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风症#五脏风#百病之长#汗出恶风

今天进入《黄帝内经》专题系列第七期。


知识点】

1、风邪,性质“善行而数变”,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首要因素,号称“百病之长”。


2、风症,具有“汗出恶风”的共同特征。


3、五脏风,胃风,首风,漏风,泄风的病因和症状。


【风症的种类】


一、寒热病。

【病因】

风邪侵犯人体,常常留滞于皮肤之中,使腠理开阖失常,经脉不能通调于内,卫气不能发泄于外。


然而风邪来去迅速,变化多端,若使腠理开张则阳气外泄而淅淅恶寒。若使腠理闭塞则阳气内郁而身热烦闷。


【症状】

恶寒则引起饮食减少,发热则会使肌肉消瘦。


【要领】


二、热中病。

【病因】

风邪由阳明入胃,循经脉上行至目内眦。


假如病人身体肥胖,腠理致密,则风邪不能向外发泄,稽留体内郁而化热。


【症状】

眼珠发黄。


【要领】


三、寒中病。

【病因】

风邪由太阳侵入,遍行太阳经脉及其腧穴,与卫气相搏结,使卫气运行的路不通利。所以肌肉肿胀高起而产生疮疡。


若卫气凝涩而不能运行,则肌肤麻木不知痛痒。

假如病人身体瘦弱,腠理疏松,则阳气外泄而感到畏寒。


【症状】

眼泪外出。


【要领】


四、疠风病。

【病因】

风寒侵入经脉而稽留不去。


营气因热而腐坏,血气污浊不清所致。


【症状】

鼻子腐蚀而皮色衰败,皮肤溃疡腐烂。


【要领】


五、季节风病。

【病因】

风邪侵入五脏六腑的腧穴,沿经内传,也可成为五脏六腑的风病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日子,容患上不同五脏六腑的风病。


春季,或甲日、乙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肝风病


在夏季,或丙日、丁日感受风邪的,形成心风病


在长夏季,或戊日、己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脾风病


在秋季,或庚日、辛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肺风病


在冬季,或壬日、癸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肾风病


【症状】

肝风病,多汗恶风,常悲伤,面色微青,咽喉干燥,易发怒,有时厌恶女性。


心风病,多汗恶风,唇舌焦燥,易发怒,面色发红,病重则言语蹇涩。


脾风病,多汗恶风,身体疲倦,四肢懒于活动,面色萎黄,食欲不振。


肺风病,多汗恶风,面色淡白,不时咳嗽气短,白天减轻,傍晚加重。


肾风病,多汗恶风,面色尤然而肿,腰背痛不能直立,面色黑如煤烟灰,小便不利。


【要领】

肝风病,诊查时要注意目下,往往眼圈发青色。


心风病,诊查时要注意舌部,往往舌质呈现红色。


脾风病,诊查时要注意鼻尖部,往往鼻尖出现黄色。


肺风病,诊查时要注意眉上部位,往往眉间出现白色。


肾风病,诊查时要注意颐部,往往颐部出现黑色。


六、偏风病。

【病因】

风邪侵入五脏六腑的腧穴,沿经内传,也可成为五脏六腑的风病


腧穴是机体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若风邪从其血气衰弱场所入侵,或左或右偏着于一处,所以风病有所偏侧。


【症状】

因所偏侧之五脏六腑而异。


【要领】


七、各部位风病。

【病因】

风邪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首要因素。


至于它进入人体后发生变化,就能引起各种疾病。


风邪由风府穴上行入脑,就成为脑风病


风邪侵入头部,累及眼睛周围,两眼畏惧风寒,就成为目风病


之后,感受风邪,就成为漏风病


行房汗出时,感受风邪,就成为内风病


刚洗过头时,感受风邪,就成为首风病


风邪久留不去,内犯肠胃,就成为肠风病或者食泄病


风邪停留于腠理,就成为泄风病


【症状】

漏风病,是汗多,不能少穿衣服,进食即汗出,甚至是自汗出,喘息恶风。


首风病,是头痛,面部多汗,恶风。


肠风病,颈部多汗,恶风,吞咽饮食困难,隔塞不同,腹部易作胀满。如少穿衣,腹即真胀,如吃了寒凉的食物,就发生泄泻。


泄风病,是多汗,汗出湿衣,口中干燥。


【要领】

漏风病,诊查时衣服常被汗浸湿,口干易渴,不耐劳动。


首风病,诊查时每当刮风的前一天病情就严重,以至于头痛得不敢离开室内,待到刮风的当天,则疼痛稍轻。


肠风病,诊查时可见形体瘦削而腹部胀大。


泄风病,诊查时上半身汗出如水渍,不耐劳动,周身疼痛发冷。



~~~~~~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黄帝内经 7:风症,真的会发疯吗?发布于2024-04-10 17: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