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文化: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行业评论类自媒体!

来源丨中国人口报

作者丨司富春 高燕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方证信号传导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中医方证信号传导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中医药大学计划财务处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2017B1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征集丨中医药行业热点评论及深度稿,投稿微信:中医养身,中医典籍,中医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医药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蕴含的精髓,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将成为促进健康科技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强劲动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研究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为中医药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在疾病诊断方面,目前应用大数据技术可监测人群健康数据信息、把握疾病预防的趋势、挖掘疾病预防的隐性知识。在中医科研方面,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疾病证候特征、研究疾病证候和治疗方药规律、研究疾病发生和演变规律,通过对疾病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遗传学等数据挖掘,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在中医临床治疗方面,根据对临床病例数据信息的分析,寻找疾病治疗的特点及规律,应用临床医疗科研信息的共享系统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预处理。通过对电子处方及医药文献等数据的挖掘分析,完成方药的剂量和组成在临证时的最佳效果组合,使方药的使用更加精准化。在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方面,应用大数据分析了解群众的健康情况,用于指导公共卫生决策并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在产业发展方面,应用大数据帮助大健康产业更好地优化产能结构和布局,合理实现资源配置。不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于数据的规范性要求较高,如何规范中医药数据成为中医药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创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中医药科技创新已经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在中医药理论创新研究、中医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中医药基础研究、中医药适宜技术研发、中医国医经方研究、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以促进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中医经典传承,促进中医药理论创新


第一,加快实现中医古今医案和文献资料的数据化,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古今名医名家的医案和古今文献进行收集和归纳,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病证分类、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等进行客观系统全面的总结,探寻中医药学术规律,创新发展中医药学术理论。


第二,应用和发展好经典名方,以辨证论治的思维进行研究实践,科学合理地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一步探究现代临床适应症及其机理,让经典名方不仅为健康中国助力,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而且为全球贡献“中国处方”。


第三,加强中医经典理论传承,深入挖掘中医原创思维,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深入开展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实现名老中医治疗疑难病临证经验的数据化,挖掘出其中的规律联系,构建中医药信息网络,形成系统理论框架。如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将分散的名老中医临证经验进行规范化整理,建立“病—证—法—方—药”数据库,深入开展中医经典传承研究。


加强中医医疗器械创新,助力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


第一,政府部门要把加强中医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纳入中医发展规划,支持中医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企业培训等。加快推进建立中医医疗器械专业孵化器,加速优秀中医医疗器械企业和产品的培育,推进中医医疗器械在养老、康复、体检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增强中医医疗器械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中医医疗器械服务范围。围绕服务中医临床,加快开发既精细准确又使用方便的新型智能化脉诊仪、舌诊仪、经穴诊断仪、人体功能状态诊断仪、红外热像检测设备、灸疗设备、中医治疗特色疾病的治疗前精准评估设备、中医疗效可视化设备、中医康复器具和睡眠促进设备等中医医疗器械;围绕服务家庭,开发便于操作、适于家庭或个人使用的中医检测与监测设备,尤其要结合老年人康复与护理需要,研发老年病康复的中医智能康复器具、中医医疗服务机器人及相关辅助器械等。


第三,加强现代医学影像学与传统中医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医影像诊疗创新技术的研发、标准制定、临床应用研究,同时应用现代影像学技术对中医药基础理论、原理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科学诠释,为中医药诊疗提供可视化证据,推动中医学创新发展。


加强中医药学术国际交流,促进中医药基础研究创新


第一,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要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水平,运用国际前沿技术和创新方法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加强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鼓励科研人员、教师、研究生等走出去,多参加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及时了解国际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瞄准学术前沿,学习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中医药创新性研究。


第二,广拓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途径。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在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理论内涵、重大疾病防治、针灸中药新药研制等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鼓励高校紧跟国际学科前沿,就具体的研究项目与国际知名实验室、研究机构开展多方面国际科技合作。


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研发,促进中医药在应用中创新


第一,深入挖掘整理中医药原创适宜技术和方法,制定标准规范,加强宣传推广,助力健康中国行动,提升国民健康素养。


第二,大力发掘中医药治未病、慢性病管理、康复、养生保健类适宜技术,由权威部门定期组织专家遴选新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加以推广和应用。


第三,充分借鉴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技术,加强分别针对一般人群和儿童、妇女、老年人等特定群体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研发,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手段,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内容和形式。


第四,加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肩周炎、痛经、腰肌劳损等常见病、慢性病的适宜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以满足不三命通会巫咸撮要群的健康需求。


加强中医治疗难治性疾病研究,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第一,中医在治疗难治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国医经方对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有奇效,要加强研究,总结国医经方治疗难治性疾病的证治规律,揭示其科学内涵,进一步研究创新方药,优化诊治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第二,将中医国医经方研究纳入国家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计划中,加强对国医经方研究的科研立项和财政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对中医国医经方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慢性病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加强以经典方剂为基础的院内制剂、特色技术、中成药及新药的研发,促进开展国医经方中成药大品种临床循证研究,探索适合中医国医经方特点的临床评价方法,充分发挥国医经方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建立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难治性疾病临床大数据中心,运用信息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循证医学方法系统汇聚相关疾病或病证古今文献和临床病例,总结病症治疗规律、诊疗技术、用药特点、核心方药以及临床疗效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加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拓宽健康服务领域


第一,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中医药产业发展理念,提高产品竞争力。中医药企业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具有的预防、治疗、康复、养生保健等特色优势,全链条开发覆盖人们生命全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推进中医药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一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新业态,又拓宽服务领域,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第二,借鉴国外中医药研究和产业发展经验,把经典名方作为中药创新的一个切入点,寻找一些关键技术突破点,以产品为头,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联盟为载体,广泛应用数字化、自动化、指纹图谱等技术,对经典名方开展创新和二次开发。


第三,加强企业对民间祖传秘方的挖掘和研究。民间秘方要结合现代科技进一步研发,从传统秘方中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药,这既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又能使更多患者受益。


第四,加强中医药科研院校与中医药企业的产学研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临床转化和应用。要以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快速临床应用转化为目标,加强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协同创新以及研究资源的整合共享,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资源及产业化发展的深度整合,助力新药研发。

长安关注中华中医药文化视频号
更多精彩等待你的发现

延伸阅读


· 救救中医国医经方传承!两会代表郑重呼吁!

· 唤醒“沉睡”的中药经典名方:从“方”变“药”需迈过多少坎?

· 国家药监局:简化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注册审批

· 《清肺排毒中草药图》正式发布!在抗击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医药首次成规· 模入画

· 国家宣布清肺排毒汤就是特效药,那些把瑞德西韦吹上天的媒体怎么没动静了?

  
微博:中医养生中医药命理   中医养生:中医养身,中医典籍,中医

↙ 八字命理学六爻 了解我们丨关注可留言,喜欢请点亮 转发 ↘

中医养生,中医,中医药,命理中华中医药文化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健康中国视域下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发布于2021-05-24 13:40: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