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进补,须讲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应用中药进补,养生抗衰尤为关注。正确的进补能够增强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和抗病能力,对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及年老体弱者,能缩短病程,减轻病痛,加速痊愈,对抗复发。那么在进补中应当注意什么呢?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自然界之间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疾病就会随之而至。中医中药治疗正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以及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为指导,利用中药的不同性状(四气、五味)作用于人体来调整这种不平衡的阴阳关系,以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人的体质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肿瘤病人进补要因人、因时制宜,讲究个体化,不能一概而论,盲目进补就可能适得其反。


因人制宜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体质状态和疾病证候,分清虚证或实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若属于虚证,也需辨明是属于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或阴虚证。气虚就应该用补气中药,血虚用补血药,阴虚用补阴药,阳虚用补阳药,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人体的健康。如果阴虚者用了补阳药,而阳虚者用了补阴药,恰似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所以,选择补品时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补品,以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



因时制宜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结合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补品。四时气候的变化,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均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一定影响;因而在不同季节,要根据体质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进补药品的品种和剂量。



持续进补,适量适度

中药进补属于“慢功”,在针对自身体质类型,选择合适补品的同时,还要注意进补要适量,并持续一段时间,方能见效,一定避免暴饮暴食。



顾护脾胃

脾胃功能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对补品补药的吸收利用,还决定着对基本饮食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因此在食补和药补的过程当中要十分注意保护好脾胃。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了“胃喜为补”的原则,要求补品和补药的选择应适合进补者的口味,吃下去感觉舒服就是“胃喜”,原则上讲对进补者是有益的,反之就叫做“胃恶”,对脾胃是没有好处的。



(源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微信公共平台,撰稿人孙红,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主任,转载请注明)



回复【订阅】更多了解我们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医学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医进补,须讲究发布于2021-05-10 20:13: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