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几段讲,鲲鹏志存高远,扶摇直上九万里,空中飞行六个月迁徙到南极之海的天池。

这个事很快在“动物界”传开了,坊间的各种议论就出来了,最典型的是蝉和小鸟对这事的谈论。

(图片来自于360图片)

【蜩(tiao)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fang)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这段应该也是庄子引自《齐谐》这本书,《齐谐》这本专门记录怪异之事的书,有点类似于动物世界,或用动物的语言来喻人。

蜩,是蝉。

学鸠,应为今天的斑鸠,属于鸟类。

蝉和小鸟讥笑大鹏:我们一纵身瞬间就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就停下来,有时飞不高,飞不到树梢,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非要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

沈善增先生,强调其中的三个字,非常生动。决,有冲破之意,引申为“疾速”,但这里不是说蝉和小鸟飞的快,而是说一下子冲出去瞬间的动态,相对于鹏“去以六月”而言;抢,有“撞”的意思,是说飞上榆树、枋树时那种急促而又勉强的样子;控,引申为顿挫,看上去适时合度的落地,好像很稳妥,却也透出了内心的紧张,有失度危险,才会去控。

看完蝉和小鸟对大鹏的这段议论,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身边很多人也可能就是这么议论你的,或者你就是这么议论别人的。

对着这样的评论,庄子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是引出他关于“大小之辨”的思想,一是庄子的大小之辩。

(图片来自于360图片)

【适莽苍者,三飡(can)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ong)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这句比较容理解,庄子对蝉和小鸟的议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到郊外去,准备路上吃的三顿饭,回到家肚子还是饱的;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就要隔夜捣米准备路上吃的干粮;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那可得花三个月的时间来积聚粮食;那两只小动物又知什么呢?

这是庄子用远行与积粮的关系来引出后文的议论,以大鹏的志存高远,来反衬两只小虫的自满与苟且。

(图片来自于360图片)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hui)蛄(gu)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chun)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知,不完全是知识,我认为理解为认知,既包含知识,也包含了见识与认识事物的能力。

认知层次低的比不上认知层次高的,然后从“小知”与“大知”的关系过渡到“小年”与“大年”。

怎么知道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呢?

庄子给出了定义:朝菌这种生命期不过一天的菌类植物,不会明白什么晦朔,即一个月时光是什么样子;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明白一年的时光是什么概念,这些都属于小年。楚国南方有一颗冥灵树,以五百年为春季,五百年为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大椿树,以八千年为春季,八千年为秋季,这些属于大年。彭祖活了八百岁,到现在还以长寿而知名,相比之下,一般人不会觉得悲哀吗?

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但我们总是用自己的认知来判断、评论别人的事。《孔子家语》中有一个“三季人”的故事,说子路与一个人在院子争论一年有几季,那人坚持说有三季,子路争论说有四季,孔子出来,他们让孔子评理,孔子说有三季,那人走后,子路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为什么说三季,孔子说,一看就知道那人是三季人,没有经历过冬季,你又何必跟他争论呢!

陈胜吴广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对于有境界高的人而言,对于只存高远的大鹏而言,怎么会去在意蝉与小鸟的议论呢!

所以,各安其性才是每个人、每个组织要遵循的法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把事情做好。

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把自己的优点、长处发挥到极致,才能人尽其才;把物之本性用到极致,比如包装就让他发挥包装的价值,广告就让他充分发挥出广告应该有的作用。

孙子兵法》其核心思想在于“识众寡之用”,即把组织现有资源发挥到极致。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者,孙子兵法全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走进庄子(4):莫用自己的认知判断别人的事发布于2021-07-01 12:02: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