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言学大师王力也深有感悟,他在《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中说:"学习古代汉语,我看要多读些好文章。可以读读《古文观止  


提示:古代汉语文学 古代汉语文学古代汉语文学 中有高清PDF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历史书籍300多部可免费下载。很多难以买到的书群内都有。


“群”“费”,古代汉语词典。






~●~●~●~●~●~●~


——以上内容非正文——

?




*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文学考研的书一般都很多,所以在背书的时候选取最精要的部分背诵,重点背诵keywords部分。画粗的keywords部分是一定要背的,其余部分可以自己组织语言。



明代诗、文、散曲、小说

1、前期宫廷:明初三杰、吴中四杰、台阁体、陵派、八股文

2、中期复古: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

3、晚期性灵:童心说、性灵说;公安派、竟陵派、晚明小品

4、明代民歌:冯梦编《童痴一弄·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

5、明代散曲:冯推敏、王磐、薛论

6、明代小说:

文言-瞿佑等“剪灯三语”

白短-“三言、二拍”;白长-《三》《水》《西》《金》

章回小说 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讲究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明代时,章回小说的目录和文字更加讲究,在体制上得以发展和定型,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日趋成熟。代表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四大奇书”。


四大奇书 是明代《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四部长篇章回小说。它们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1成书过程从历代集体编著过渡到个人独创;2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寓言寄托,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3表现题材从着眼于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注目于日常生活家庭琐事;4描写的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5塑造的典型从突出特征性的性格到用多色、动感的笔触去刻画人物的个性;6情节结构从线性的流动,到网状的交叉;7小说的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 清章学诚“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丙辰札记》)。(一)虚实结合方面的成功,主要是在对小说与历史的“质”的差异上有较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按照一定政治道德观念重塑历史的同时,也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来进行艺术的创造,使实服从于虚。
(二)主要人物形象已非本来面目,情节故事也多经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添枝生叶等艺术处理,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借史实基干和框架,另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陈叙百年,该括万事”(高儒《百川书志》)的叙事。(一)将各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为终局,中间主线是魏蜀吴的兴衰;交互联络,构成完整的艺术整体。
(二)魏蜀吴三线中,尤以魏蜀矛盾斗争为主干;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故事为重点;写蜀汉时,以诸葛亮为中心;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为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
隆中决策是全书主脑,“其馀枝节,皆从此生”。最后一卷才以三国归晋作结;使全书结构既宏伟又严整;看来头绪纷繁,却又脉络分明。(三)兼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不同笔法,时而实写、详写,时而又虚写、略写,使全书故事详略得当,摇曳多姿。
(三)以描写战争为主,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
1.描写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世界文学史中罕见。
2.全书共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战役,各有个性,绝少雷同:或鸟瞰全局,或特写片断……表现各异,显示战争多样性和复杂性。
3.突出智斗,特别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时,将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等交织,重写统帅战略决策以及战术运用。
4.战争多数不惨烈可怕,
而在激扬高昂的格调中,洋溢诗情画意:常在激烈战争中穿插轻松场面,有张有弛,富节奏感;不仅歌颂力,更赞美智,传递美。  三.长于写人。
(一)人物形象显著特点:
1.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次要方面,创造一批具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都具鲜明个性,又具一定“类”的意义。
2.性格一般较单一稳定,具程式化、脸谱化表现,呈现出单纯、和谐、崇高的美。
(二)塑造特征化性格的手法:
1.出场定型。

2.反复皴染:围绕人物性格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丰富性、复杂性。
3.多用传奇故事和细节突现人物性格特征:一般从史书或传说中借鉴来,具一定的夸张性和理想化色彩,与整体艺术效果吻合。4.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对于区别同类性格特征的人物“同而不同”重要。
5.小说这些具特征化性格的人物,往往没有内在冲突,缺少性格变化发展;有时将主要特征夸大过分,造成失真之感,鲁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
  四.语言。(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利于营造历史气氛;有时直接引用必要史料,也使读者“观易入”,形成适用于历史演义的独特的语体风格。
(二)从讲史而来,
偏于叙述而少描写,叙述语言以粗笔勾勒见长,洋溢阳刚气。(三)人物语言已开始注意个性化,但比《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等有一定差距。





《三国志演义》的影响

一. 列国系统。
(一)余邵鱼《列国志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有关列国故事的通俗小说。

1.在《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等讲史话本基础上,据正史,采杂说,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叙述从商纣灭亡到秦并六国800年历史。
2.全书脉络清楚,中间穿插“穆王西游昆仑山”、“秋胡戏妻”、“卞庄刺虎”等民间故事,但叙事简略、文字粗率,缺乏艺术意味。
(二)明末冯梦龙将其增补为《新列国志》。
1.集中写春秋、战国时代故事,成为东周列国的演义小说。
2.一方面使情节在总体上更忠于历史,另一方面不完全拘泥于史实,也保存了一些民间故事,并注意“敷衍”和“形容”(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使头绪纷繁之中血脉更加贯串,极大增强了作品文学性。
3.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宋襄公。
4.清乾隆时,杨庸将其删编为《列国志辑要》;蔡元放删编为《东周列国志》。
二.隋唐系统:
(一)《唐书志传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以李世民为中心展开,叙述较简略。
(二)刊行于万历、天启间的《大唐秦王词话》
1.以散文为主,可视作隋唐系统的小说。
2.虽也以李世民扫荡群雄,统一天下的故事贯串始终,但有一半以上内容写开国功臣尉迟恭,刻画忠厚憨直、嫉恶如仇的英雄形象。
(三)《隋场帝艳史》。
1.据《迷楼记》、《海山记》、《开河记》等小说并参照正史和其他史料编成。
2.以批判态度写隋炀帝风流艳事,揭示隋亡唐兴的历史原因。
3.结构谨严,文笔细腻,语言清新典雅,对宣华夫人同情,细致刻画其心理变化。
(四)《隋史遗文》。
1.专写乱世英雄,成为一部有关秦琼和瓦岗寨的英雄史。
2.创作“贵幻”、多艺术虚构,塑造秦琼及单雄信、罗成、程咬金等人物形象,有将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的倾向。
(五)清康熙年间,诸人获将《隋唐两朝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及唐卢肇撰《逸史》等联缀成《隋唐演义》。
1.自隋文帝即位伐陈,至唐明皇从蜀还都而死,以隋炀帝、朱贵儿与唐明皇、贵妃两世姻缘因果轮回为大框架,间插秦琼等草莽英雄及李世民、武则天等故事,细致地揭露宫廷生活的糜烂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才子佳人小说等笔法熔为一炉,故事生动,行文流畅。
(六)《说唐演义全传》等主写瓦岗寨好汉风云聚散,实质属英雄传奇小说。
三.晚明小说:议论朝政、抨击奸佞的重要工具。
(一)揭露阉党乱政的《杌闲评》。
1.以魏忠贤一生为主要线索,描写他与熹宗乳母客氏勾结乱政的故事,深切地揭露了明代厂卫制度的罪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有时代气息。
2.主要人物、重大事件都有史实根据,但都小说化了。
3.结构较严密,文字洗练畅达,并注意市井俗语的运用。
4.继《金瓶梅词话》后,以反面人物为主角,通过刻露丑来把人们引向美的作品。
(二)反映辽东战事的《辽海丹忠录》。
1.以歌颂“报国忠臣”毛文龙为主,按编年顺序描写万历十七年(1589)至崇祯三年(1630)间的辽东战事。
2.人物刻画不精细,议论较多,语言清雅,长于叙事,行文中充满愤激之气。


《水浒传》思想内涵丰富复杂。
   (一)歌颂英雄,歌颂智慧,歌颂真诚
1.不少英雄都是“力”和“勇”的象征,重计谋与策略:表现在为百姓抱不平、申正义,建筑在保护弱者的基础上。
2.一定的市民意识和思想感情,与后来的个性思潮息息相通:反对钱财的积聚与贪求,强调“疏财”以成“义士”;追求“大块吃肉,大碗喝,大盘分金银”,“图个一世快活”;向往兄弟间“交情浑似股肱,义气真同骨肉”。
   (二)客观展示农民起义。
1、在官逼下造反,组织武装队伍,提出政治口号,开展军事斗争,与封建国家机器相对抗,规定梁山义军的基本性质是农民起义。
2、站在造反英雄的立场上,沿“乱自上作”、“造反有理”的思路,揭示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再现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总结规律性东西。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一.娴熟地运用白话写景、叙事、传
(一)人物语言个性化,从对话中能看出不同人物的性格。
(二)以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的文学语言,塑造一大批传奇英雄。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二.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得各各不同。(一)多层次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在“同而不同”中显示人物个性特点。常故意创造类型相同的人物,写冲突相似的情节,犯中求避,相互映衬,在比照中突现个性特点。
(二)能展示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有所发展和变化,如林冲人物性格的流动性多数不能贯串始终,特别大聚义后,人物大多失去原有的个性色彩;但这种性格描写的流动性和层次性,体现了古代长篇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从重特征化到个性化的一大步。
(三)英雄好汉尚不脱“超人”气息。

1.将英雄理想化时,往往渲染、放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步,带传奇色彩。
2.把超凡的人物放置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
3.用重彩浓墨描绘高度夸张、惊心动魄的故事时,注意在细节上精雕细刻,逼近生活,使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三.情节结构以单线纵向进行。(一)上半部以人为单元,下半部以事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
1.71回前往往集中几回写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将其上梁山前的业绩基本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主要人物,而上一组人物则退居次要的地位。环环相扣,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物串联起来。
2.71回后以时间为序,写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以报效朝廷为主干,将故事贯串始终。
(二)各部分往往具相对的独立性:
1.前半部连环列传体的结构形式利于集中笔墨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
2.后半部情节松散、拖沓,多有雷同、失真之处,没能生动揭示水浒英雄悲剧精神

《水浒传》的影响
 
 一.地位和影响:
(一)小说作为新文体的地位确立,开始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
(二)创作角度:和《三国志演义》奠定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
(三)比之《三国》更贴近生活
,开始把目光投向市井社会、日常琐事和平凡人物,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层次性、流动性,纯熟使用白话,推进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二.题材的渊薮。(一)戏剧:如李开先《宝剑记》、陈与郊《灵宝刀》沈《义侠记》、许自昌《水浒记》、李渔(一说范希哲)《偷甲记》、金蕉云《生辰纲》等。
(二)小说:如《金瓶梅》、《水浒后传》、《后水浒传》和《结水浒传》(《荡寇志》)等续书;《三侠五义》等“而源流则仍出于水浒”(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吴中四杰 是指明初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位诗人,因四人均为吴人,人称“吴中四杰”,以比拟“初唐四杰”。其中高启成就最高。

台阁体 是指明永乐至成化年间,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他们的诗文内容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这些作品作为粉饰太平的工具,缺乏个性与情感,“肤廓冗长,千篇一律”,无艺术生命力可言。

茶陵派 明成化、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主,谢铎、张泰、陆釴、邵宝、鲁铎、石珤等为代表,形成了茶陵派。李东阳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他的复古论点对当时的文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前七子 明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为核心代表,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六人组成了文学群体。他们诗酒酬和,研讨艺文,倡导复古。他们重新构筑文学的主情理论,注意文学艺术体制的建设,并给民间俗文学以应有的重视,反映出对文学本身一种新的理解。但是由于他们过分注重法度格调等创作规则,从而陷入了拟古的窠臼而难以自拔,也造成了创作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病。

李梦阳的复古主张:1“宋德兴而古之文废矣”,贬斥文学“主理”现象。2 “诗至唐,古调亡矣”。3提出文学应重视真情表现的主情论调,认为“真诗乃在民间”。

后七子 明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五人组成文学群体,重新在文坛举起复古大旗,声势赫然,为众人所瞩目。其中以王世贞声望最显,影响最大。他们的复古主张承接了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重视作家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其弊病在于过分注重对古体的揣度模拟,以至难脱蹈袭的窠臼。

  王世贞的复古主张:1提出“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进一步结合才思来谈格调。2主张诗与文的创作都要重视“法”的准则,讲究辞采、句法、结构。3强调格调要“本于情实”和“因意见法”,重视作家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

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1他们在复古的旗帜下,为文学寻求了一席独立的地位。

2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赋予了文学复古活动以深刻性和挑战性。

3一些文学变革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开启了后世文学新精神。

4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存在着距离,求真写实的观念并未在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不少模拟之作缺乏真情实感。


  唐宋派 明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提倡唐宋文风,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主要推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唐宋古文名家在创作主张上注重文以明道。而他们创作中一些较为成功的作品是富有文学意味的篇章,其中归有光的文学成就最高。

  归有光 其散文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琐事及普通的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读来真切生动,回味无穷。名作《先妣事略》《见村楼记》《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篇或记述平常事件,或抒写亲人之情,描写质朴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四声猿》 是指明中后期的徐渭所创作的四部讽世杂剧。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四声则更属断肠之歌。作为一组杂剧,《四声猿》包括了《狂鼓史渔阳三弄》《玉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4本短戏。前两部是对黑暗政权和虚伪神权的猛烈抨击和尽情戏弄。后两部是对女性的赞歌,也是对人才遭埋没的惋惜与哀叹。


明传奇 是明代戏曲的主体,发源于宋元南戏、带有浓厚的南方戏剧特征,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它拥有较为庞大的体制,完整有序的结构,生动丰富的人物和瑰丽多彩的画面,以昆山、弋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为弦歌,演出了一幕幕史诗般的人间悲喜剧,成为明清两代的全国性大型戏曲。典范作品为汤显祖的《牡丹亭》。


  四大声腔 从明初到嘉靖约两个世纪内,在南方的众多地方声腔中,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脱颖而出,流播广远。《南词叙录》中描述道:其中,“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


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李开先《宝剑记》 系李开先及其友人的集体创作,共52出,取材于小说《水浒传》,写林冲落草的故事。剧本将高、童权奸的陷害以及高衙内对林冲妻子的调戏,全都安排在林冲上本之后,强化了忠奸斗争的力度,突出了林冲嫉恶如仇、正直不苟的人格精神。该剧也曾写到过林冲的犹豫与迟疑,使其艺术形象更加可亲可信。

梁辰鱼《浣纱记》 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它是一出极为崇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在国家利益与儿女恋情之间,范蠡与西施牺牲了后者,共同作出了无限悲凉、屈辱、痛苦而豪壮的决定,表现出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乃至极为崇高的政治品位。它又是一出沉重的政治悲剧,体现出作者对明中叶内忧外患及其根源的担忧,饱含着作者对于历史变幻在哲学上的深沉思考。

  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的《鸣凤记》 堪称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地反映当时政治事变的悲剧现代戏。其内在结构是通过揭发严嵩的旧罪,并不断地演示其新罪而得以呈现。在整体真实的基础上,剧中有些细节也有移植和渲染;史实中人物众多、头绪纷繁;语言风格偏于骈俪化,人物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有所欠缺。


沈璟:共改编、创作了17本昆剧,合称为《属玉堂传奇》。影响较大的剧目《义侠记》根据《水浒传》中的武松故事改编,把武松的英雄气概与忠君思想结合起来。全剧语言通俗浅易,场次生动合度。另编有多部曲学论著,其《南九宫十三调曲谱》,编辑、整理了可以演唱的昆曲曲牌达七百种左右,成为曲家的填谱法则。


  沈璟的曲学主张:1剧作思想倾向偏于保守,倡导封建伦理道德的气息比较浓厚。2倡导“本色论”,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3提出“声律论”,讲究声律,甚至“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


吴江派 明代后期,在沈璟的旗帜下,集中了余姚人吕天成和叶宪祖、苏州人冯梦龙和袁于令、上海人范文若、嘉兴人卜世臣、吴江人沈自晋等昆曲作家,他们大都是其子侄、门生或朋友,对昆曲格律十分讲究,创作了一批质量不错的传奇,在曲学方面建树颇多。

“沈汤之争”

1.沈璟、吕玉绳将《牡丹亭》改编成《同梦记》,“沈汤之争”由此而生。

2.沈璟:江苏昆曲音律;汤显祖:江西受到海盐腔影响的宜黄腔音律。

3.沈剧思想倾向偏于保守,封建伦理道德气息浓厚:这是其曲论主张的基本出发点。

4.“本色论”强调语言通俗自然。然除《义侠记》等外,本人没真正做到本色化。

5.“声律论”是沈曲论中影响最大的方面,也是其一贯主张:强调声律,甚至不惜因律害意,连沈自己也难做到字字妥帖。


临川派 戏曲史上将宗汤、学汤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称为“临川派”,或称以汤显祖室名为题的“玉茗堂派”,代表剧作家有吴炳、孟称舜、洪昇、张坚等。他们的曲作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之事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现无边文采,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创奇剧作。


临川四梦 是明代后期卓越的剧作家汤显祖的四部传奇剧作《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剧作中完整地展示了作者的“至情”论。它们达到了同时代戏剧创作的高峰。


  汤显祖的“至情”论:

1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万物之情,各有其秉性和追求。

2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这种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如影随形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

  3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人们最终在“至情”的照耀下,于戏剧的弦歌声中,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据天才盖瑞



END

?

——以下内容非正文——






古代汉语文学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


古代汉语文学




欢迎加入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古代汉语文学[1]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3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此群已满,请加古代汉语文学[2]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古代汉语文学 )
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内有3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等书籍PDF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10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

古代汉语文学

加入古代汉语文学[3]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群”“费”,古代汉语词典。(不是给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发送。)



古代汉语文学[2]:

加入古代汉语文学[2]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群”“费”,古代汉语词典。(不是给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发送。)



古代汉语文学[1]: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加入古代汉语文学[1]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群”“费”,古代汉语词典。



【古代汉语】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全集 王力主编)

【名校课堂】诗词格律与写作(全集)

一简对多繁汉字

一簡體字對應多繁體字對照表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文言文的修辞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
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唐宋词格律》导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氏”

复旦讲义|古代汉语
同义词和反义词(全文)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全集)
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全集)


视频部分——

北大课堂(部分)
76 《左传》(十五 、十六)
74 《左传》(十三、十四)
72 《左传》(十一、十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全集)
通假字与同源字(全集)
古汉语常用字典、辞书、虚词(全集)
古汉语常用语法、修辞(全集)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全集)
北大课堂| 齐晋鞌之战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解析
17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二)
16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一)
15 怎样判断入声字
14 古文标点的要诀
13 古书注解常用术语辨析
12 古代汉语的“者”和“所”
11 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
10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09 同义词辨析
08 引申义与假借义
07 词的本义探求
06 常见部首解说(三)
05 常见部首解说(二)
04 常见部首解说(一)
03 假借与通假
02 隶变
01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武汉大学| 说文解字
导论
“人”类基础字形讲析
人身体器官类基础字形讲析
动物类基础字形讲析
植物与庄稼类基础字形讲析
自然界基础字形讲析
宫室与数目类基础字形讲析
服饰饮食类基础字形讲析



【古代文学】
《唐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宋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全集)
《中国通史》100集

北师课堂|古代文学史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50 南北朝乐府民歌
49 北朝散文
48 庾信和北朝文学(下)
47 南朝骈文及辞赋
46 南朝诗歌
45 陶渊明(二)
44 陶渊明(一)
43 两晋文学
42 嵇康、刘伶和向秀
41 正始文学与阮籍
40 建安七子和蔡琰
39 曹植
38 曹丕
37 建安文学与曹操
36 魏晋南北朝文学 总论
第二章 秦汉文学
35 汉代文人诗
33 汉代乐府诗歌

34 汉代骚体赋
32 汉代散体赋
31 《汉书》的写作特点
30 班固和《汉书》
29 《史记》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28 《史记》的思想内容
27 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
26 西汉后期和东汉的论说散文
25 西汉前期和中期的论说散文
24 秦汉文学总论
第一章 先秦文学
23 屈原的影响和宋玉
22 屈原的作品
21 《韩非子》(二)
20 《韩非子》(一)
19 《荀子
18 《庄子》的艺术成就
17 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16 《孟子
15 《老子
14 《墨子
13 《论语
12 诸子散文概说
11 《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10 《战国策》的内容
9 《左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2)
8 《左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1)
7 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
6 诗经的艺术成就
5 《诗经》的内容(二)
4 《诗经》的内容(一)
3 古代文学史
2 原始歌谣与神话
1 《春秋》与《国语

复旦课堂|古典诗词鉴
第六讲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温庭筠词二首
词的演化过程
第五讲
唐诗
锦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过故人庄
寻隐者不遇、行宫
久别离
春江花月夜

第四讲
南朝诗

南朝诗歌的诗体变化
南朝诗歌的结构变化
南朝诗歌的声律变化
山海经·其一
饮酒·其五(下)
饮酒·其五(上)
咏怀诗·其十七
第三讲
汉诗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陌上桑
妇病行
战城南
第二讲
楚辞
楚辞 九歌·山
《楚辞》的作者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

第一讲
诗经
唐风·山有枢
王风·君子于役
周南·关雎(下)
周南·关雎(上)
《诗经》概述
诗经 绪言(骆玉明)

北大课堂| 《孟子》精读
五、大丈夫出处行实
孟子谓蚳蛙章
孟子之平陆章
孟子将朝王章
天时不如地利章
《公孙丑下》 本篇概说
四、于心不忍,集义养气
本篇小结
子路告之以过则喜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尊贤使能章
夫子加齐之卿相章
夫子当路于齐章
《公孙丑上》 本篇概说
《梁惠王》篇回顾
三、忧乐天下,与民同乐
《梁惠王下》 本篇小结
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章
齐人伐燕取之章
汤放桀章
所谓故国者章
人皆谓我毁明堂
交邻国有道章
庄暴见孟子章

《梁惠王下》概说
二、有仁义,行王道
《梁惠王上》篇 小结
齐桓晋文之事章
国天下莫强焉章
寡人之于国也章
孟子见梁惠王章
《梁惠王上》篇概说

一、孟子其人其书与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孟子传统
孟子的思想世界
《孟子》的成书流传和内容结构
孟子的生命历程
身边的孟子
孟子的生命历程
课程说明

国学精品课|《左传》
秦穆公称霸西戎
晋文公重谋守信
齐桓公尊王攘夷
郑庄公小霸
《左传》 导读

中国文学史
清代文学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志异》
清初白话小说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绪论

明代文学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汤显祖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明代杂剧的流变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明代前期诗文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绪 论
元代文学
元代诗文
元代散曲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白朴和马致远
王实甫的《西厢记
关汉卿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绪  论
宋代文学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宋初文学
绪 论
隋唐部分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李商隐
晚唐诗歌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大历诗风
杜甫
李白
盛唐的诗人群体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绪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
小说
辞赋、骈文与散文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永明体与宫体诗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文学 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晋诗坛
魏晋南北朝文学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秦汉文学
东汉文人诗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东汉辞赋
两汉乐府诗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秦及西汉散文
秦汉文学 绪论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 屈原与楚辞
先秦文学 说理散文
先秦文学 叙事散文
先秦文学 《诗经》
先秦文学 绪论
绪论


唐诗巅峰:《春江花月夜》
必修1-5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齐晋鞌之战与华不注山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1~24)


原典
《左传》 10 重耳出亡始末
《左传》 09 子鱼论战
《左传》 08 晋国骊姬之乱
《左传》 07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06 齐桓公伐楚
《左传》 05 曹刿论战
《左传》 04 臧僖伯谏观鱼
《左传》 03 石碏大义灭亲
《左传》 02 周郑交质
《左传》 01 郑伯克段于鄢
《诗经》 08 召南 小星
《诗经》 07 召南 摽有梅
《诗经》 06 周南 汉广
《诗经》 05 周南 芣苢
《诗经》 04 周南 桃夭
《诗经》 03 周南 卷耳
《诗经》 02 周南 葛覃
《诗经》 01 周南 关雎





中国古典文献学
16 《四库全书》
15 清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4 《永乐大典》
13 胡应麟与辨伪学
12 元明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1 宋四大书
10 宋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9 唐代翻译
08 隋唐五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7 魏晋图书编纂
06 魏晋南北朝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5 汉代经学今古文之争
04 汉代文献学成就
03 孔子文献学成就
02 先秦文献学的特征与成就
01 序言:文献与文献学


考试】(部分)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九)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八)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七)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六)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五)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四)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三)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二)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一)

2021南京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文学615)
2021年温州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2021武汉大学839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考研专业课真题
2021年山东大学古代文学613真题
复旦大学古籍所2021古代文学方向真题
2021年山东大学古代文学613真题
2021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汉语言文学考研真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2021年考研真题


古典文献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全集)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纪录片
纪录片| 《楚国八百年》
第8集 涅槃
第7集 变革
第6集 劫难
第5集 歧途
第4集 称霸
第3集 受挫
第2集 觉醒
第1集 初生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
第八集 芳华永驻
第七集 浴火重生
第六集 天下至宝
第五集 翰墨情怀
第四集 华夏心灵
第三集 霞光万道
第二集 高天长河
第一集 人类奇葩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记忆入声字的方法

国学经典| 增广贤文 (珍藏版)
国学| 长相思,忆长安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以下为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二维码●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


(《古代汉语词典》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使用的中型语文工具书,1999年11月,《古代汉语词典》获得第三届中国辞书奖二等奖)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广告合作请直接在文末留言或者发信息给本公众号。

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古代汉语郭锡良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文学考研必背:明代文学发布于2023-03-04 18: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