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的心中都有杆秤。这杆秤,就是“良知”。

 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究竟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是有利还是有害、是应该坚持还是应该放弃,其实只有自己最清楚明白。

 有时,人们之所以不想改变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并不是因为他不知自己错了,并不是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改正,而是因为习惯、意志的问题,或者是因为眼光、境界的问题。



 因为,那些错误尽管是错的、有害的、危险的,但是,它们在人们的面前,总是披着一些“美丽的外衣”,拥有“动人的形象”,能给人带来一些“暂时的好处”,具有一些“迷人的容颜”,能够“麻醉人的经”,可以“使人得到一些安慰”。也就是说,它们能迎合人们的一些低级趣味,满足人们的一些盲目欲望和低级需求,让人们一时忘记或者忽略它们的危害!

 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的“良知”总是会受到蒙蔽、不能彰显,或者人们面对自己内心的“良知”总是会显得无能为力、缺乏力量。如果总是在最困难、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才呼天抢地、捶胸顿足、懊悔不已,想借助外物或者外力来拯救和改造自己。这样的结果,无异于缘木求鱼,效果是很差、很糟糕的。




 其实,真正有效的做法是:人们应该学会在现实中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在实践中感知自己的良知、了解自己的良知、顺从自己的良知,以自己的良知为牵引和指导,去纠偏改错、立德树魂、进行严肃而认真的自我改造。

 比如,一个想法,脱离了实际,偏离了人生方向,就要改正过来,使它更切合实际、更科学可行;如果某一个行为会带来不良的后果,那便要进行改变。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



 也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不停地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明白自己的对错,找到自己的“良知”,然后不断地纠正自己、修养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唯有如此,才是一种正确的“修行方法”和“修行之路”。

 而阳明所谓的“致良知”,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在自己的内心不断认识、不断觉醒、不断提高和不断进步的过程。


文字 | 哲丝哲语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精髓陆王心学... ...


如反掌的易学智慧

正本清源,易如反掌

学“易”真的很容易

从自卑走向自信,从根本上了解中华文化

抗击疫情中看清楚“对立与分裂”的西方文化。

易学统摄四海八方之学,回归文化自信之根本!

从残缺走向完整,文化人格的完整在工业化教育中无法实现

中、西医的“三观”能和吗?

大难兴邦,这次疫情我们读懂了一体之仁

《传染病》的神预测一点也不神

大灾大难面前,正是修心

心学传统是怎样对待瘟疫

一名西医的视角,有关西医与中医的思考

司马昭之心 路人未必知

临大事而不乱,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人在大病时,人生观都要改变;社会大病一场,是否也会改变?

没有任何一场灾难可以打败中国

真正的修行,是透过身边的人来觉察自己




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精髓陆王心学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人要学会“致良知”发布于2023-03-06 00: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