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众的野心,就是慈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什么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无缘大慈”,就是对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人,你仍然非常慈悲。当然,这个缘,比亲缘更为广泛,甚至包括了民族、国家、党派等,以及千丝万缕的诸多关系等。


“同体大悲”,是说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生物、一切有情众生都和你是一样的,是一体的,因此对他(它)们产生了一种慈悲之心。你不会只尊重自己的母亲,对不认识的老奶奶就看不起,或者觉得她的事情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再举一个例子,平时坐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颤颤巍巍的老奶奶上了车,虽然你自己也很累,却还是把座位让给了她,心里没有一丝犹豫和挣扎,就像对待你的母亲一样自然、坦然。这就是无缘大慈的一个表现。这种慈悲心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你要去体会那种心境,然后让它改变你的心,进而改变你的行为。单纯的模仿,只是一种鹦鹉学舌,你无法真正理解或者拥有慈悲。


发愿利众的方式是写作。我曾对同们说,一个人不写作,力量很小。哪怕一个大德证得了究竟的智慧,如果他不把智慧传递出去的话,利众的程度仍然很有限,他也不会有大的成就释迦牟尼悟道之后,想把他证悟的真理传播出去,魔王却让他尽快涅槃,因为他害怕一旦真理被传递出去,他的魔子魔孙会越来越少。最后,正如我们所知,释迦牟尼还是把真理传递了出去,并且影响了无数人。如果那时候涅槃的话,释迦牟尼虽然是个圣者,但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就会变成所谓的“自了汉”,也就是“焦芽败种”。


什么叫“焦芽败种”?就是烧焦的麦芽,腐败的种子。有些地方用它来比喻没有菩提心,只追求自己解脱的人,因为他们不能把自己证悟的光明传递出去,无法影响世界。这就像被烧焦了的种子和幼苗无法长成参天大树,更无法开花结果一样。所以,有大菩提心就是大菩萨,没有菩提心就不可能修成菩萨道,不可能成就菩萨道。


有一个故事就是这样说的:有一天,一个小乘师父带着徒弟走在路上,弟子背着包袱发愿道:“我今生今世一定要普度众生。”当他心里发这个愿的时候,师父马上就把包袱取回背在了自己的身上。谁知走了一段路之后,这个徒弟心里又想:“普度众生太麻烦了,我还是自己解脱吧。”这时师父马上又把包袱给了他。这个徒弟疑惑地问师父:“师父,你忽而自己抢着背包袱,忽而又把包袱给我,这到底是为什么?”师父告诉他:你刚才发菩提心的时候,已经成大菩萨了,我还敢让你背包袱吗?后来你退失了那种菩提心,又变为了一个凡夫,所以我又把包袱给了你。”


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想舒服度日,就会选择一种比较舒适的生活方式,比如朝九晚六地上下班,业余时间和朋友喝个小,做一下运动,不会去思考人生的大意义,更不会有利众的行为。然后,终其一生,你也只能舒服度日,对这个世界无法产生任何价值。最终,你活过的痕迹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


所以说,一定要有大心,有大心则有大愿,有大愿才有大力,有大力则有大能,有大能终有大成。相反,没有菩提心,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有些人追求通,追求智慧,唯独没有慈悲,那么他最终就不会获得大成就。


不过,发大愿也好,传递智慧也好,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它的结果。正如,善本身就是目的,行善的过程也是目的,至于将来怎么样,有什么结果,其实并不重要。当然,有好的结果也很好。比如,有一些明星行善,有的人觉得他是在炒作,是为了给自己增加知名度或者博观众的好感,这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他的行为和结果具有善的效果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只要真有人因为他得到了帮助,我们就不应该称之为“伪善”。行善本身就是一种熏染,行善的过程也是在升华自己的心,满足自己对善的追求。当“行善”成为习惯的时候,人便会拥有菩提心,便自然会明白什么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善行是否可以带来福德功德或其他的好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行善是过程,生命也是一种过程。你每分每秒都在改变,无论是想法、经历,还是细胞不断新陈代谢,过去的你,每分每秒都在死亡。但不能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死去。“活着”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目的。人生观也罢,世界观也罢,都仅仅是观点和看法,你在它们的指导下去做了,它们才成为方法论。所谓方法论,就是为了实现那个人生观、世界观所做的一系列行为。


修行中有一种说法,修行时执著于法,却没有慈悲心,没有空性智慧,死后就会变成恶。因为他没有破除执著,更没有得到善知识的指点。就算遇到了善知识,福德资粮不够时他也不会相信。


我举个例子:我们那儿有个人非常穷,每天都修自行车,一天,我想教他一个赚钱的方法,就对他说:“你到废品收购站去弄些旧书摆在这儿卖。收的时候一斤才几毛钱,但每本书能卖几块,那样你就可以赚到钱。没人修车子的时候,你就可以卖些旧书。”那时,我们那儿还没有一个卖旧书的人。我第一次跟他说的时候,他只“嗯”了一声。第二次我再跟他说的时候,他却恶狠狠地说:“你是在想我口袋里的钱吧?”原来,他一听要从别的地方买什么回来,就认为我是想骗他的钱。福德资粮不够时,人们就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就注定是一个什么样的命。修行也是如此。所以我常说,“命由心造,大善铸心”。




选自《让心属于你自己

雪漠(XUEMO)


雪漠智言智语

  • 亚马逊北美站 ——《雪漠小说精选》链接

https://www.amazon.com/dp/752020278X?ref=myi_title_dp

— 精彩推荐阅读 —



一个人面对成功的态度,可以说明他的福报和发展潜力

如何营造一个和谐又祥的家庭

《金人铭》的启示(一):多言多祸事

《金人铭》的启示(二):有时无论你多么善辩,都不如不辩

《金人铭》的启示(三):强大不等于幸福

《金人铭》的启示(四):在喧嚣处珍藏一份守候

成就大事业、实现更大价值的智慧

不要高人一等,喜欢低调、谦卑、没火气

为什么朋友中人缘最好、最终能做大事的人,都没有明显的观点

十九个挑战你世界观的西部故事:守候爱情老人

闲置图书捐赠活动倡议书:爱心接力,共沐书



雪漠读书体悟雪漠公益文化



  • 雪漠作品 有声书系列

雪漠读书体悟

雪漠读书体悟

语体悟雪漠的修行经历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就注定有什么样的命发布于2023-03-08 11:18: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