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医科学院 曹东义丨投稿微信:中医养身,中医典籍,中医

最近看到王明华先生一篇文章,他说,中医很好,但是中医很乱。他问我这是为什么?


咋一看一听,确乎有这样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很严重。仔细一想,又觉得这个看法、提问题的方法值得商榷,到底中医为什么看上去很乱,乱在哪里,能不能静下来达成共识?


看上去很有规矩的西医,他们是否存在内乱?他们看上去很统一的认识,真的没问题吗?


其实,西医也很乱,正因为容乱,所以就找到一个解决乱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总有权威专家出来说话,一般人都默不作声,就把这个人当作发言人。某个发言人,经常发言,就有了经验,不至于嘈杂,可以避免很多争论,有的时候不许愿,不夸大,却可以赢得人们尊重。

这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这是因为他真诚,告诉你“目前没有特效药”,医院里“一床难求”很紧张,可是很多人就是想尽办法,必须挤进来,以为进了医院就进了保险箱,回了家就怕“炎症因子呼吸爆发”,来不及送医院,必须在医院里住着才安全。


看上去很靠谱的专家观点,也经常变;说“很少人传人”时,大家就放松了防护警惕;说外国药很快就会有结果,大家就欢欣鼓舞;说疫苗可以期待,然后就好像马上就有了依靠;说双黄连实验室证实可以抗新冠病毒,就去排大队疯抢;说呼吸机把痰吹到深部,加重病情大家就一片责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天期待专家出说法,不听专家说法睡不着觉。跟着说法经常盲动的人,大有人在,也很乱。


很多人不了解,西医专家古今中外很多,为了解决混乱,就采取“专家共识”,推出“诊疗指南”;然后,大家一起努力推广这些指南;不好用了,然后经常修改“指南”;大家再按照修改的“指南”,去再次推广。


这就如同愚公移山那样挖山不止,即使治疗错了,也有话说:“这是世界通行的《诊疗指南》!目前医学就发展到了这个水平,不理想,没办法,我尽力了。”业内人都知,医学指南基本上都是欧美定的,中国的指南,只是翻译成汉语就可以了,不需要自己再高一套。


而且,《指南》里边,没有中医,也没有中药,也没有针灸、按摩、拔罐子,更没有气功,推广的都是西药;西药也基本上,或者90%以上都是欧美发明的,我国大部分西药是仿制药。


并且,我们使用欧美西化制药的过程之中,如果有什么经验体会,所有的医学科研人员,第一个想到的是把论文投到国外去,发表在欧美的杂志上,可以在获奖、晋升等诸多方面获得优先资格。


由此可见,西医的不乱,是有一些列的规矩、规范:诊治疾病看《指南》,用药追求进口,发论文求国外,一系列的导向,是一整套的方法。并且,与之配套的是,在医学教育、科普宣传、事迹报道、医保保障、法规要求,都是这样清一色的学习西方,所以不乱。


其实,在学术原理上,西医是比较乱的,比如,都是一样的微生物导致的疾病,发生在肠道叫肠炎(比如港2003年淘大花园的SARS),在肺部就叫肺炎(大陆的非典),病理过程基本一样,治疗手段也基本一样,但是疾病名称不一样。

另外,一个老人如果在某个分科很细的大医院,从头到脚查一遍,可能他(她)全身从上到下都有毛病,多个脏器不达标,三高全有,血液粘稠、骨质疏松。这样一来,有了科学检查的数据做依据,每位临床医生可以按照《指南》,“很有科学依据”地开出三五种化学药品来。但是,它们加在一起就麻烦了,就容易出现“医源性疾病”。所以,需要全科大夫,全科大夫水平不够的时候,就采取会诊、再会诊。


老年病人,每人手里一把药,吃着吃着又不舒服了,就需要继续在医学丛林之间,去反复挂号、会诊,这个看似不乱的模式,把医院的大楼越盖越高,医疗费用越来越多,形成了世界性的难题:


慢病高发难治、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


因此说,西医的不乱,在你看不懂的里边。中医的混乱,是在每临大事“乱发言”,缺乏权威,也不怕权威。


这也是一个传统,比如治疗传染病,张仲景就不怕《内经》,也敢于拆散《汤液经》,尽管他后来被尊为“医圣”,但是并不是说他善于“循规蹈矩”。


金元时期,明清时代,都有敢于和张仲景叫板的医学家。如今,也有不少人认为经典毛病不少,在很多方面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一份。当然,中医的乱,基本上都是表面上的乱,说说而已,很少有人敢于写出来,出本书,亮一亮。因为,最难的是“立言”。


真正敢说《内经》不对、张仲景有错、历代医家如何不好的人,基本上都属于“离经叛道”。一般的结果,他们的观点传承不下去,或者就成了反面典型、批判材料,比如余云岫的《灵素商兑》,以及某些人的“废医存药”、“废医验药”之类,大多都是中医励志奋进的养料,而不是“姜太公在此,来人后退”的“石敢当”。


你不信,走着瞧。


在这次新冠肺炎瘟疫之中,所有的个人见解,新的技术、方药、经验、理论阐述等等,事后都需要“秋后算账”,被中医界的“后来人”清算一把。


中医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可不是随意发几篇文章就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是为了晋职称、评个奖,就可以言“医道已了,不过如此。”


中医是历久弥新的学问,必须像邓铁涛先生所说的:“根基牢固,才能千年不倒”。


谁敢说自己“千年不倒”?这是真正的自信。


中医表面的乱,不用大家太在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风平浪静,中医永远是推而不倒,摧而不垮的那个中医。


只要你真心学习,就一定会像武汉市第一医院妇产科曹丽蓉副主任那样,一旦自己身患新冠肺炎之后,可以用中医药知识来自救,十天痊愈,重回战场。


中医是个宝,表面很乱,内里博大精深,很有章法。灵活运用,受益无穷。

媒体纷纷盛赞:中医药是抗疫功臣,作用不可替代!
记住!从SARS到新冠,中医发挥巨大作用!
中医穿不科学的外衣,却包含着科学的内核!

转发出去,为中医点赞!

  

欢迎关注:中华中医药文化   入群请加微信:中医养身,中医典籍,中医

↙ 八字命理六爻 更精彩丨关注可留言,喜欢点亮 转发 

中医养生,中医,中医药,命理中华中医药文化


延伸阅读(中医理论中医学理论、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医乱在表面,西医乱在内里!发布于2021-05-24 14:52: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