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二翁,同乡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至乙翁处,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久念之,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十,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渡长江,徒步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

1.里:乡(古代居民行政组织的一种,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

2.妻子:妻子和孩子
3.第:房屋、宅子、家。
4.向:以前。
5.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6.胜:能承受,承担。
7.差矣,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装句。
8.曩:以往,过去。
9.年:年龄。
10.且:将近。

11.辈:等,类,表示人或物的多数同属一类。
12.翌日:第二天。
13.偕:一起,一同。
14.越:经过。
15.阴:古代山北水南叫“阴”。
16.何老之有:即为“有何老”;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人,住在同一个村子里。甲老人的妻子、子女离开了乡里,只有老人一个人在这里罢了。一天,他带着酒去乙老人那里,两个人一起喝酒,不也是十分快乐!乙老人说:“我曾经去冀州,雍州游玩过,但没有登过泰山,你有意愿和我一起去吗?”甲老人说:"这座山我也没有登过,也很想登泰山,可是老了,担心精力不能承受。"乙老人说:"你说得不对!以前的愚公,快要九十岁了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多岁,有什么老的呢?"甲老人说:“好的。"第二天,两个老人一起去了,越过钱塘江,渡过长江,徒步走到泰山北处。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老人想要扶甲老人,甲老人说:"我还有力气,不需要你搀扶。"从太阳出来到傍晚,两位老人已经走到半山腰了。

提示:1)分类浏览:点击左下方之“ ”,页面上方有“点击分类浏览往期诗文”按钮,点击即可分类浏览。2)号内搜索:点击文章标题下方之蓝字“文言文”,即可进入本号主页,其顶部可见搜索图标,点击即可进行号内搜索。

>>专辑:老子人生智慧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器古文翻译古文观止古文字古诗词大全古诗词鉴赏古诗词名句经典古诗词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古文阅读-二翁登泰山发布于2021-06-21 12:59: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