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忌大肆进补,引发外邪

大寒属于冬季,很多人会趁着冬季最后一个节气,好好进补,却不知这是件非常忌讳的事情。

此时的人体经过一冬天的滋补,会产生内热,再加上大寒的寒冷天气,很容招惹外邪引发感冒

大寒处于与立春的交替处,人体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在饮食方面多食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比如白萝卜,洋葱,生姜等,带动阳气升发。

除此之外,饮食上要注意养脾,大寒作为冬季最后一个节气,养脾为主,饮食要偏向于养血补气,滋养脏腑

三、忌运动过量,损失阴津

大寒养生除了“扶阳”,“滋阴”也十分重要,若是运动过量,出汗太多,阳气会随着汗液而出,受到损伤。

运动要适量,不给身体失水,也要避免劳心劳,不过度操劳。

另外,在这个季节变换日,天地间的水气减少,人体的阴液也会不足。

因此一定要注意温度和湿度,尤其是在空调室内,尽量多喝水,给身体补充水分,不损阴津,减少疾病的发生。


02

三 宜

一、头宜暖,胸背、足部忌寒冷

人们常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

大寒时节,寒邪极其容易入侵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各种疾病,因此保暖十分重要。

中医看来,头部是诸阳之会,心则贯通胸背,而寒则是从脚生起,所以,头部、胸背、足部是重点保暖的部位。

出门时,要戴好帽子,防止寒风入侵,晚上回家时多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二、食宜温,护腰养肾

季节对应着五行五脏,“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

肾对应着冬季,属水,主藏,所以冬季养生宜养肾。

养肾饮食调理很重要,可食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是冬季养身首选。

除此之外,坚果类视频也是益肾佳品,比如桂圆、核桃、栗子等食物。

三、心宜平,节制喜怒,多晒太阳

寒冷萧瑟的冬季容易引发悲伤、失落等情绪,严重的话还会患上抑郁症。

所以在冬季要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调节心态,缓冲郁闷的心情。

也可外出多晒太阳,感受阳光的沐浴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暖花开。


3.冬甘蔗:补血润燥

甘蔗口感清甜,能够提神醒脑,除此之外,还能补肺益肾,补血润燥,对人体大有脾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多食,最好是煮汤或熬粥时加上。

二、大寒养生补“三暖”

1.桂圆:暖心补血

寒冷的天气,非常容易伤阳气,而桂圆是暖心补血的佳品,可帮助人体养血安神,补益心脾。


2.红枣:保肝健脾

大寒后便是立春,此时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极弱,此时要保护好肝脏,为春季做准备。

而红枣虽普通,但富含营养,能帮助人体保肝健脾、降低胆固醇。

3.核桃:抵御寒冷

核桃富含维生素E和含磷脂,能增强体内的细胞活性,促进造血功能,促进饮食。

可帮助人体抵御寒冷,提高身体健康

三、大寒养生按“三穴”

1.百会穴:疏通气血

按摩方式:手指放置穴位处,进行按揉,平时也可以用梳子多梳偶头顶,也可达到一定的保健功效。

按摩作用:百会穴是诸阳之会,很多经脉都会交会于此,是人体的第一保健要穴,经常按揉,可帮助人体疏通气血、驱寒助眠。

2.腰眼穴:补肾固精

按摩方式:将双手搓热,紧按在穴位上,用力往下推,推到尾椎骨的位置,每次做50-100次左右,每天早晚各一次。

按摩作用:腰眼穴在中医上称为“眼”,属于经外奇穴,按揉这个穴位,有助于温煦肾阳,畅通气血,能够帮助人体补肾固精

3.太溪穴:滋润补水

按摩方式:用拇指按揉太溪穴,按摩时间在5-10分钟左右,每分钟大约为120次,有酸胀感为宜。

按摩作用:太溪穴位于脚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下肢酸胀,滋补肾阴,为身体补充水分。
俗话说:“大寒到极点,日后天渐暖。”

大寒过后便是立春,寒冬终将散去,春暖花开终会到来。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新的节气也会周而复始。

让我们一起掌握好对应节气的养生方式,健康快乐一整年。


延伸资源下载(命理经典古籍汇总、四库全书、杨公风水经典古籍、玄空风水古籍、八宅古籍、生基秘法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寒已来,三忌,三宜,三秘诀,过好冬季最后15天发布于2024-02-13 13: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