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病名及病因病机[1]

荨麻疹的中医古代病名主要有瘾疹,或隐疹、隐胗、隐轸;赤疹、白疹,或赤轸、白轸;风?瘤、?瘤、瘖瘟;游风、赤白游风;风乘疙瘩、饭疙瘩、风疙瘩等。荨麻疹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六淫侵袭,风邪为首脏腑不调,七情内伤禀赋异常,内外合邪。外感邪气,某些药物、饮食则是发病诱因。风邪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或感受风邪而发,或风邪与内在病理因素搏结而发,或体内病理因素郁热生风而发。这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本病提供了思路。

荨麻疹内治法[2]

一、辨证论治:

风热证。主证:风团色红,扪之有灼热感,自觉瘙痒,遇热则剧,得冷则缓;或伴发热恶风,心烦,口渴,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止痒。方药银翘散或消风散加减。常用药物:金银花、连翘、淡竹叶、鱼腥草、牛蒡子、薄荷、荆芥、防风、浮萍、蝉蜕、芦根、白鲜皮、甘草。加减:咽痛者,可酌加桔梗、玄参等;热甚者,可酌加生地黄、黄芩等。

寒证。主证:风团色淡红,自觉瘙痒,遇冷则剧,得暖则减;或伴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方药:桂枝麻黄各半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常用药物:桂枝、麻黄、白芍、大枣、紫苏叶、防风、荆芥、杏仁、生姜、甘草。加减:恶寒较重者,可加附子、细辛、干姜皮等。

肠胃湿热证。主证:风团色泽鲜红,风团出现与饮食不节有关,多伴腹痛腹泻或呕吐胸闷,大便稀烂不畅或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数或濡数。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方药:防风通圣散或除湿胃苓汤加减。常用药物:土茯苓、绵茵陈、金银花、黄芩、苏叶、枳实、厚朴、连翘、薏仁、徐长卿、白芍、甘草。加减:腹痛便秘者,酌加大黄;食积者,酌加山楂、麦芽、曲等。

毒热炽盛证。主证:发病突然,风团鲜红灼热,融合成片,状如地图,甚则弥漫全身;瘙痒剧烈,或伴壮热恶寒,口渴喜冷饮;或面红目赤,心烦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黄干燥,脉洪数。治法:清营凉血,解毒止痒。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常用药物:水牛角、生地、鱼腥草、紫草、黄芩、丹皮、玄参、麦冬、生石膏、赤芍、芦根、黄连、栀子、甘草。加减: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等;痒甚者,可加苦参、徐长卿、地肤子等。

气血亏虚证。主证:风团色泽淡红,或者与肤色相同,反复发作,迁延数月乃至数年不愈,或劳累后加重;伴有头晕心慌,神疲乏力,唇色白,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法:益气养血固表。方药:八珍汤合玉屏风散或当归饮子加减。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炒白芍、熟地、川芎、当归、桂枝、黄芪、防风。加减:畏寒阳虚者,可加附子、肉桂、干姜;痒甚者可加乌梢蛇、煅骨、夜交藤;气滞血瘀者可用血腑逐瘀汤加减。

二、中成药

中成药的选用应遵循《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部分中成药无明确适应证型的可采用辨病用药。

防风通圣丸(颗粒、散)。功效:解表通里,清热解毒。适应症:肠胃实热型荨麻疹。

玉屏风散。功效:益气固表。适应症:气虚肌表不固型荨麻疹。

肤痒颗粒。效:祛风除湿止痒。适应症:风湿热引起的荨麻疹。

皮敏消胶囊。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凉血止痒。适应症: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属风热证或风热挟湿证。

乌蛇止痒丸。功效:祛风,燥湿,止痒。适应症:用于风湿热困的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中医证候规律[3]

主要证候特征经过对症状频数加权处理,舍去频率不足20%的症状指标,以50%以上的频率总结出以下证候特征。

风湿热蕴肤证:风团反复发作,瘙痒,色红,遇热增多,青、壮年多见,口苦、口干、头身困重、烦躁怒,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大便干、小便黄短等为其伴随症状或次要症状。兼肺卫不固者,面色少华,乏力、自汗出、易感冒,脉弱;兼卫阳不足者,畏寒肢冷、风团遇冷好发或加重,易感冒,常鼻流清涕,面色少华,乏力、脉沉弱或弱。

血虚风恋证:风团发作日久,瘙痒,晚间多发,女性多见,面色少华,头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女性可伴有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等,为其伴随症状或次要症状。兼肺卫不固者,气短乏力,心悸,易感冒,常鼻流清涕,脉虚或弱;兼卫阳虚弱者,畏寒肢冷,遇冷加重,易感冒,脉沉弱。

营卫不和证:风团反复发作、瘙痒,中青年患者多见,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多正常。若兼气虚,则可见面色少华,乏力,易感冒,舌淡或淡红,苔薄白,脉弱或沉弱;若兼风湿蕴肤,则可见头身困重,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多正常;若兼血虚,则可见面色少华,心悸,多梦,舌质淡白或淡红,苔薄白,脉多正常。


慢性荨麻疹发病与体质之间的关系[4]

①慢性荨麻疹以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为常见体质类型,也有调查发现以特禀质、气虚质、阴虚质为主,或者以气虚质、阴虚质为主,提示不同地区人们的体质类型可能有差别;

②就性别而言,女性更容易发生本病,男:女=1:2,且女性以虚性体质(气虚质)为主,男性以实性体质(湿热质)为主,说明慢性荨麻疹的体质分布存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③体质类型与发病年龄有相关性(P<0.05):个体在青年时多湿热质,中年时多阴虚质,随着年龄的增长,阴虚质逐渐减少,而气虚质的人逐渐增多,说明慢性荨麻疹体质类型的演变与人的自然衰老进程有关;

④体质类型与病程相关:当病程超过2年时,患者的本虚体质、血瘀体质明显增多,说明体质类型会随着病程发生演变;

⑤证型与体质类型关系密切:不同证型存在不同的体质类型,如风热犯表证患者以湿热质(43.08%)为主要体质类型血虚风燥证患者以气虚质(48.08%)为主要体质类型,风寒束表证患者以阳虚质(54.55%)为主要体质类型;而不同体质也存在为不同的证型分布,如气虚质、阴虚质的患者多表现为血虚风燥证,痰湿质患者多胃肠湿热证,湿热质患者多风热犯表证,阳虚质患者多风寒犯表证,提示了证型与体质类型存在某种内在相关性;

⑥体质类型与风团:体质类型与每日风团发生数量、每日风团发生次数和风团的颜色有相关性(P<0.05),说明体质类型可影响荨麻疹风团发生的程度和性质;

生活方式:饮、饮食偏嗜和体型与体质分布有明显相关性(P<0.05),说明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特定体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蒋燕,杨文思,李鸫,尤海燕.荨麻疹的病名及病因病机探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09):646-648.
[2].瘾疹(荨麻疹)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16(03):274-275.
[3]刘爱民,代淑芳.慢性荨麻疹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04):361-362+367.
[4]王丽新,段行武,马卉,钟牧晴,李凌,李建红.慢性荨麻疹中医体质学的理论渊源及演进过程[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09):1858-1860.

整理丨菟丝子、蔓

校对丨石静

图片丨FHJ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文字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侵权及使用不当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协商授权事宜

中华医学杂志天人合一与中医理论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发布于2023-05-26 12:34: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