好懂,这个义理,透过文字后面的这个东西,要参透了搞清楚,才是学佛的起步。我们先休息。

注:此听录整理文字稿主要是配合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单独看文字稿时敬请仔细理解。

赞赏 
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易经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易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南怀瑾先生:不能了生死就是这一念,爱、欲发布于2023-12-16 13:14: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