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汪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现场

 

家乡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上海市纪念汪道涵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许光友

 

今天(注:2015年3月27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代表家乡65万人民,参加纪念汪道涵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表达家乡人民的无尽思念,激励我们实践汪老遗愿、建设美好家乡。

汪道涵同志是从江淮大地走出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明光人民的骄傲和荣耀。

他坚定信仰,带动和发展了一大批进步青年投身革命

汪老19153月出生在明光,那里有他少年时期的小伙伴,有他熟悉的青石板街巷。他14岁在明光中学就读,之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南大学附中,1932年考入交通大学物理系。中学时期,他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运动。1934年汪老回到家乡,组织进步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真理,成立“二三读书社”,有组织地进行革命宣传活动。1937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汪道涵再一次组织青年学生,成立“明光抗日救亡青年战时服务团”和“抗日救亡剧团”,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肆意破坏和干涉阻挠,自编自导《凤凰城》、《迷途的羔羊》等抗日剧目在街头演出,带领剧组深入广大农村,向农民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他还创办了《抗战日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同年8月,成立了明光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明光临时支部,秘密发展新党员,汪道涵任支部书记。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凭着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对革命的追求,193710月,汪老和他父亲一道率全家亲友28人,冒着生命危险和重重困难,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一大批进步青年和仁人志士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出生入死,开辟和发展了皖东重要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1939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汪道涵以嘉山县自来桥为中心,组织发动民众,发展抗日武装,开辟津浦路东根据地。19403月,成立明光历史上最早的由共产党领导的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并担任首任县长。抗战时期的皖东大地,留下了他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半塔保卫战”、“白沙王狙击战”、“平息暴乱”、“智锄奸细”、“攻打徐家岗”、“火烧宋家岗”、“拔除太平集日伪据点”、“击毙日军伍长梅田”、“保卫秋收”等等,一场场战斗历历在目,至今在当地还广为流传。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面对日伪的封锁和包围,他先后在日伪军控制的津浦铁路沿线,建立多个区乡政权,积极开展建立政权和保卫政权的斗争。根据地经济极端困难,他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共度难关。他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与国民党的来安、嘉山、盱眙县长见面会谈,最大限度地扩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伪军及其家属亲友中,反复做宣传教育工作,他们中有的为新四军传递情报、购买军需,还有的带枪支弹药向新四军投诚。他置生死于度外,只身与国民党顽固派嘉山县县长谈判,谈判决裂遭缴枪扣押,即便在得知准备被处死时,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后经周旋,转危为安。抗战时期的汪道涵,在皖东大地上建立根据地,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点燃熊熊抗日烽火,为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今天,家乡人民为纪念汪老,在他曾战斗过的革命老区自来桥,建起了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

 

 

许光友在座谈会上发言

 

他情系家乡,关心和支持明光的建设与发展

家乡人民永远铭记,汪老对明光经济建设的关心支持,从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帮助。19834月,汪老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嘉山县和上海青浦县成功签订经济协作协议,家乡先后兴办了铸石厂、服装厂、腐乳厂等一批企业。他还鼓励支持家乡开发利用好资源,随之农产品、矿产资源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凹凸棒粘土更是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大市场。至九十年代,明光工业异军突起,成就了在皖东地区的辉煌,促使1994年嘉山县成功“撤县建市”,汪老功不可没。他还欣然为明光建设《画册》题字,激励我们“建设明光,造福人民”。

汪道涵父子为家乡修志一事被传为佳话。1959年嘉山县委修志,致函请汪老及其父亲汪雨相老先生给予帮助。81岁的汪雨相老先生那时已不能动笔,汪老就抽出晚上时间,对父亲早年编纂的《嘉山县志》手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整理与修改,历时2年,将整理修定的极其珍贵的18卷约40万字的《嘉山县志》赠送给了家乡。此后,他还抽空撰写了《关于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始末》、《忆1940年~1942年嘉山县政府几项主要工作》、《路东政权工作琐记》等,这些重要的历史文献,为家乡修志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这是他们父子对家乡历史文化建设的独特贡献。

千古桑梓地,终生不了情。汪老在晚年,越发思念故乡山水,眷顾家乡人民。他先后为母校嘉山中学设立奖学基金,为留守儿童提供帮扶基金,为在他亲手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自来桥,新建了一所“济丰希望小学”,并亲自题写了校名。他还委托家人替他到这块魂牵梦绕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为家乡的变化而高兴。20071月,汪老的次子汪致重先生被明光市人民政府聘为顾问。近些年,汪致重先生一直承续着汪老的遗愿,先后数次来明光省亲考察,为明光发展牵线搭桥,支持家乡发展。

他精永存,激励和鼓舞着我们为建设美好新明光不懈努力

缅怀过去,是为开拓未来。我们因汪老是明光人,而倍感光荣和自豪,备受激励和鼓舞。

明光是安徽省6个县级市之一,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诞生地,属南京1小时都市圈、上海4小时城市带和长三角经济区腹地,北枕淮河,南眺长江,津浦铁路、沪宁洛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生态优美、区位优越。

一直以来,家乡人民牢记汪老“建设明光、造福人民”的谆谆教诲,并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家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城区由原来的几条小街巷,已发展成32平方公里、23万人口的新兴工贸旅游城市,小城山清水秀,宜居、宜业、宜游。

当前,65万明光人民正豪情满怀,弘扬您的革命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要求,主动引领新常态,聚焦聚力新发展,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纳入皖北发展、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机遇,着力发挥资源、区位、人文、生态等优势,倾力打造“南京北郊的滨湖花园度假城,城乡一体的山水田园生态市”,大力推进人口、土地、项目“三集中”和城乡、产城、空间“一体化”,努力建设生态秀美、经济强好、城乡靓新、政治清明、社会阳光的“美好新明光”。

汪老先生,您是家乡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是激励我们永远向前的精神动力,家乡人民永远怀念您!

 

 

【作者简介】许光友,时任中共明光市委书记、明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本文选自《人文明光》总第三期,即2015年第一期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人物春秋:家乡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许光友发布于2021-05-07 11: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