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和学校一位同事说:不好了,我快病倒了。那同事却说:你常读《论语》,这时正好用得着。我一时茫然,问:我病了,《论语》何用呀?那同事说:《论语》上不说吗?“子之所慎,、战、疾。”你快病,不该大意疏忽,也不该过分害怕,正是用得着那“慎”字。

我一时听了他话,眼前一亮,才觉得《论语那一条下字之精,教人之切。我想,我读《论语》,把这一条忽略了,临有用时不会用,好不愧杀人于是我才更懂得曾文正公家训教人切己体察,虚心涵泳那些话。我经那位同事这一番指点,我自觉读书从此长进了不少。
 
我常爱把此故事告诉给别人。有一天,和另一位朋友谈起了此事。他说:《论语》真是部好书,你最爱《论语》中哪一章?这一问,又把我愣住了。

我平常读《论语》,总是平着散着读,有好多处是忽略了,却没有感到最爱好的是哪一章。我只有说:我没有感到你这问题上,请你告诉我,你最爱的是哪一章呢?他朗声地诵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最爱诵的是这一章,他说。我听了,又是心中豁然一朗,我从此读书,自觉又长进了一境界。
 
——钱穆先生人生十论》

心则是人之主宰。欲知如何为人,须先知如何“养心”。人生不专为生,更要乃在生而为人。谋食之上须知“谋道”。谋食者以心为形役,谋道必奉心为主宰。

 

人有一盆花,一缸鱼,皆知所以养。人有一心,却不知养,可谓大愚。何谓“因心养心”?心为人人所同有,因此有同然之心。同然者则必历久而常然。此同然与常然者,又称为人之本然之心。因不能有超越人群独立自由创出此心以强人必然也。既为人之所同然常然而又本然者,则亦必是当然者。人有此当然之心,流出为事,于是有当然之理。

 

能知此心,斯知为人之道;能养此心,斯能真实践履此为人之道。故贵能从人学中来认取心,从心学中来作为人,此两端,交互回环,成为一体,中国古人则称此曰“仁”。然使心失其养,则违其当然,异于同然,非其常然,而流俗相沿,转有即认此以为人心之本然者。故“知心”之学,又为养心之前提。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夫妇居室,使两心不相知,则决然非嘉耦。父母不知子女心,何来有慈道。子女不知父母心,何来有孝道一切做人道理,全从心中流出。人之躯体,各别分开,故从身生活言,可以争独立,争自由。心则是一大共体,亘古今,通天地,只要是人,则必具此心。心与心之间,则最相感相通,因其相感相通而成为一“大共心”。亦可谓乃由此一大共心而分别出亿兆京垓为数无穷之“个别心”。

 

——《人生十论》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精髓陆王心学... ...


易如反掌的易学智慧

正本清源,易如反掌

学“易”真的很容易

从自卑走向自信,从根本上了解中华文化

抗击疫情中看清楚“对立与分裂”的西方文化。

易学统摄四海八方之学,回归文化自信之根本!

从残缺走向完整,文化人格的完整在工业化教育中无法实现

中、西医的“三观”能和吗?

大难兴邦,这次疫情我们读懂了一体之仁

《传染病》的预测一点也不神

大灾大难面前,正是修心

心学传统是怎样对待瘟疫

一名西医的视角,有关西医与中医的思考

司马昭之心 路人未必知

临大事而不乱,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人在大病时,人生观都要改变;社会大病一场,是否也会改变?

没有任何一场灾难可以打败中国!

真正的修行,是透过身边的人来觉察自己


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精髓陆王心学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病时不该大意也不该过分害怕,正好用得着《论语》发布于2023-03-05 22: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