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时值抗战期间,52岁的郑毓秀以驻美大使夫人身份(其夫驻美大使魏明),陪同宋美龄访美。被罗斯福总统夫人称赞:“具有政治头脑,不同于历任中国大使夫人。”在清末民国年间中国巨大的历史变革中,集民国第一女杀手、第一位女法学博士、女律师及女地方法院院长等诸多第一称号于一身的郑毓秀,无疑为中国近代新女性的杰出代表。


砥砺刀锋终出鞘

郑毓秀,1891年(一说1896年)出生于广州新安县西乡屋下村(今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乐群社区)。其父郑文治为港巨商郑姚之子,其母刘氏是曾当过军官的刘章华之女。夫妻二人育有两儿两女,郑毓秀排行最小,当地人俗其为“郑二小姐”。由于郑父在清廷户部任官长驻北京,郑毓秀幼年、童年时期,便一直跟随母亲和掌握家政大权的祖母生活在家乡的大家族里。其早期所受教育,除了在祖父于1885年修建的“绮云书室”(深圳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室)接受私塾教育外,是听着“骨子里是个革命家”的母亲讲述花木兰从军故事长大的。


郑毓秀自小不喜欢女红,直至6岁仍热衷于男孩们的游戏,由此常遭到除母亲以外长辈们的严厉责骂。是年,因一女仆受郑毓秀堂姐冤枉,被其祖母下令处以棍刑。郑毓秀从亲眼见到的事实来看,认为祖母作出的决定是极不公正的,便夺下棍子,在人生当中第一次做出了“反抗尊长的举动”。7岁时,郑毓秀开始入私塾读书,伴随而来的是当时绝大多数女子裹小脚的命运。初始,裹着小脚的郑毓秀由女仆们接送上学放学。因疼痛难忍,没过几天,郑毓秀一到晚上便自己放开裹脚布,第二天清早自己走路上学。不久被祖母发现后遭到责难,在郑毓秀大声哭闹的坚持下,裹脚风波不了了之,双脚得到解放。郑毓秀赢得了为自由而战的首次抗争。事隔两年,郑毓秀跟着母亲和哥哥姐姐到北京与父亲相聚。郑父很喜爱郑毓秀,不仅把她送入京城女子学校读书,还把她的头发剪短打扮成男孩,常带着她参加各种聚会,父女俩的身影在京城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郑毓秀还能够听到父亲和他的朋友、同仁谈论国家时事,由此萌生了对政治的兴趣。在其回忆当中,认为自己12岁时已经开始“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正面临诸多严重的问题,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年头。我想,自己头一次不自觉地对革命产生印象”。1909年12月,其祖母来到北京与郑毓秀一家生活,随后操控郑毓秀的婚姻,把近14岁的郑毓秀许配给两广总督之子。订婚后,郑毓秀私下得知:她18岁的未婚夫并不勤奋努力、传统观念很强,而且他的一官半职也是由其父为其谋得的等诸如此类的许多负面信息,加之未来夫家也不太认同她这个受过现代教育的现代女子。郑毓秀决定解除婚约。首先向她未婚夫提出一个明知他不会答应条件,即请其兄写信给她的未婚夫,希望他能到欧美留学或前来北京大学读书。得知这一要求被未婚夫婉拒后,紧接着郑毓秀亲写书信致其,告知自己要赴欧美留学,让其另寻佳偶。为避免郑毓秀私自悔婚带来的不利影响,家人安排她到天津中西女塾教会学校学习。


郑毓秀


在接受了两年西式教育后,获得父亲的支持,郑毓秀以留学之名,东渡日本寻找同盟会革命志士。郑毓秀先到东京女子寄宿学校,接着寄居堂哥家,随后找到组织并加入。此时同盟会已经策划在国内各处起义。为了能对革命起到直接的作用,还不到16岁的郑毓秀主动申请回国,利用父亲职务的便利条件,充当同盟会在北京邮件书信的情报员,她的家成为同盟会在北京的一个联络点,革命志士往来频繁。为避免清廷和家人的怀疑,郑毓秀谎称自己在从事社会福利工作。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义取得胜利,各省纷纷独立。北京革命党人决定组织十二人敢死队将袁世凯及良弼为首的几个关键人物除去,以完成南北统一大业。郑毓秀加入敢死队,自愿承担运送炸药的任务。此时,为了躲避战乱,郑毓秀的家仅郑父住在北京,其余家人已搬到天津。借省亲之故,从是年11月起,历时三个月,郑毓秀通过往返于天津和北京之间的列车,用行李箱平均一个星期两次,将炸药从天津运到北京。此间,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令北洋军攻打武汉三镇。16日中午,敢死队于东华门暗杀袁世凯,在一片爆炸声中郑毓秀曾开了两枪。此次暗杀,除袁世凯的侍卫队长被杀死和几名骑兵受伤外,袁世凯毫发未损,而三名敢死队队员当场被抓捕枪决,郑毓秀与其余七名敢死队队员逃脱。2月12日,袁世凯借辛亥革命党人之声势,逼迫清宣统帝退位,统治中国长达268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随之,孙中山根据承诺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3月10日,袁世凯于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


暗杀袁世凯失败后,郑毓秀与几名年轻的革命党人创办了具有革命倾向的《爱国报》,引起了袁世凯的注意,很快被特务跟踪。与此同时,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洋政府欲于同年4月举行中国历史上首次国会以选举议会委员。为了压制革命党人在选举中的力量,袁世凯派出特务对革命党人进行引诱和威胁。郑毓秀拒绝了特务们以资助她出国留学为条件,让她放弃革命立场的引诱后,俨然成了袁世凯眼中的危险分子。为了避免遭到杀害,郑毓秀躲到天津。不久郑毓秀在北京的家遭到了搜查,郑父让全家迁回广州,让郑毓秀到日本避难。1913年3月底,实际主持国民党党务工作的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刺杀身亡。在日本四个月之久的郑毓秀秘密潜入上海,帮助料理宋教仁丧务。事毕,主动请缨刺杀袁世凯。郑毓秀装扮成一女同志的佣人,随身装着炸弹、手枪等武器赶往北京。但她一到北京火车站,就被袁世凯的特务认出。因他们知道郑毓秀身上带有危险品不敢向她走近。郑毓秀到了秘密据点,听一同志报信说:自己被悬偿七百大洋捉拿,便立刻请这位同志雇了一辆黄包车。黄包车一路狂奔把她拉到使馆区的六国饭店。暂脱危险后,郑毓秀故意误透要到天津的具体时间。利用时间差摆脱特务监视,第二天乘列车到天津,随后换乘去上海的英国船,脱身至上海。此事在北京引起了轰动。京中的各大报纸争相刊载郑毓秀失踪的消息,众说纷纭。有的竟然说:“她被秘密正法了。”


高歌挺进巴黎市

为避免随时都有可能丢失性命的危险,郑毓秀于1914年4月远赴法国留学,取法名苏梅。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秋季,在动荡的巴黎,郑毓秀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主修法律。次年夏,获得优秀等次成绩,成为中国女子在巴黎大学获此荣誉的第一人。随着1917年4月美国加入世界大战,在法国的两千多名中国各界爱国人士于是年6月在巴黎举办大规模聚会,就中国是否加入战团进行讨论。郑毓秀以学生会委员的身份在会上发表了力主中国参战加入协约国的演说。8月,中国政府对德绝交,参与世界大战。郑毓秀受在法学生之托“返回中国,告诉中国人欧洲的情况,以及他们该如何去协助赢得这场战争”。法国政府为表示对中国以行动支援协约国的感谢,特于郑毓秀出发前在巴黎大学大礼堂举行了包括法国政府官员、中国代表团在内的数千人盛会。郑毓秀作为参会的唯一女性,应要求以中国女性的立场进行了发言。她“详述协约国所捍卫的人类权利如何重要,这一点在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虽然中国是个相当年轻的共和国——其实只建国六年——不过,带领我们革命的力量,势必也会引导中国对抗自由与民主的敌人。能够与协约国并肩作战,我们深感荣幸”。11月底,郑毓秀开始从法国返回中国。因战火纷纷,历经四个多月,到1918年春,才辗转回到国内。就在她到家的前几个小时,其祖母已去世。因长时路途奔波,加上数日守孝,郑毓秀劳累过度,发了高烧。是年夏末,病愈之后,她奔走于广州、北京完成使命。


1918年11月11日,《康边停战协定》达成,持续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随即中国作为战胜国应邀出席在凡尔赛宫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以外交总长陆徵祥为团长,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祖为成员组成五人代表团。郑毓秀以南方政府(广州护法军政府)派遣妇女团委员的身份,“代表中国女性发声、协助中国媒体取得消息或传递讯息”,随团赴法参会。因陆徵祥身体不佳,到法后常住巴黎郊区的圣·克卢德医院,代表团许多时候在这里商讨工作。1月28日,巴黎和会“十人会议”上,驻美公使顾维钧代表中国团就中国收回山东主权问题的辩论获得胜利。然到4月底,“四人会”最终决定将德国原来在山东权利交给日本。这消息一传出便引起全中国人民的愤怒。国内民众以及在巴黎的爱国人士强烈要求拒签凡尔赛和约。6月27日,即签字的前一天,数百名爱国学生、华侨聚集在圣·克卢德医院花园,要求代表团明确拒签立场。当驻巴黎公使馆参赞、代表团秘书长岳昭燏从陆徵祥医院房间里出来到花园的时候,被人们围住,要他表态不会签字,否则便会杀死他。参加这场聚会的郑毓秀还用藏在外套袖子里假冒手枪的玫瑰枝抵住了岳昭燏,岳昭燏被吓得跑回房间。最后由顾维钧出面告之大家:“签字一事便亦不复存在,诸位可不必为此担忧。”聚会才自动解散。


巴黎和会结束后,郑毓秀随国际旅行团游历欧洲。她对欧洲国家的物质方面抑或精方面都十分推崇。1920年秋回到上海,受到了热烈欢迎,“各团体特开会,以示钦仰”。不久,郑毓秀受四川省省长杨庶堪的邀请,赴重庆访问。在演讲及座谈中,皆大力提倡中国女性应到欧洲留学,以便日后更好地服务于祖国的主张。乃至1920年12月赴法国继续学业时,已有二十余个重庆女学生跟随她一同到法国留学。这批学生中部分后来成为重庆的著名女性。如有一位是大型产科医院的医师,有两位是法官,甚至还有一位成为纺织业的领军人物。


法律界女巨星

1925年夏,郑毓秀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法学女博士,由此声名鹊起,人称“郑博士”。1926年,郑毓秀回国后拒绝了去北洋政府法务部工作的邀请。与此同时,早她一年回国的学弟巴黎大学法学博士魏道明建议两人在上海合办律师事务所。因当时中国律师资格的授予是根据北洋政府出台的《律师暂行章程》执行。该章程规定只有中华民国国民、年满20岁的男性才有出任律师的资格。郑毓秀欲获中国律师资格受阻后,却先后获得了公共租界区混合法庭律师执照、法国租界区律师执照。随后,与魏道明在法租界开办了“魏郑律师事务所”。郑毓秀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律师。同年7月,广东国民革命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以蒋介石为总司令北上讨伐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军阀,以建立统一的中华民国。次年春,北伐军占领上海后,因郑毓秀不只“是知名的革命家与律师,更因为是争取中国妇女权利的女性代表”,国民革命政府请其出任上海临时法院院长。郑毓秀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地方法官。7月16日至18日,郑毓秀与何应钦、白崇禧、李宗仁、郭泰祺之夫人发起上海妇女“慰劳北伐前敌兵士会”,连续三日在徐家汇南洋大学举行游艺会以募集捐款。同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8月,郑毓秀与时任南京政府司法部次长魏道明结婚,郑毓秀被选为江苏省政务委员。次年9月,南京政府欲任命郑毓秀为驻法大使,但因其不想离开温馨的家庭及其母亲的坚决反对,便未成行。11月,南京政府召开第一届立法院(类似美国国会)院会,郑毓秀与宋美龄成为全院仅有的两名女性立法委员。郑毓秀还参加了民法编纂,成为五人民法编纂委员之一。历经3年,1931年南京政府正式颁布“民法”。在这部国家正式的法律中,中国女性获得平等公民权、产权、政治权的保障,这与郑毓秀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郑毓秀夫妇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友人


民法编纂工作完毕之后,郑毓秀兼任上海法政学院院长,任期7年之久。其间,1933年1月,监察委员高友唐弹劾她在临时法院院长任内贪污舞弊,舆论一片哗然。郑毓秀以养病为由,辞去各种公职,缺席审判,离沪赴法。两年后,得知法院已判与己无关,便回国且继续担任上海法政学院院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全民族抗战。此前,因魏道明升任南京特别市市长,举家迁于南京定居。但在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郑毓秀仍留在上海积极参加抗战活动。作为上海法政学院院长,郑毓秀提议把已闲置的上海法政学院改为战时医院,并“负责的是组织志工、发起募款活动、提出有利居民福祉的计划”。


1942年,魏道明接替胡适成为驻美大使。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郑毓秀随夫赴美开展外交活动争取援助。郑毓秀在美国多次进行公开演讲,特别介绍中国的民情以及抗战的决心。她在为中国民众恳切呼吁援助的同时,将她个人讲演的报酬慷慨捐助给了盟国的民众福利团体。郑毓秀真挚大方的态度、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使其在美国的社交界中赢得“最平民化的大使夫人”誉称。1943年,郑毓秀以驻美大使夫人身份陪同宋美龄访美,被罗斯福总统夫人称赞:“具有政治头脑,不同于历任中国大使夫人。”郑毓秀做出的种种努力,使魏道明的外交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1946年,魏道明卸任驻美大使,次年为首任台湾省主席。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魏道明、郑毓秀夫妇则转至巴西经商。经商失败后,1953年,两人几经周折回到台湾。次年,郑毓秀查出左臂患癌,赴美就医,遂截肢,1959年客死美国洛杉矶。魏道明陪伴郑毓秀度过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返回台湾后,先后任台湾“外交部”顾问、驻日“大使”“外交次长”,80岁时病逝于巴西。

文章感恩的句子经典语录张爱玲语录经典语录村上春树经典语录小王子经典语录《文史天地》第262期

【作者系贵州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封礼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内容


点击八字命理六爻,查看更多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文史天地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人物春秋】郑毓秀:民国鼎革之变中的女翘楚发布于2021-05-07 10:3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