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仅是对人的年龄,就有许多不同称谓,而对不同人的不同年龄,又有不同的称谓,且大多都有历史上的典史出处,一直沿传至今,蔚为大观。

赤子:初生的婴儿。

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颜师古注:“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髮,其色赤。”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后汉书·桓郁传》曰:“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二三岁的幼儿。

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龆龀:儿童换齿。

《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陶潜《桃花源记》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曰:“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

《礼记·内则》曰:“拂髦,总角。” 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 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白首无成。”

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束发:男子十五岁。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破瓜:谓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三十岁。

举例:《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四十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知命:五十岁。

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艾:五十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耳顺:六十岁。

语出《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花甲:六十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

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为短歌,对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七十岁。

语出: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耋:七十至八十岁。

《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耄:八十至九十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一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转载:hb_mzg360图书馆)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在线查询,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序, 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汉字故事,汉字的演变过程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细说中华传统文化中年龄的称谓发布于2021-07-10 16:0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