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史上的不朽名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字的形体演变,可以探索汉字的本源意义,探寻古人造字的秘。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汉字的演变历程透视中国文化的历程,阐述《说文解字》的集大成意义。

《说文解字》这部我国语言史上的不朽名著,是东汉许慎著。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的书名许慎这样解释: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结实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说文解字》在流传过程中的出现了各种版本,一部古书能保留下的不容。原书作于100年到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历来有关《说文解字》的版本可谓汗牛充栋。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的以陈昌治刻本为底本,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遵循“存真可靠,方便实用”的校订原则,在每个小篆字形下一次排列出甲骨文金文、简帛文、货币文、石刻等材料中能够反映该单位汉字演进序列的有代表性的字形,并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今音,便于使用者比较研究。同时附有部首笔画检字表和音序检字表,便于读者检索使用。



许慎所以做《说文》,是与两汉的政治思想学术风尚分不开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灭经书,涤除旧典,又严禁私人藏书,规定了“挟书之律”。到了西汉初年,惠帝废除“挟书之律”。文景以后,渐开羡书之路,并有意识地搜求旧典、发掘古籍。武帝更提出“罢黜百官,独尊儒术”。为了解释经书,古文家和今文家互相排挤。许慎站在古文家的立场著《说文》。从《说文解字》可以看到了汉字的发展有形变和势变。形变即字形有了改变;势变即书写的笔画有了变化。形变如金文跟六国古文相差很远,小篆跟金文相比又有了很大变化。篆书是圆笔居多,小篆已有点变化,隶书变化很大,把圆笔改成方笔。如“大”“日”,字形由圆的变成方块。这种发展一方面由繁复趋于约易,简单化,如由大篆、籀文到小篆;另一方面又可看到由单体变为合体,加上不同偏旁则成为形声字。书写上由繁复趋于约易,字的繁衍上由形以表义向表音方向发展。最早先有图画代表形象,作为文字把图画简化而成为象形字。还有指事,《说文》举“上”“下”为例,因为无物可象,所以有指事。又有会意,会意一般是合体的,如“相”,是由两个独体合成的会意。此法还是有时而穷的,遂向表音方向发展,因此有了形声。又有转注、假借,合前几种为六书。转注,《说文.叙》讲“建类一首,……考老是也”。前人有各种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相对准确的是刘台拱的讲法:“从一义生数字谓之转注,以一字摄数义谓之假借;随音立字,谓之转注,依音记字谓之假借。”戴震、段玉裁讲转注是互训,非也,互训不是文字孳乳的方法。假借以不造字立字,同音假借,拿一个字代表两个不同的语词。转注是表音的,假借更是表音的,因此我是形以表义向表音方向发展。



在序言里,许慎追溯了从文字起源到东汉默契的发展演变历程,阐述了造字、用字的基本法则,对当时的诸多社会文字现象中的迷雾与混乱提出批评,并对自己的文字观念及撰述《说文》的用意做了明确的阐发。《说文解字》保留了“三代五经文字”,这些文字在秦朝时被毁坏,然而《说文解字》把这些重要的材料保存了下来,正是它的功劳,我们今天才能见到“六义”造字法则,并《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做了全面的、权威性的解释。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说文》是第一部从字形分析入手,审音辨义,考究资源,具有“六书”理论体系的字典,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文字学,在源远流长的汉语字书发展史和语言文字史上堪称一部化时代的字书或字典,它被人称是“语言文字学的经典”和“小学之典”,它的学术地位和实用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中国的字典编纂史上成为辉映千古、泽被后世具有开创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






《说文解字》探索字的本源意义,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另外当我们追寻字的原始意义,探索古人造字之始的原始意图时,我们就会感到一种陌生化地新奇效果,原因是我们被日前所习惯的字的引申义遮蔽了感受的新鲜,字只成了一个表达意思的符号,我们不去推寻远古人类造字的巧妙。比如“海”字,我们就只是知它是形声字,它代表的就是大海的海。却有人如此分析:“海”字是一个形声兼会意的字,从水,每字声,同时这个字有形象地告诉我们,纵然汹涌澎湃、浩瀚无边,但是它也是由每一滴水组成的。“海”字的字形,使得我们想到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伟大哲理,想到荀子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千古名言。但我们看到这样的分析时,我们就感受到了平时自己对于汉字的习惯性漠视。




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我们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的阶梯。文章一开始就从文字的起源说起:“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以垂宪象。”其实这段话并不是许慎的个人见解,《易.系辞下》中就有现类似的表达,甚至表达方式都比较接近。这说明了文字的起源和产生的两个阶段:庖羲氏作八卦意味着书写符号及符号观念的诞生,这可以被看作是文字出现的萌芽,而书契取代结绳,则是文字的正式产生。符号和文字是怎么形成的呢?《周易》的解释大致相同。而春秋以下,“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国家分裂,诸侯割据,礼崩乐坏,政治上变乱古法,导致了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混乱,“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情形也就在这时候出现。到了秦始皇兼并天下,国家的一统带来了对文字的规范,但由于他们只是改了与秦朝的文字不一样的,在许慎看来,则是“古文由此绝矣”的祸首。西汉时期,政治的统一和强大带来了文字和文字学的迅速发展。




到了王莽篡权,发动了一场意外的政治的文学与学术之争。这场争论的延续甚至贯穿了整个东汉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一番改订下来,“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左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在许慎看来,那些保存下来的经典才是古文字及传统文化的正脉。这里有古文传统谙昧不彰与政治纲纪失序之间相伴生的关系,礼乐的崩坏与王纲的废弛是一对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因素,共同导致社会的衰变:而反过来,社会政治清明的时候,古文传统也往往受到很好的尊重和延续,并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规范形成良性的互动。




《说文》包括各种含义的字的解释,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如《说文》“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根据《说文》的说解,可以肯定在夏代已有“车”这种交通工具。又如“姓”字从“女”和诸如“姜”、“姬”、“姚”等一系列从“女”旁的姓,可以窥测到古代母系社会的痕迹。很多部的字由此可见,反映了崇拜鬼神和恐惧鬼神的心理。鬼文化是原始先民对自然界及自身的现象从困惑到恐惧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并逐渐演变、积淀为一种全社会的文化传统。原始先民产生鬼魂观念并对之虔诚侍奉,乃是基于对鬼魂与人的神秘关系的认识,古人将鬼分为“善鬼”和“恶鬼”,“恶鬼”应该是先民观念世界中较早出现的鬼类。《说文》反映了古代的一些历史情况和各种知识,有助于我们博古通今。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在线查询,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序, 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汉字的故事,汉字的演变过程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学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说文解字》文字的历史意义发布于2021-07-10 17:09: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