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四柱八字命理理学

4 制备原料及器具

4.1 中药材选择与加工

4.1.1 选用原则

4.1.1.1 制备的中药材要选取地纯品,优质、干净、无霉变。自行采集的鲜草药、生药,往往也需按要求进行加工炮制。有毒性的中药必须经过炮制,并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4.1.1.2 对于来自民间验方中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等,防止用药失误。

4.1.1.3 制备药酒前,应将中药材清洗干净,晾干后切成薄片、碎段或捣碎成粗颗粒状。种子类药材也应粉碎。

4.1.2 粉碎原则

4.1.2.1 药材在粉碎前应当尽量干燥。

4.1.2.2 药材不宜粉碎得太小,以免药酒中的药材不滤除;花、叶类药材不用粉碎,叶子过大可切成碎片,花类药材可直接使用。

4.1.2.3 药用部分应尽量全部粉碎使用。

4.1.3 粉碎方法

4.1.3.1 普通药材用家用粉碎机粉碎(家用豆浆机也可代替粉碎机使用)。

4.1.3.2 对于含糖量高、黏性大的药材(如地黄、眼肉、天冬、麦冬等),可放入冰箱内冷冻后粉碎。

4.1.3.3 对易成粉末的药材(如山药、泽泻等),宜轻轻击打,防止因重砸产生粉末而不易被过滤。

4.1.3.4 含油量大的药材如柏子仁、核桃仁、杏仁、黑芝麻等,碾压或杆碎。

4.1.3.5 动物性药材如牛鞭、黄狗肾、蛇肉等可用蒸锅蒸软后用刀切碎。

4.1.3.6 硬度较大的药材如钟乳石、紫石英、磁石等,粉碎至绿豆大小。

4.2常用中药材

4.2.1补气

常用的有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大枣和甘草等。这类中药具有补气功能,主要包括补元气、肺气、脾气、心气,滋补和调理因气虚引起的诸证。

4.2.2 补肾阳药

常用的有鹿茸、鹿角胶、淫羊藿、巴戟天、仙茅、肉苁蓉杜仲、续断、补骨脂、菟丝子、阳起石、沙苑子、蛤蚧等。这类中药具有补肾壮阳作用,用于滋补和调理各种阳虚证(如肾阳虚、脾肾阳虚等)。

4.2.3 补血药

常用的有阿胶、当归、熟地黄、龙眼肉、何首乌、楮实子等。这类中药具有补血填精功效,用于滋补和调理各种血虚证。

4.2.4 补阴药

常用的有沙参、天冬、麦冬、枸杞子、玉竹、石斛、黄精、女贞子、墨旱莲、桑葚等。这类中药具有滋阴、润燥、清热等功效,可滋补和调理肝、肾、肺、脾、胃等的阴虚证。

4.2.5 收涩药

常用的有五味子、肉豆蔻、覆盆子、山茱萸、金樱子、芡实、莲子等。主要作用是收敛固涩,能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止遗止带等。

4.2.6 解表祛风寒药

常用的有桂枝、防风、生姜、白芷、细辛、羌活等。这类中药辛温,能发散肌表风寒,用于风寒证

4.2.7  发散风热药

常用的有薄荷、葛根、蒡子、蔓荆子、菊花等。这类中药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证。

4.2.8  清热药

这类中药具有泻火、凉血、解毒和清虚热作用。清热药分为以下五类:

4.2.8.1清热泻火药  

常用的有知母、栀子、决明子、竹叶等。主要用于去实热。

4.2.8.2 清热燥湿药

常用的有苦参、黄芩、黄柏、白鲜皮等。主要用于去湿热。

4.2.8.3 清热解毒药  

常用的有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野菊花、马齿苋、绿豆等。主要用于去肿毒、丹毒。

4.2.8.4 清热凉血药

常用的有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紫草等。主要用于调理营分、血分等实热证。

4.2.8.5清虚热药  

常用的有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等。主要用于调理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诸证。

4.2.9  祛风湿药  

这类中药是预防和调理风湿痹证的主要药物,有以下三类:

4.2.9.1用于祛风湿寒

常用的有威灵仙、川乌、草乌、独活、木瓜、松节、松叶、蕲蛇、金银白花蛇、乌梢蛇等。

4.2.9.2用于祛风湿热

常用的有防已、秦艽、雷公藤、豨莶草、穿山龙等。

4.2.9.3用于祛风湿、强筋骨

常用的有狗脊、桑寄生、五加皮等。

4.2.10活血化瘀

常用的有丹参、红花、川芎、桃仁、牛膝、益母草、骨碎补、鸡血藤、月季花等。主要用于调理血瘀诸证。

4.2.11止血药

常用的有地榆、三七、白茅根、白芨、侧柏叶、艾叶、炮姜等。主要用于调理多种出血证。

4.2.12温里药

常用的有肉桂、制附子、干姜、丁、吴茱萸、花椒、高良姜等。这类中药有温里祛寒、温经止痛作用。

4.2.13理气

常用的有陈皮、木香、枳实、沉香、青皮、檀香玫瑰花、薤白等。这类中药有行气、降气、解郁、散结作用。

4.2.14利水化湿药

4.2.14.1化湿药  

常用的有苍术、砂仁、豆蔻等。这类中药有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醒脾化湿作用。

4.2.14.2 利水渗湿药

常用的有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地肤子和萆薢等。这类中药有利尿通淋、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作用。

4.2.15  其他

常用的有朱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肉、灵芝等,用于安;天麻、全蝎、蜈蚣等,用于息风止疼;山楂用于健胃消食;石菖蒲用于开窍。


4.3 基酒

4.3.1 要求

4.3.1.1一般应选用较高浓度(50°~60°左右)的白酒。对于不能饮用较高浓度白酒者,在饮用药酒时可加水稀释。有时也可选用低度米酒、黄酒或果酒作为基酒。

4.3.1.2内服药酒的基酒的要求是无特殊气味,也不能有各种果香、异香。同时基酒必须是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食用酒或食用酒精。

4.3.1.3根据用途选用基酒。如白酒最适于制备调理风寒湿痹类药酒,而对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类药酒就不宜使用。

4.3.1.4兼顾饮用者的体质、酒量和口味、爱好等。不适宜或不喜欢用白酒的人可选用低度米酒、黄酒或果酒。

4.3.2 种类

药酒制备使用的基酒有:白酒、75%医用酒精、米酒、黄酒和果酒(常用葡萄酒)等。

4.3.2.1白酒

白酒除作为养生保健类药酒的基酒外,也很适用于制备腰膝酸痛类、关节痹痛类、中风及肢体麻木类药酒的配制。不善饮酒者也可选用低度米酒配制。

4.3.2.2医用酒精

不能用于制备口服用药酒,只能用于外用药酒作溶剂使用,称为药酊。

4.3.2.3黄酒

用于风湿寒痹痛、心腹冷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肿痛等,宜用作制备祛风散寒、风湿痹痛、妇科保健、外科跌打损伤等药酒的基酒。

4.3.2.4米酒

米酒能保健养生,用于气血不足、体倦乏力、老人尿频、产妇缺乳等证候,是养生抗衰药酒、补气养血药酒、滋阴填精药酒、补肾壮阳药酒等滋补类药酒的基酒。不善饮酒者也可选用低度米酒作基酒,高浓度米酒作也可作为抗风湿痹痛类药酒的基酒。

4.3.2.5果酒

果酒又称甜酒,葡萄酒居多。葡萄酒具有温肾壮腰、舒筋活络、增进食欲、补血、镇静安神等作用。用于体弱、疲劳、痛经及慢性胃炎等,也有抗衰老和美容效果,并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因此,葡萄酒适合作为滋补保健药酒和美容药酒的基酒。

4.3.2.6啤酒

啤酒可作为基酒配制多种有特色的保健啤酒。如刺五加啤酒、螺旋藻啤酒、柑橘啤酒、菠萝啤酒、葡萄啤酒、苦瓜啤酒等。

一般来说,现代药酒的制作多选用50°~60°的白酒作为基酒。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或者因体质差异,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作为基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浸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析出。

4.4 添加剂

4.4.1 甜味剂

加入适量甜味剂的作用是:①降低药酒的苦涩味;②改善药酒的燥热性;③提高药酒的药效。常用的甜味剂有:

4.4.1.1 冰糖

冰糖不仅能改善药酒的口味,还可以提高药酒的预防保健作用。在清热、补中益气类药酒中使用。

4.4.1.2红糖  

用于痛经、产后恶露不止、阴寒腹痛等。也可提高关节痹痛等病症的防治效果。

4.4.1.3 蜂蜜

蜂蜜用于身体虚弱、肺热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疼痛皮肤枯燥等,在药酒制备中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4.4.2 澄清剂

在药酒制备中常使用阿胶和蛋清除去苦涩味。原理是阿胶和蛋清均可与单宁反应而产生沉淀,从而得以滤除。同时蛋清还可将中药微小的粉粒除去。

4.4.2.1阿胶

利用阿胶与单宁发生反应后生成不溶于酒的沉淀,从而将其从药酒中分离, 以除去苦涩味。

4.4.2.2蛋清  

将蛋清加入药酒中,也可与单宁反应形成沉淀,从而将单宁从药酒中分离出去,还能除去药酒中的中药微粉。

4.4.3 抗氧化剂

在药酒制备时,在基酒中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可以保护药材中某些有效成分不被空气氧化,以稳定药酒中的有效成分。

4.5 容器

4.5.1配制药酒的器具要洁净、完好。容器的大小要按制备药酒的量确定,并应在制备药酒前清洗消毒。

4.5.2制备药酒要用一些非金属的容器,如砂锅、瓦坛、瓷坛、玻璃等器皿,不宜用塑料、或铅、铝作容器。


本文转载自: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  药酒

编辑:余珊珊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健康文化与传播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连载——药酒(二)发布于2021-05-05 10:38: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