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千结。
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注释

⑴春夜阑:春夜将尽。阑,尽。
⑵春恨:春日的思愁。切:急切,这里有绵绵不觉之意。
⑶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⑷难凭:无所依托。
⑸芳节:百花盛开时节,犹言春天时节。
丁香千结:此处谓固结不开,犹人之愁固结不解。千,一作“半”。
⑺宵雾:夜雾。
⑻晖:光辉灿烂,一作“辉”。


赏析

毛文锡擅写闺情,词语艳丽,这首词是一首艺术性较高的闺思之作。


闺中少妇,思念远别的亲人,通宵不寐,直待天明。以其爱之甚切,故恨之亦切;以其思之甚深,故怨之亦深。这一怀思绪,主要通过环境气氛的描写来烘托和表现。


词中的景物,不仅是作为春天一般景物用以渲染春天的气氛,同时还作为一种意象,借以表达离情别绪和春思春愁。

“花外子规啼月”,思妇在静夜里听到鸟声,本来就容勾起孤寂之感。以鸟声烘托岑寂,是以动写静。而这鸟声又是子规的啼叫声,便包含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子规的叫声近似“不如归去”。杜牧诗云:“蜀客春城闻蜀鸟,思归声引未归心。”这首词里所写花外子规,也具有思归的意象,但不是用以表示游子思归,而是用以表现思妇切盼情人归来。


“红纱一点灯”,思妇独守空闺,孤寂之中,对着红纱笼罩的的孤灯凝思,此景此情,都带点凄凉之感。“孤灯”在这里是烘托思妇孤寂的一种意象。思妇夜里思念情人,不能入寐,梦也难成,空对着一点寒灯。在寒灯的映照下,益显出思妇心情的孤寂。


“庭下丁香千结”,写室外之景。丁香结蕾,唐宋诗人多用一比喻愁思固结不解。如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首词描写庭下丁香花蕾千结,同样暗寓思妇愁肠千结,表现了思妇的离愁和春愁。

“梁间双燕飞”,双燕飞于梁间,最容易引起思妇的春思和春愁。本来成双成对的燕子绕梁而飞,是一种很和谐的景物,可以唤起欢愉的情绪,然而当对着这景物的主人公心境十分孤寂的时候,这一和谐景物与孤寂的心境恰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当词中的思妇彻夜不眠,送走宵雾,迎来晓霞,看到双燕在晨曦中绕梁而飞的时候,不是解除了夜间相思之苦,而是更增添了一种孤寂之感,更无法排遣心中的春情和春思、春愁和春恨。


词中子规、纱灯、丁香、双燕这四种景象,是实景,又不是单纯的实景,可以说是“实中有虚”,也就是说既具体又抽象,因为它们已经成了引发愁情的触媒,甚至称了这无形无质的情思的表象。这首词对于这些意象的运用是很成功的。


名家点评

陈廷焯《云韶集》:⑴“‘红纱一点灯’,真妙。我读之不知何故,只是瞪目呆望,不觉失声一哭。我知普天下世人读之,亦无不膛目呆望失声一哭也。”⑵“‘红纱一点灯’五字五点血。”


俞陛云《五代词选释》:“上阕言春夜之怀人。质言之,人既不见,虚索之梦又无凭,则当前相伴,惟此一点纱灯,照我迷离梦境耳。下I阕言春日之怀人,霞明雾散,见燕双而人独也。”

李冰若《栩庄漫记》:“文锡词质直寡味,如此首之婉而多怨,绝不概见,应为其压卷之作。”

提示:点击左下方之“ ”,页面上方有“点击分类浏览往期诗文”按钮,点击即可分类浏览。

——>视频专辑:宋词经典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器古文翻译古文观止古文字古诗词大全古诗词鉴赏古诗词名句经典古诗词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唐词鉴赏-更漏子·春夜阑(毛文锡)发布于2021-06-21 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