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
 
 

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经,又称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经脉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络,又称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络脉纵横交错,无处不至。

 

经络相贯,遍布全身,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

 

 

人体十二经络,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每条经都经过手或经过足,同时又循行到身体的脏腑及身体的某些部位。

 

手三阴经循行的起点是从胸部始,经臂内(上臂内侧)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从手指端循臑外廉而上行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和下肢而止于足趾间;足三阴经脉,从足趾间上行而止于胸腹部。

 

其气血流注的次序如下: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总结巧记:“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经络病理
 
 

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的脏腑,它反映所属经络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的病变。又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也是在《内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的形态变化,也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如肺脏有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病人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等等。“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灵枢·官能》),就指出了经络对于指导临床诊断的意义和作用。

 

腧(shu)穴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腧”通“输”,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是空隙、空间的意思。

 

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又称做“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经纶》则称为“穴位”。

 

 

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它是分布于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

 

2、经外奇穴:

简称奇穴。它为后世新发现有确切疗效、但尚未归属十四经系统的穴位。

 

3、阿是穴:

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即《灵枢·经筋》篇所说的:"以痛为腧"。

 

 

腧穴的主治规律
 
 

十四经腧穴的主治规律,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总结而成的。

 

1、腧穴的远治作用:

是十四经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

 

2、腧穴的近治作用:

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

 

腧穴的定位法
 
 

 

1、体表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体表的各种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而取穴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取穴法。

 

2、骨度分寸定位法:

 

 

这种方法是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或宽度,分别规定为一定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寸,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以患者手指的宽度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这么多穴位,

应该从何处着手学习呢?

 

明天我们就从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开始学起吧!

这第一个就是止咳平喘的要穴哦!

快来打卡学习吧!

 

本栏目指导专家简介

黄建业
 

 

黄建业,广东省名中医,原广东省封开县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广东省黄建业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1965年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 六年制中医医疗系本科毕业。1993年获首批“广东省名中医”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医50多年,专于内科,擅用针灸治疗多系统的常见病和疑难病证,是“韩氏一针候气法”的传承人,常“独取一穴”治病,善用“无痛点针刺法”,为患者解除入针时的痛楚和心理恐惧问题。

 

赖新生

 

赖新生,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针灸学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首批全国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973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会长等职。2014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赖新生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师从司徒铃教授,继承靳瑞教授学术思想,完成“三针疗法”体系创立工作。

 

陈秀华

 

陈秀华,广东省中医院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陈全新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国家人事部、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陈全新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级非遗“岭南陈氏针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兼任世界中联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委会副主委等职。先后获广东省“抗非”二等功、中国好人、羊城好医生等殊荣。擅长岭南陈氏针法、刺血、刮痧等特色疗法治疗疑难病症。

 


 

参考文献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等,内容整合养生深圳

本文指导专家:赖新生教授、黄建业教授、陈秀华教授

黄文怡医生、黄文活医生、韩敦彦医生、吴跃峰医生、黄彬城医生、张裕崇医生等,对本文编辑亦有贡献

编辑|刘冬琴

责编|鉏金军

 

 

经络,穴位,养生经络,穴位,养生经络,穴位,养生经络,穴位,养生经络,穴位,养生,气穴,内经,十二经络经络,穴位,养生,气穴,内经,十二经络经络,穴位,养生,气穴,内经,十二经络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全方位经络穴位学习,让自己成为健康养生专家!发布于2021-05-05 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