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听银签,重然绛蜡,年华衮衮惊心。
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
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
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除夕之夜的复杂心境。


《高阳台》一调,音节整齐,开端是四字对句的定式。银签,指的是古时一种计时的器具。每过一刻时光,则有签铿然自落(这仿后来的计时钟的以击响鸣铃来报时)。一“频”字,可见守岁已久,听那银签自落声已经多次,——夜已深矣。


重燃绛蜡一句,将除夕夜的欢乐气氛,形象地勾勒了出来。一个“重”字,将时光的流逝,作者心中的慨叹,精当地表现了出来,让人感到岁月流逝的不停息。韶华逝,人又何堪?“衮衮”二字,继以“惊心”,笔力警劲动人,不禁令人联想到大晏的词句:“可奈年光似水声,迢迢去不停!”让人如闻时光之流逝,滔滔有似江声!通宵守岁已觉勉强,睡乎坐乎,饮乎止乎?词人心存犹豫,几番无奈,词人最后的主意是:洒是罢了,睡却不可,决心与梅花作伴,共作吟哦度岁的清苦诗侣。本是词人有意,去伴梅花,偏说梅花多情,来相伴我。如此可见守岁者孤独寂寞之情。


下片笔势一宕,忽然转向邻娃写去。邻家少女,当此节日良宵,不但彻夜不眠,而且为迎新岁,已然换上了新装,为明日春游作好准备。看她们不但衣裳济楚,而且,装扮首饰,一派新鲜华丽气象。写除夕守岁迎新,先写女儿妆扮,正如辛稼轩写立春先写“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旛”,是同一机杼。


写除夜至此,已入胜境,不料词笔跌宕,又推开一层,作者想象东风也被少女新妆之美而勾起满怀兴致,故而酿花蕴柳,暗地安排艳阳光景了。三句为奇思妙想,意趣无穷。这样,词人这才归结一篇主旨:他以自己的经验感慨,说:青春美景岂能长驻,亟须趁此良辰,“把握现在”,从此“明日”新年起,即去尽情游赏春光,从残雪未消的楼台院落一直游到春日迟迟的园林胜境!


通览全词,上片几令人担心只是伤感衰飒之常品,而一入下片,则以邻娃为引,物境心怀,归于重拾青春,一片生机活力,才知寄希望于前程,理情肠于共勉。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器古文翻译古文观止古文字古诗词大全古诗词鉴赏古诗词名句经典古诗词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宋词鉴赏-高阳台·除夜(韩疁)发布于2021-06-21 09: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