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情只到梨花薄。
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
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记当时句。
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
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梨花薄:谓梨花丛密之处。薄:指草木丛生之处。
不道:犹不管、不顾。
招魂:招生者之魂。
银笺(jiān):涂有银粉的笺纸。
同心苣(qǔ):相连锁的火炬状图案花纹,亦指织有这种图案的同心结。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
判作:甘愿作。
索:犹应,须,得。
真真:美人之代称。此处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


赏析

这首词叙述对亡妻的思念。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此亦怀亡妻之作。卢氏卒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梨花期已过,词至早当作于康熙十七年。”

上片“春情”二句谓梨花开放时已近暮春,虽然漂亮,但是不久就零落殆尽。但“春情只到梨花薄”,并不单指梨花因为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稀薄,而意在梨花盛开于美好的春天,来不及欢喜就被风吹落了。以春光比喻相处的美好时光,用凋谢的梨花来指代心中的爱人,暗示妻子年纪尚轻,不幸亡故,语句略带怨意。“斜阳”二句责问斜阳为何匆匆下山,天色垂暮,而不管自己还在为妻子招魂,希望能复其精,延其年寿。由怨生怒,语似无理,实为情深之故。


下片写思忆。当年与妻子的定情诗句,特地另外写在银笺上,还密密地打着同心结,以示对妻子的爱心永远不变。甘愿作梦中人,以便能和妻子一起在梦中生活;或者对着亡妻的遗像呼唤她的名字,希望她能像传说中的真真一样,从画图上走下来,复活重生。这种心情,在作者的悼亡词中经常流露,说明词人对妻子情深意挚,妻子死后还念念不忘。


该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自然过渡到下片直抒胸臆,词意一气贯注,酣畅淋漓。


名家点评

田萍《纳兰词全集鉴赏》:“‘春情只到梨花薄’,不写悼亡而悼亡之伤随梨花的凋落自然流露,寄情于景,将内心的感情表达得自如而清晰。”


张秉戊《纳兰词笺注》:“这首词以春到梨花,又风吹花落之兴象写对伊人(或其妻子、恋人)的刻骨相思。”

提示:点击左下方之“ ”,页面上方有“点击分类浏览往期诗文”按钮,点击即可分类浏览。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器古文翻译古文观止古文字古诗词大全古诗词鉴赏古诗词名句经典古诗词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纳兰性德词-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发布于2021-06-21 18: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