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学成语


这几天我们要讲的成语都是围绕着晋国和楚国的“城濮之战”展开的。之前我们学习了“退避三舍”(点击回看),今天新愉跟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再学习两个跟“城濮之战”相关的成语——“竭泽而渔”“兵不厌诈”。

 


【含义】

竭泽而渔是什么意思呢?

 

竭泽而渔(读音是jiézé ér yú),意思是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来捕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是个贬义词。

 

兵不厌诈是什么意思呢?

 

兵不厌诈(拼音是bīngbú yàn zhà),意思是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作战。


【故事】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今山东省菏泽市鄄(Juàn)城西南)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楚兵多,我兵少,这一仗该怎样打才能取胜呢?”狐偃回答说:“我听说善于打仗的人,不厌欺诈。你就用欺诈的办法对付楚军好了。”

晋文公又去征求另一个大臣雍季的意见,并把狐偃的话告诉了他。雍季不大赞成这样做,就打了个比喻说:把池塘里的水弄干了才捉鱼,那还有捉不到的?但到明年就没鱼可捉了;把山上的树林烧光了再去打猎,那还有打不到的?但到明年就将会没有野兽可打了。欺诈的办法虽然可以偶尔用一下,但以后就不能再用,这不是长远之计啊!

不过当时也想不出更好地制胜楚军的办法,晋文公还是采用了狐偃的计谋,假借遵守自己流亡时向楚庄王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之名,连续三次后撤,以避其锋芒,为自己选择了有利的时机和歼敌的地形;而楚军呢?见晋军一退再退,误以为晋文公胆怯,不敢与之交战,就紧逼不舍,结果被晋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看来,做人眼光还是要放长远一些。

【出处】

这两个成语分别出自哪里呢?

 

竭泽而渔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义赏》,原文如下: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sǒu)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翻译过来就是:

把池塘弄干了来捕鱼,怎能不获得鱼?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把沼泽地烧光了来打猎,怎能不获得野兽?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之计。

 

 

兵不厌诈成语出自《韩非·难一》,原文如下:

 “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翻译过来就是:

我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君王你就只管使用欺诈就可。


【延伸】

1.竭泽而渔相关

 句:水质污染,水位急速下降,空气能见度降低,我们若再不改变原来的竭泽而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做法,那摆在我们面前就只有山穷水尽这一条路了。

同义词:杀鸡取卵焚林而猎饮鸩止渴剜肉补疮

反义词: 从长计议

 

2.兵不厌诈相关

 句:诩曰:兵不厌诈,可伪许之;然后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

同义词:兵不厌权

反义词:先礼后兵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空城计就是兵不厌诈的最佳诠释


 

优秀的你,学会了吗?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成语小故事】13.竭泽而渔&14.兵不厌诈发布于2024-03-06 15:36: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