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筮生于数

 

上面说过,筮生于数,用筹策占卜,其实就是一种数学运算游戏,用筹策运算得数,根据数字,根据卦象爻辞占断凶,而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数”,所以《系辞上》里说:“极数知来之谓占”,古人把“筮”也直接称为“数”,如《史记·日者列传》:“试之卜数”,《索隐》:“刘氏曰:‘具数筮之’,亦通,筮必以易,易用大衍之数也。”[1]因为筮就是数,而筮就是占卜,所以古人也用“数”代指占卜,龟卜也可以称为“数”,比如《列子·汤问》里记载了一个故事[2]大意是说:

 

在东海无底的大壑(深渊)归墟之中有五座神山,叫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这五座神山上住满了仙人,但是山在波涛上起伏荡漾不稳当,经常闹地震,最可怕的是随着海流到处漂。于是仙人们就给上帝打报告,要求解决困难。

上帝比较关心“仙生问题”,也怕这五座山漂到北极,到了天尽头就得沉,那太危险,下令让北海神禺强想办法。禺强就派了15只巨鳌,就是大海龟,分成五组,每组三只,分别去背着这五座神山,每座山下是三只,六万年换一次班,山稳当了,所以《楚辞·天问》里也说“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明]萧云从《离骚图》(局部)

后来来了个小偷,是伯国的一名大人,也就是巨人,他走进东海,迈了几步就趟到了归墟的神山那里,一次钓走了六只龟,就是岱舆、员峤二山下面的六只,这两座山悲剧了,没了神龟的驮负,随波逐流,一直漂到北极,大概和泰坦尼克号一样撞上冰山,沉入了大海,从此五神山变成了三神山。

龙伯国大人把六只巨龟背回家,除了吃肉喝汤之外,还“灼其骨以数焉”,请注意,龟卜是不用“数”的,这里的“数”就是占卜的意思。

那么,“筮”这种占卜方式怎么起源的呢?《系辞下》里的说法是: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个说法,除了《系辞》外,先秦的其他典籍里都看不到,而《系辞》应该是秦火后儒家门人创作的《易传》,并非先秦作品,所以很可能是个比较晚出的传说

我说了,筮生于数,首先得有了数的观念以后,才会有筮;其次,相信有神灵的存在,相信神灵会通过占卜工具给人类预言和启示,《周礼·天府》郑玄注说:“凡卜筮实问于神,龟筮能出其卦兆之占耳”。[3]所以,古人占筮的时候,必须在宗庙之中,《白虎通义·蓍龟》里说:“筮画卦所以必于庙何?讬义归智于先祖至尊,故因先祖而问之也。”[4]古代也称为“鬼谋”,比如《系辞下》说:“人谋鬼谋”,孔颖达《正义》:“卜筮于鬼神以考其吉凶,是与鬼为谋也。”[5]筮不单单是数的运算,而是用来体现神鬼的意图和指示。就这一点上来说,如果你是个“无神论者”,不相信有鬼神,那么就没必要去求占问卜,没有了鬼神,占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什么用处了,算也算不准。数和鬼神的观念,必定要在人们具有一定的知识之后才会有的东西,所以卜筮可以说是早期人类文明的一曙光。

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占卜方式,很原始的,我小时候就玩过,大体的做法是:要算一下某事成或不成,就在路边揪一把青草叶子(有时候会捋一把树叶),双手握着祷告:“老天保佑!双数就是成,单数就是不成”(也可以反过来),祷告完了,就开始数这把草叶,一般是两根两根地数,数到最后,只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数完,也就是双数;一种是剩下一根,也就是单数,然后根据这个来判断事情成或不成。

另外,还有一种情人男女常玩的占卜术,在电影里常见的:拿一朵花,开始揪上面的花瓣,一边揪一边嘴里念着:“爱我”、“不爱我”、“爱我”、“不爱我”……,最后剩下一瓣,是爱还是不爱就靠这一瓣来确定了。其实和上面的方式是一样的,如果祷告:花瓣单数是不爱,双数是爱,只要数数花瓣的数目,就可以知道了。

这种占卜方式,草、树叶、花可以,那么抓把石子行不行?抓把豆粒行不行?抓把硬币行不行?我看都行,因为它不在于用什么工具,而在于一种事物,那就是“数”。

这种靠数数确定吉凶的占卜方式,就是最早的“筮”的方法,它只有两种可能:单数或双数,或者说是奇数、偶数,分别代表吉或者凶,如果落在卦爻上,就是只有阳爻和阴爻,靠阴、阳爻来判断吉凶。所以《系辞》说:“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个“道”既是天道,也是易道,因为易筮的基本理论就是阴阳,《系辞》里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马王堆帛书《易传》的《衷》篇也说:“易之义,谇(萃)阴与阳,六画而成章。曲句焉柔,正直焉刚。”[6]所以清代的崔述说:“易之卦爻于何起乎?盖起于一阴一阳也”,[7]就是这个道理,说白了,就是个奇数、偶数的问题,并没有多么深奥、复杂的理论。

当数的观念进一步发展,这种占卜方式有了改进。因为在占卜过程中会发现,算一次常常算不准,怎么办?解决的办法就是多算几次,以多的结果为准。古人不论是龟卜还是蓍筮都是这么搞,《尚书·洪范》里就明确地说:“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8]于是有了“三占从二”的说法,后来咱们说的“三打两胜”、“五局三胜”、“少数服从多数”,其实都是这个意思。在龟卜中,每次占卜都要卜三龟,称为“一习”,也是取“三占从二”的意思。

占筮的具体操作,还如上述,不过是占三次,于是在单数、双数出现的先后次序上,三次会组合出八种结果:111、222、112、121、122、211、221、212,不会再有其它的情况出现了,给这八种固定的数字组合分别起了名字,那就是:乾、坤、巽、离、艮、兑、震、坎——八卦也就这么产生了。

前面说过,南宋时期的朱熹对《周易》的认识比较清醒,他一直在说“《易》本卜筮之书”,说:“八卦之画本为占筮,方伏羲画卦,止为奇、偶之画,何尝有许多说话?”、“想当初伏羲画卦之时,只是阳为吉,阴为凶,无文字”,[9]这都是非常中肯的看法,可惜虽然是朱圣人说的,后世照旧没多少人相信,坚决不信《周易》是卜筮的书,你要这么说他们就说你“诬蔑圣经”,扣顶大帽子。其实他们不知道古人“尚质”,思想简单纯朴,崇尚实用,没那么多弯弯绕和幺蛾子,他们那些靠意淫卦爻辞和易传搞出来的连篇累牍的“哲理”和“鸡汤”才是真正的“诬蔑圣经”、“强奸古人”。现在人的文化、思想之进步远超前代,可还有那么多人(也包括一些所谓专家学者)的认识反而不如八百多年前的古人,想想怎么能不让人蛋疼!

组合多了,占卜的结果也就开始详细,比如好的结果,也分大吉、元吉、弘吉、小吉、吉,不好的结果就更多了:悔、吝、咎、凶等,还有无悔、无咎之类,等等,也就是遵从事物有简单到复杂,由粗疏到缜密这么一个发展规律。

同时,古人生活,总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占卜事物,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那么经过实践总结,认为这八种卦象各自会代表不同的事物。比如要占卜今天狩猎会打到什么动物,占卜一下,如果是111,就是乾卦,捉到了一匹马,于是被认为乾卦代表马;占卜到222,就是坤卦,捉到一头牛,于是就认为坤卦代表牛,卦象就产生了,这是最原始的卦象起源;到了后来随着人们智识的进步和拓展,会从理论上来给八卦安排卦象,比如乾卦,都是阳爻,规定它代表自然事物的天,那么与之相反的都是阴爻的坤就必然要代表地。再推演开去,天是圆的,至高无上的,在国家就代表君主,在家庭里代表父亲,乾的卦象就为圆、为君、为父……。然后这么推而广之,万事万物都可以由这八卦来代表,所以《系辞下》里说八卦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易占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系辞》也说“易者,象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就是这个意思。

可注意的是,古人筮卦不仅用卦象,还用爻象,清华简《筮法》中还保留着这种爻象的筮法。就是在同一个卦中,各爻同样都是奇数或偶数,但数字不同代表的事物也不同。比如乾卦的阳爻,可以是1、5、7、9四个奇数,但是各数代表的事物和吉凶不同,这显然是在八卦卦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密、繁化而成的规则。

任何事物不是一成不变,总是要发展的,无论是卜法还是筮法,都在发展,发展的方向就是理论越来越缜密细致,方法越来越繁琐复杂。筮法的发展就是由三爻卦重叠而成六爻卦,所谓的“重卦”理论。

重卦是怎么来的呢?有很多人作过各种讨论,也讲不出个所以然。其实看看殷人的卜辞就会明白,殷人占卜同一个事,不仅要三人共占,在占卜时还要正贞和对贞。什么意思呢?就是贞问的时候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问。比如要占卜今天下雨不下雨,正贞是问“今日其雨?”对贞就得问“今日不雨?”所以同一件事,在卜辞中往往是正、反两条卜辞、两个兆象,就是“对贞”。要判断吉凶,要两条占卜结果放在一起综合来看。

那么在筮卦的时候呢?肯定也是这么搞的,有正贞和反贞,最初是用三爻卦象,正贞、反贞就会得出两个三爻卦象,要综合起来判断,把这两个三爻卦象重叠起来看,就是六爻的“重卦”,其中下卦(内卦)称为“贞”,上卦(外卦)称为“悔”,《书·洪范》载箕子说:“曰贞,曰悔”,《孔传》:“内卦曰贞,外卦曰悔。”[11]“贞”就是“正”的意思,是正贞;“悔”是“改”的意思(《玉篇》:“悔,改也。”),即改换一个角度去贞问,也就是反贞。要判断吉凶,就要贞、悔二卦放在一起综合来判断。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自然“重卦”就产生了。这种重卦之法,一定是周文王之前就有了,殷人龟卜是用对贞,那么筮卦肯定也是用对贞,自然卦爻也是用重卦,所以现在有人相信汉代人的说法是文王重卦,那不免上当。

秦汉间人搞不清三爻卦的来源和重卦的根据,就自作聪明,引入了“三才”理论,认为三爻的八卦是代表天地人“三才”,如果再要增加,也只能再增加一个“三才”,也就是三爻,不能乱加,那么增加的“三才”仍然不会脱离八卦的八种组合,只能就这八种组合两两重新组合,也就是重卦,《说卦》里就说是“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其实未必是那么回事。

八卦的八种卦象不同组合只有六十四种,就是“六十四卦”,这已经够多了,可以代表更多的状况和占卜结果,给这六十四种不同组合分别起了名字,于是六十四卦也就出现了——这仍然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有了重卦之后,筮法也跟着进步,变得复杂,每筮得一爻不是一次得个单数或双数来决定了,而是也要运算三次才得一爻,因此每一爻得到的数字也不再仅仅是“一”和“二”,而是一到九都有,下面还要讲到。我上面也说了,数字有单数和双数,因此符合阴阳理论,阴阳理论是筮卦的基础。

阴阳理论里面有一种观念,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所谓“阴阳消长”,于是又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理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人们对筮卦时所得的数字要进行思考。因为在揲蓍时会出现的数字中,有大数,有小数,单数的大数有九,双数的大数有八;单数的小数有一、五、七,双数的小数有四、六。筮卦时每一爻要经过三次揲蓍,每一次揲蓍称为“一变”,要“三变成爻”。

在这三变中,会出现三个数都是大数,或三个数都是小数的情况,引入阴阳变化的理论,三次都是多数时,被称为“交”,就是老阴,它会变成少阳;三次都是少数是,被称为“重”,就是老阳,它会变成少阴,爻变了卦也一定会跟着变——变卦的理论就这么产生了。

变化的产生是筮卦理论中的一次飞跃,它使易筮向更高的理论层面发展,也是易筮方法更趋于缜密具体,理论更具有哲学的思辨性。

【未完待续】

 


[1]《史记》(三家注),《前四史》本,天津古籍书店1991年,554页。

[2]《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5-36页。

[3]《周礼注疏》,清阮元校《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1年,776页。

[4]汉班固:《白虎通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3页。

[5]《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91页。

[6]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第三册,中华书局2114年,87页。

[7]清崔述:《易卦图说》,《续修四库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112年,816页。

[8]《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191页。

[9]清程川:《朱子五经语类》卷二《易二统论经义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3册,17页、18页。

[11]《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191页。

 

 


延伸阅读(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太乙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易学的起源(三):易筮生于数发布于2021-04-23 14: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