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悬河

世说新语

【原文】

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

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州郡辟召,不就。常闲居,以文论自娱。后辟司徒掾,稍至黄门侍郎

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遂任职当权,熏灼内外,由是素论去之。

永嘉末病卒,著碑论十二篇。

先是,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于旧注外而为解义,妙演奇致,大畅玄风,惟《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

秀子幼,其义零落,然颇有别本迁流。

象为人行薄,以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已。

其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今译】

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郭象在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学,能言善辩,才华出众,魏晋时期重要的玄学家。

他爱好《老子》、《庄子》的学说,并潜心研究,他深湛地研究这些学说,并且有深刻的理解,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是晋朝的大学问家,能清言,常闲居。

社会上很有声望,当时一些清谈名士都很推崇他,如当时的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称赞郭象,说:“听郭象说话,犹如悬在山间的河流,倾泻而下,滔滔不绝,从来没有枯竭的时候(口若悬河)。”

(郭象十分健谈,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郭象比较热衷于政事,但不愿做地方上的小官,而愿做朝中大官,)所以早年不就州郡辟召,早年许多人请他去做官,他一概推辞掉了。他只是闲居在家把研究学问和谈论哲理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

过了些年,朝廷派人来请他。他答应了,应召任司徒椽,稍迁黄门侍郎。又为东海王司马越所招揽,做了太傅主簿,深得赏识和重用,“任职当权,熏熏灼内外”,甚见亲委,任职专权,“操弄大权”,显赫一时,成了西晋时期门阀士族特权势力及其思想的代表人物

(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能够把一切事情的理讲得很清楚,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能说会道十分健谈,又非常喜欢尽量发挥自己的见解,他说话又诙谐幽默,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趣味横生。)

永嘉末(312年),病卒,著碑论12篇。

之前,注《庄子》的有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

向秀在众多的《庄子》旧注之上而为其解新义,妙演奇致,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其书,使人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大畅玄风,只是《秋水》、《至乐》二篇的注未完成,向秀就死了。

向秀的儿子年幼,向秀的《庄子注》佚失,其义零落,然而在其他人的版本中保留部分引文。

郭象为人寡薄,因向秀的《庄子注》之义没有流传于世,于是窃以为己注,又补充自注了《秋水》、《至乐》二篇,修改了向秀注的《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已。

其后向秀的《庄子注》别本流出,所以现在有向秀、郭象二个版本的《庄子注》,其义一也,如出一辙。

【赏析】

后用“口若悬河”比喻人健谈,言辞如河水倾泻,滔滔不绝talk continuously on and on in a flow of eloquence,maybe compared to a fast flowing stream pouring forth.

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一旦说起话来就像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没有枯竭的时候one's talk flows incessantly like a cataract and rushing river,in a never-ending stream.

“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one's mouth is like a tumbling river,talk rapidly and made a torrent of words.

形容一个人口才好,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be eloquent.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口若悬河《世说新语.赏誉》发布于2024-03-06 18:38: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