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挂宝衣”是大成拳创始人王芗经典语录之一,描述桩功进入到松沉阶段后人体的自我感知状态:骨架如一棵树,而肌肤臓腑如同衣服一样自然耷拉在骨树之上,或者说由骨树撑起这副皮囊。一是说明通过站桩肌肉臓腑已经松到了自然下落的地步,二是说明骨架强壮,具有很好的支撑能力。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图片,各位就凑活看吧,表达个意思
当然,王芗斋前辈用此描述大成拳的阶段状态,而我是练太极拳的,虽拳种不同,但不妨碍我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深意。更何况大成拳很多心法功法太极拳的有相通或一致的地方。
借用“玉树挂宝衣”组词结构来描述以下四个松的阶段:
1. 朽树挂湿衣——未松
2.玉树挂宝衣——第一阶段松
3.宝衣裹玉树——第二阶段松
4.无树亦无衣——第三阶段松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描述的松的阶段次第是从一个普通成年人的初学状态开始,如果有家传的朋友可以与我所描述的后几个阶段的状态进行对比,也欢迎讨论指正。)


咱们一个一个讲:
1.朽树挂湿衣
朽树:质地腐朽酥松,支撑无力,比喻常人骨架;
湿衣:湿湿黏黏、僵紧团缩在一起,比喻常人肌肉等软组织状态。
这是我们一般成年人的状态,几十年的肌肉用力模式下来,靠肌肉收缩来推动骨架运动,气血流经肌肉组织、关节的阻力越来越大,肌肉成为僵紧一团,筋膜紧张,骨质流失,关节逐步僵化,自己不自知,只是觉得下蹲、弯腰越来越迟钝费力,肌肉力量越来越小,看看高高大大的,但只是绣花枕头,力不从心。
这个阶段我们称为“无意识的僵紧”阶段,不觉得僵、不觉得紧,就觉得腿脚不如以前利索了;
2.玉树挂宝衣
玉树:晶莹剔透,温润坚实,比喻练者骨架发生质变;
宝衣:紧致细腻而柔顺,且自然合体,比喻皮肤肌肉松软、紧致。
本阶段的放松主要是对肌肉的放松,同时引发肌肉、骨骼质地的改变,前面一篇文章《》也做过阐述,这里做些补充:
我们从初中就知,肌肉分两种:随意肌和不随意肌。随意肌可以被主观意识控制,如控制运动的骨骼肌等;不随意肌是不能被主观意识控制,只能按照小脑、脊柱经等植物性神经控制,完成稳定有节律的动作,如心肌、平滑肌等。
这里主要说的是随意肌。其实随意肌也能被小脑控制,前面说的“肌肉记忆”就是被小脑控制的一种现象。随意肌在主观意识的指导下通过特定训练会变得紧实而壮大,如果主观意识放弃对肌肉的控制,那么这些肌肉会被小脑接管,而接管的好处是:
一是会逐步改变为松柔润滑的质地和外观,如姗姗学步之前幼儿肌肉的状态,这个时期肌肉是很少受到大脑控制的,所以呈现出它最原始的质地,松柔如凝脂。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们也要达到这样的肌肉质地;
二是在运动中更能体现出整体的协调性,也就是以最少的肌肉调用和被动的方式参与到某个肢体动作中。这也符合松就是养的观点。
通过站桩、单操、套路、推手,肌肉变得松软有弹性,骨质开始紧实,关节感觉润滑。站桩、行拳的时候,自己感觉地面有股能量从骨架最底下的脚掌通到头顶和指尖,并且沿着骨架一路向周围膨胀开,而肌肉就像衣服挂在骨架上,并且有往下荡落的感觉,能够分清骨头是骨头,皮肉是皮肉,动骨头的时候好像不需要用肌肉发力,动的部位自己抬起落膝。整个人就像一副骨架子竖在哪里,当有人推你的手、肩等部位的时候,你只是觉得他在触碰你,但感受不到他的力量。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掤”,也就是骨架的天然支撑和弹性。这种情况其实是通过骨架把对方的力传递给大地,同时这个力的反作用力又还给了对方,虽然你没觉得自己用力了,但对方觉得你的力量非常大,其实他是跟自己较劲。正如李亦畬前辈描述的“人有力,吾亦有力,吾意在先;人无力,吾亦无力,吾意仍在先”。不管是自己有膨胀感和感觉不到外力,其核心是肌肉不发力,用骨架结构去传递“力”(广义的“力”,指改变运动方向的能量),只不过一个是传递自己的重力,另一个是传递别人的外力。同理,在手提重物时也会感觉不到所提物的重量。
在运动或支撑时,如果某块肌肉发力,将破坏骨架传递力的路径,而重力或外力就会被滞留在这块肌肉上,肌肉就会有酸胀感。因此,这是太极拳反对练肌肉力,强调“不用力”的原因,也是太极拳和其他拳种的一个重大区别!
这里再次强调:在运动时,要向尽可能地不用肌肉发力且肌肉更加放松的方向努力,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练久了就能自然放松!”。千万记住!这是两件事儿!前者叫“真不用肌肉发力”;后者叫“肌肉记忆”,实则是肌肉仍在用力,只是被小脑忽略了用力信号而已。刚开始时,不否认大部分肌肉在客观上是参与动作发力的,但是即便如此,主观上要坚持不去用肌肉发力,这样保持一个阶段,参与动作发力的肌肉会越来越少,再加上骨架结构的完善,逐步会过度到以骨架承接外力的“掤”模式中,同时,肌肉的质地也会发生转变。
这个阶段,我们称为“有意识地松”,也可以称为“找骨架子”,在桩、拳架和推手练习中,主观上尽量不去用肌肉,可以用假借想象自己只是一副骨架在站,在行拳,在推手。通过这种训练,骨架结构和骨骼、筋膜质地都会发生质的变化,如拳论说“敛气入骨”,“积柔成刚”。这是不是“练太极拳的人骨密度增加,骨折的风险会降低,有些朋友身形瘦了,但体重没有变化”的原因呢?
划重点:骨架结构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太极拳承载力的根本,不管什么阶段都需要不断夯实!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现象:从这个阶段开始,自己的主观感受与身体的实际状态、对方感受会截然相反,如前面提到的,“你自己觉得没发力,对方却觉得你的力气大”,自己感受越轻,但身体会越致密,对方会感觉你越重。“自我感受”与“身体状态、对方感受“形成“反相关关系”。很奇怪、很有趣,是吧?!
反之,当你觉得自己卯足了劲,感觉力大无比,在和他人推手总能把对方推出“取胜”时候,对不起,此时你已非太极拳!
3.宝衣裹玉树
玉树:质地更加坚实,结构更加完善;
宝衣:质地细腻,但内部开始充盈,并开始膨胀。
(结构如《超能陆战队》中的暖男“大白”)


质地有些类似,皮囊松柔骨骼刚强,但驱动源不同,大白以骨架驱动,而我们为炁驱动
如果你能不被大力推手沾沾自喜的感觉诱惑,而能安心逐步累积“松”,静待身体发生质变的话,那么你就能进入到“宝衣裹玉树”的阶段,而且真的要为你的韧性点赞!
肌肉质地变得松柔的同时,也带来了主观意识对内炁的感知,随着内炁的逐步充盈,进而包裹、撑起整幅骨架,此时的肌肉就成为了炁的载体,炁在其间流动。内炁会根据意识的指令催动骨架运动,不再是由骨架支撑、带动形体,这就是拳论所描述的“意领炁,炁催形”,也是“意到、炁到、形到,一起到”的前提,整个过程不需要主观意识去控制形体或肌肉。此时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用意用力而有力”!与人搭手时,对方会觉得心里紧张,自己站不稳,而你却能悠然自得,心静体松,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你心中。
(很多人一没耐心二没办法,急吼吼地曲解、嘲笑、反对“用意不用力”,只能说他们自断前路,可惜!)
这个是中级阶段的“松”,“松”已经成为习惯,不像前一个阶段处处需注意“松”,日常中自我感觉身体是轻轻松松的,脚下软软的好像踩在气垫上,如“踩屎感”,哈哈!
4.无衣无骨
再好的宝衣、玉树,最终都要放下,让这些宝物自然内化成身心的一部分。
这个阶段也就是松到内外炁相合,自己能感知“空气”是有浮力和动力的,身体完全被动。进入心中宁静的状态时,好像只有意识存在,自己感受不到身体的存在,和周围的空气融为一体,自己的动完全是被空气带动,飘飘然的状态,如老前辈有句化“空中一虚灵”随风飘荡。
玄吧?!好像很玄,但我们常人也会有类似的体会,比方说,健康的人是除了在安静时能感受到心跳外,是感觉不到其他臓腑的运动和存在的。一旦对哪个臟器有感觉了,说明这个臟器出问题了。所以练太极拳也是一样,只不过是扩展至整个身体。先贤提示我们要“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自己练没了”,所谓“无形无相,全体透空”,为什么要松?也就是为了更好地去用意,舍己从人,然后无意真意,最后才能应物自然!
总之,“松无止境”,后面还有更高级的松态,太极拳的核心功法即是松。上述文字只是粗略地将松分成几个阶段,实际上松是一个持续螺旋渐进的过程,当然不会一路平坦,有渐悟,有顿悟,有走叉路,但只要秉持住“松”,都会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中华传统医学养生气功功法心法回春法采阴补阳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站桩要诀:“玉树挂宝衣”,松的次第发布于2023-05-24 09:33: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