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诗】

处暑无三日,

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

青草印心。


——宋 | 苏泂《长江》



处暑过,暑气止。

你那里是否正刮起一阵凉风、或刚下过一阵大雨?

“署向风前退,秋从雨后来”

今年的秋天会特别按时到来。

大地上金气逐渐充盈。


来,让我们感受一下什么是秋天的金气



此时,在清晨、黄昏、或雨后、树下,

有一种清凉感将人浸透,

头脑清晰、内心平静。

金的能量是收敛的、肃杀的、沉降的。

它让植物沉淀成籽粒、果实;

杀掉一切树叶和细枝末节,

提取春夏生长所有的精华,

冬天来临,把它送到根部。

这是秋天的全部意义。



物候说


【处暑一候:鹰乃祭鸟】这时大地五谷丰登,可供鹰捕食的鸟类和动物数量很多,鹰把捕到的猎物摆放在地上,如同陈列祭祀


【处暑二候:天地始肃】天地肃杀之气渐起,古人常在这一时节处决犯人,谓之“秋决”,也就是顺天地肃杀之气,所以,秋天不可骄盈,要谨言慎行、自省收敛。


【处暑三候:禾乃登】黍、稷、稻、粱等谷物成熟,五谷丰登,收获的时节到了。



每年的处暑,

都是一个相当错乱的节气。。


暑、寒、湿、燥,各居其位,不分主次,无法捉摸,没有定数……


它们还会随着你的心情变化,与你的心同气相求。


比如,心一急,会觉得又热又燥;而一听到什么沮丧的消息,又会觉得秋意寒凉……这段时间,人很难真正地秋安,反而更可能愈发地经。。


这是气运从夏到秋转变所必经的阶段,而主管这一转变的,是中土之官——脾。脾居中焦,能升降气机,不断将水谷精微输送至脏腑经络


就像土地能生化万物、长养万物一样。


所以,在这错乱的季节转换时刻,照顾好脾的功能,就基本上能万事大了,这段时间比较重要的运化水湿、宣降肺气、滋养五脏……它都会帮你做好。



处暑喝“土气粥”,送暑补气血



好消息是终于有一点点秋凉了,一夏无病三分虚,是时候小补回来了。但还不能贴秋膘大补肉食,因为秋天的前半部分湿气还比较重,尤其是南方地区湿热交加,如果在这时候吃一些热量高油腻的东西,脾胃很难消化吸收。


五行中“土气”很旺的一碗家常粥,最适合处暑天。而且它真的很啊,一到处暑这就是我们家早餐了。


【处暑土气粥:小米绿豆南瓜粥】




【材料】小米、绿豆适量、南瓜,百合20克、马蹄(荸荠)5个。


花花煮多次的经验是:

北方暑气小,燥气渐起,生活在北方的人小米、百合、马蹄稍多些,绿豆少些;

南方湿热依然重,生活在南方的人绿豆稍多些,其他少些。


【做法】将绿豆、百合洗干净,提前浸泡半小时,百合、绿豆先煮,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20分钟后放入南瓜、小米、马蹄同煮,30分钟左右绿豆、南瓜、小米软烂即可。


黄色食物得“土气”最旺,养脾健胃。这个粥里就用了小米、南瓜。小米是旧时给病人、产妇吃的,就是因为它最补虚;南瓜有排毒护胃的功效,补中益气。


百合补金气、润肺气,定魂魄是金秋要常备的重点食材,特别是秋天容情绪低落,“悲秋”的人,可以通过固金气,让精神内守。


马蹄,就是荸荠,因为养阴润燥的效果特别好,被称为“地下雪梨”。秋天感觉嗓子干、喝水不解渴的时候吃几颗,热气立消,人会马上就得到滋润,特别舒服。


绿豆不可少,和诸食材一起温和清暑,处暑期间每天来一碗,不挑体质,是很好的脾胃滋补品,脾胃为后天之本,它一强,五脏六腑都跟着强了,气色、精神也都会好起来。



处暑节气导引——坐功


主治:风湿留滞,肩背痛,胸痛,脊背痛,少气咳嗽等。


以下是明代养生书《遵生八笺》里记录的处暑坐功。




【做法】取散坐或盘坐位,转头向左侧上方用力牵引,再缓缓转向右侧上方用力牵引;同时双手空心拳,反向后腰背捶打。


每转头1次,捶背9次。头向左右各转35次。感觉这一式对腰肾特别好!



明天,我就要进山了,

看看初秋,还有萤火虫的七夕节。

让自己在秋气里静心内守。

毕竟,秋天了,很需要知自己要干什么。




节气 物候 ?草木 ? 菜蔬 ? 自然疗法

“我希望,这里有你想去的四季。”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馆中医养生知识中医养生学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今日处暑】一个相当错乱的节气。。喝“土气粥”发布于2021-11-23 16:49: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