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月23日早上七点。

地点:千聊直播室(中医养生中医理论文末“ ”即进入,绪论课免费)

讲座名称:中医原理·绪论


一,《中医原理》课程缘起

二,《病理学讲义》弁言:

 

 

弁  言

人稟天地之正氣以生,受天地之和氣以養,感天地之戾氣以病。人在氣中,猶魚在水,息息相關,須臾不可離,離則死,變則病。其有繫於天地之氣也大矣。

夫醫之為,功補造化,治人疾苦,救弊補偏。茍陰陽氣化不明,不知人生之稟受;臟腑經絡不明,不知人身之構造;邪正盛衰不明,不知疾病之原因。自古《靈》《素》諸書,莫不三者兼論。雖變化靡窮,理本一貫,謂之為病理也可,謂之為生理也可,即謂之為萬物化生之理也亦可。

雖然,理不可不明,要必期於實用,經所謂“知而能行,理不廢事;行而能知,事不礙理”,凡事皆然,醫何獨異?乃考歷代專書,或高論玄理,不切實用;或專言方證,於理未詳。果能括囊真賾,融會貫通,自可得其要領。無如世之業醫者,一則稍窺門徑,輒詡詡自矜,墨守成方,持以治病,問其原委,昧所從來;一則寢饋《內》《難》,泥于稽古,號稱淵博,未能變通,以故讀書了然,臨證茫然。甚矣!醫理之不明,皆由若輩之自封也。

國美學識空疏,敢云著述?然欲餉遺學子,未能嘿爾而息。謹采前賢名論,撮其要旨,集已成編。不敢徒騖高深,隔於迂闊;亦不敢取法乎下,局守偏隅。必欲體用交致,知行合一,庶幾稍慊吾心。蓋嘗聞之,病有千端,各具其理;欲明其理,必探其源;欲探其源,必察所中。源關氣化,中在人身。是必知人身之體用,合乎氣化,始足與言治病。

此篇首列太極、五行者,明氣化之與人身相感應也。次列臟腑、經絡者,明人身構造之體用也。次列六淫、七情,以探其源。末則,概論各證,以析其理,因病而推原其所由生。生者其常,病者其變,常之不明,變于何有?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理亦猶是也。茍強事分析,則不啻寒源尋流,捨本逐末矣。然乎?否乎?願與諸君子商榷之!

 

 

三,本讲座目录,绪论之后,一共60讲。如下:

1太极阴阳

2,五行、

这是中国传统学问的基本思维模式,每一门学问都必须讲这个,不从这里出发,就不是中国的学问。

3五脏

4,六腑。

5,十二经。

6奇经八脉

人体的基本构造,掌握人体的基本框架。前人总是结合五行而论,本书则结合八卦而论,非常精彩,而且实用。

7气血营卫。

8六经六气标本从化。

9,形骸所属部位。

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病情,使其落实到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或奇经八脉上。气血营卫源于温病,六经源于伤寒。这两者都比较抽象。形骸所属部位则很具体,从病位判断疾病的归属。

10,风寒热

11,湿燥火。

12,七情。

此言病因。六淫七情。

以上,是基本理论,通用的,宏观的。以下为症象解,所列的,仅仅是一个症象,是疾病的象。这个象可能出现在很多种疾病当中。我们主要探讨这个病象为什么会出现,出现的机理。当然,也可以去论治。

13,恶风、恶寒。

14,发热、潮热、寒热往来。

这是感冒常见的症象。也是最表浅的疾病。或者说疾病最初始阶段的情形。

15,烦躁、懊憹。

16,谵语、郑声。

17,自汗、盗汗。

18,怔忡、悸。

与心有关的症象。汗为心之液,故列于此。心为君主之官,关乎明,故列在最前。

19,咳嗽、哮喘。

与肺相关的症象。

20,呃逆、呕吐。

21,噎膈、反胃、关格。

22,郁、吞酸吐酸、嘈杂。

脾胃及肝相关的症象。都属于消化系统,其关系千丝万缕,密不可分,故列在一起,解从临床中得来,并不是硬性的划分。该分则分,该合则合。

23,积聚、癥瘕。

偏于有形。

24,胸痹、痞满。

25,臌胀、疝。

偏于无形。自上而下,胸痹在胸背,痞满、臌胀在腹,疝气在小腹及阴器。)

26癃闭、遗溺。

27,淋、浊。

皆关乎小便之症象。

28,眩晕、瘛瘲。

29,筋惕肉瞤、痉。

30,痹、麻木。

31,痿、厥。

与从肝、筋相关的症象。由此过渡到肢体筋骨诸病。

32,瘖、战慄。

33,癫狂、痫。

又与神志有关,然其病深。癫属太阴,狂属阳明,风有口眼歪斜及偏瘫,厥无口眼歪斜及偏瘫,痫则醒后亦如常人,同为神昏,壁垒森严,历代医家都是一头雾水,而姚师辨认分明。

34,斑、麻疹。

又与外感相关,然其病复杂且险。

上为症象,下则为病症。一个病症有很多症象,可以从症象的角度去分析,也可以从该病症本身去分析,这是另一个角度。

35,伤寒。

36,伤风。

37,温病。

38,暑证。

39,湿证。

40,燥证。

41,火证。

论病,首先看是否外感,因此,要把外感病的发病机制、变化规律摸清,然后再论杂病。因为,杂病少,外感病多,绝大多数疾病都是外感病导致的,因此,我们不急着讲杂病的治法,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只讲六淫,一切从外感病入手,这也是为了养成分析疾病去脉的习惯。

42,头痛。

43瘟疫

44,霍乱。

45,泄泻。

46,痢疾。

47,疟疾。

48,黄疸。

49,肿。

这些都是外感病带来的疾病,也可以独立而论,有了外感病的基础,治疗这些会更有底气。

50,脚气。

51中风

52,痰饮。

53,肺痿肺痈。

54,三消。

55,气痛。

56,腹痛。

57,腰痛。

58,遗精。

59,失血。

60,劳损。

虽然也可能与外感病有关系,然而这些病有更明显的自身特点,在治法上也有很多技巧。这一部分,其实是最简单的。但是,不要先看,先看你不一定觉得简单,学到最后,你会觉得很简单。最难的部分依然是外感病,是六淫,我们由到难,再由难而易,一来一回,就会发现,已经贯通了,学会了。

这系列的课程里只有医理病理,没有药理、方义。药理方义在“方药之道”系列讲座中已经讲了,见《思考中药》。这个讲座六十讲,可以说是《思考中药》的姊妹篇。二者弄通了,再结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再结合跟诊临床,就构成了我们学习中医的整个体系。顺便预告一下,《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剩下的部分,及《续编》,我们将会在这个系列讲座之后继续开讲。

 

绪论课免费。请中医养生中医理论“ ”,进入收听。


中医调理中医药大学中医理论全职国医高手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3月23日《中医原理》讲座预告及相关讲义发布于2021-11-22 21:43: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