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著十种·寓言·明末清初·王晫·松》



【原文】

松之性直上,虽数尺,自亭亭也。


有人移之盆盎,置之华屋之内,屈其枝,缚其节,灌之溉之,蓬蓬如偃盖焉。


非不取悦于人,然以视夫岫岭之间,干青天,凌碧霄,矫矫郁郁于严霜积雪者,相去何如也?


嘻,士君子之失身于人, 亦犹是耳。 




【今译】

松树本性挺直向上(松之性直上),虽然几尺高(虽数尺),仍然那样孤峻挺直、亭亭耸立(自亭亭也)。


有人把松树移栽到花盆瓦盎里(移之盆盎,盎,盆一类的瓦器),放在华贵的房子里(置之华屋之内),弯曲它的枝干(屈其枝),捆绑它的节(缚其节,节,枝干交接的地方),捆扎绑缚它的旁枝,施肥(灌之),浇水(溉之),养植得枝叶繁茂,蓬蓬勃勃,树形像低垂的伞盖(如偃盖)


这个样子的松树并不是不能使人赏心悦目(非不取悦于人),但把它与那些生长在崇山峻岭之间(然以视夫岫岭之间),高耸入云(干青天),直插霄汉(凌碧霄),高大茂盛,在严霜积雪中郁郁葱葱、傲然挺立的苍松翠柏相比(矫矫郁郁于严霜积雪者),相差有多么远啊(相去何如也)?


唉!贤士君子委身于人(嘻,士君子之失身于人), 也如同这养植的松树一样(亦犹是耳)。

 


【赏析】

把松树养植在室内,置于花盆瓦盎之中,扭曲它挺直向上的本性,使之屈枝错节,这样的松树并非不使人赏心悦目,不是它不招人喜欢,然而与那些保持其固有的天性,凌霄汉、干青云傲然生长于重山峻岭严霜积雪之中枝叶繁茂的松树相比较,已丧失本性,只是一种摆设、装饰。


典故“松”,后用来讽刺失去自我,屈身事人的人。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松,《杂著十种·寓言·清·王晫·松》发布于2024-03-06 16: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