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伤寒

 

 

伤寒论》13首麻黄方剂中有甘草的12 首,均为炙甘草,其主要作用有: 一是缓和麻黄燥烈之性,二是增强麻黄发汗散水之功,三是增强麻黄止咳平喘之功。麻黄作为13首方剂的君药,仲景均提出“去节”“去上沫”“先煮”等炮制要求。麻黄附子细辛汤无甘草,是因本证系初起,表证稍急,而里虚程度较轻,故不用炙甘草益气补中,更忌惮炙甘草之缓和之性,阻碍麻黄、附子、细辛3 药性能的迅速发挥; 麻黄、附子、细辛合用,于温阳中促进解表,于解表中不伤阳气。有学者认为太阳与少阴两感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其治在肺肾,其法属于伤寒论“治肾要略”中的兼顾法,由于肾病可累及他脏他经,或肾病由他经他脏传来,所以治疗时需多经多脏同治,且宜温补元阳以治其本[1]
从“少阴病,始得之”可知,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多见于少阴病的初始阶段。少阴病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之证,本证见于少阴病初始阶段,说明其阳气虚弱的程度还不是十分严重。那么,此时是否有外邪的侵袭呢? 下文说“反发热”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少阴病多是阳气虚衰,一般发不起热来,如果少阴病出现发热,往往是寒热格拒之时,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才会发热,如通脉四逆汤证即是,显然本证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也就是说,少阴病本不应发热,而现在始病即见发热,所以说“反发热”。初得病即发热,多见于太阳病,然太阳病发热其脉当浮,今脉象不浮反沉,脉沉多主少阴里虚,故又并不是纯粹之太阳表证。纵观全文所述,既是少阴病里虚,又有太阳病感邪,足可说是少阴、太阳合病,《素问·热论》中称之为“两感” ,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太阳、少阴两感,简称“太少两感”,其证在恶寒、发热、身痛的同时,常并见倦怠嗜睡、心悸胸闷、四肢厥冷等少阴里虚表现,从外感病的角度来看,“两感”者属于外感病中起病急、发展快、病症复杂、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的一类病证,正如《素问·热论》所说: “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其实,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实际上就是一个少阴虚寒的人感冒了,是一个少阴中风或少阴伤寒,属于复杂性的外感病范畴。《黄帝内经》之所以认为“两感”证病情复杂、预后较差,就是因为这种外感病往往可以导致少阴心、肾疾病的缘故。再从现今临床来看,心肾的疾病大多就是由外感所致,因此两感证也就极发生在心肾功能低下者身上[2]
本方的证候,即如《伤寒论》301条所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现将临床常见的证候分述如下:(一)少阴病:此证属少阴病范畴。识此证必先识是少阴病,故条文以“少阴病”冠之。《伤寒论》论少阴病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但欲寐是少阴病的主症,属心、肾阳虚的表现。因肾阳虚的程度不同,症候有轻重之异;如头晕重,精疲乏,喜静,闭目难睁(也不欲睁),欲睡(但不能入眠),嗜睡(呼之则醒,继而复睡)。(二)“始得之”:属新病,有外证可见。如寒热(后述),鼻塞、头痛、身痛等。头身痛的部位以眉心、巅顶、脑后、颈、背、脊、腰等为常见,入夜加重,喜按,痛呈困束样,甚则头剧痛,连脑后抽痛,也有咽痛声嘶等症。(三)“反发热”:少阴病本不发热(有人还主张将恶寒作为少阴病的主症之一)。本症的特点:有发热。但反发热,不是必发热。寒邪侵入太阳或未完全入少阴而留恋于太阳,则有发热或恶寒。临床所见的寒热有各种情况:就发热、恶寒而论,其程度有轻重不同,有的微恶寒,有的恶寒颤僳,有的低热,有的高热。以背、脊、腰部恶寒为多见,且常与痠痛相联。(四)沉:属少阴微细之类脉,可并见迟、结、代,也可见浮、数、紧,但必以无力为主,与风热表证之脉不同。此外,体质虚弱及舌质淡白,可供参考。也可偶有体质强壮及舌苔黄的患者。总之,本证是少阴表证,惟其属少阴,故有脉微细,但欲寐。少阴之表属太阳,故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临床常以:①恶寒、发热;②头痛,③神疲欲睡等主诉来求诊[3]
唐氏等认为本方为温阳发表之剂,故辨证凡属肾阳不足,寒邪外袭,但见发热恶寒,四肢厥冷,身困乏力,面白唇淡,舌淡苔白等症者,皆可大胆使用,不受西医各种病名所限。郭氏指出本方的辨证要点,主症是发热恶寒,无汗,四肢冷凉,苔白,脉沉弱,次症为头痛,神疲倦怠,面色晦滞。其中发热而不高,恶寒而喜温,无头痛则偏重少阴,有头痛则偏重太阳。傅氏的经验认为本方临床应用的机会颇多,只要抓住恶寒,无汗,不渴,脉沉,苔薄白等主要指征,就可投用。吴氏则认为应抓住恶寒,但欲寐,脉沉细,苔白润等主建。日本人对此亦有研究,认为该方适宜于喘且恶寒或发热无汗而有痰饮者。笔者认为本方证是阳虚感寒,本虚标实,而以肾阳虚为主的病证,临床上不论出现何症,只要病机与此相同,即可使用本方。脉象大多认为是沉或沉微细。可是据藤平氏报脉不一定是沉微细,也可出现浮数的脉象。唐氏等也指出在临床中往往无脉沉,而出现脉迟,或浮大无力等情况。关于舌象,大多数医家认为是舌淡苔白。但是,不呈现这种舌象的情况也是有的。三谷氏指出在其所见的感冒病人中,有舌质干且呈深红色,有中等程度的黄白腻苔,舌中部的舌苔剥脱,有舌淡红而光滑干燥;有苔薄黄滑,有苔厚腻黄褐色、偏平。由此,笔者认为本汤证在临床上可以出现多种舌象和脉象,辨证时要在全面分析,总体观察,而不偏执一舌一脉的黄、白与浮、沉[4]
 
参考文献:
[1]文颖娟,梁振平.麻黄细辛附子汤文献研究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06):103-105.
[2]陈明.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之解读与运用[J].国医论坛,2013,28(02):1-3.
[3]周师运.探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辨识方法[J].新中医,1983(10):9-11.
[4]肖子曾.麻黄附子细辛汤研究和应用概况[J].江西中医药,1991(05):42-44.
 

 

 

 

 

 

 

引伸阅读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解读与辨识发布于2023-05-26 12: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