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一些,并且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了照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邹忌)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及不上您的美丽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观察他,自认为(自己的样貌)不如(徐公)美;(又)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思考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畏惧我;客认为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邹忌)于是入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畏惧我,我的客人有事情想要求助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的,在国家中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所有大臣、官吏、百姓,授予上等的奖赏;上书劝诫我的,授予中等的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我并能使我的耳朵听闻的,授予下等的奖赏。”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有时候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这件事,都来齐国朝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一、作者及作品

刘向(约前77—6)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他撰有《说苑》、《新序》,其中有不少生动的寓言传说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言论。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等11国共33篇。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邹忌用暗示、比喻的方法规劝齐威王接受自己的进谏主张。

二、古汉语常识

(一)通假字

1邹忌修八尺余。(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视之。(仔细。)

(二)古今异义

1.邹忌齐王纳谏(:(对君主、尊长、朋友等)委婉地规劝,讽谏:诽谤,嘲讽)

2.镜而自视(:照,看:偷看)

3.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地点,处所)

4.能面寡人之过(:指责: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5.谤讥于市朝(谤,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诽谤。)讥,古:谏;今:讽刺)

6.臣之妻(:偏爱自私

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国君身边的近臣方位名词或表示范围的副词大概)莫,古:没有谁没有什么:不,不要)

8.邹忌八尺有余(:长,原文指身高:改正)

9.旦日徐公来 (:第二天: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10.衣冠(古:穿戴:衣服)


(三)一词多义

1.

齐国美丽者也()

(代词,)

吾妻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徐公不若君美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孰视(代词,指徐公)

暮寝而思(代指这件事)

朝廷臣莫不畏王(的)

由此观(代词,指这件事)

妻私臣(的)

蔽甚矣(不翻译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的)

数月后(不译)

燕,赵,韩,魏闻(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2.

相如每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于齐(朝见)

于是入见威王(朝廷)

服衣冠(早晨(zhāo))

3.

与城北徐公美(谁,什么)

视之,自以为不如(通,仔细)

4.

欲有求我也;臣之客欲有求臣(向)

能谤讥市朝(在)

皆以美徐公(比)

5.

我孰与城北徐公(认为……美)

徐公不若君之也(漂亮,好看。这里的意思是俊美。)

(四)词类活用

1.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2.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3.吾妻之我者,私我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

4.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5.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6.我也(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7.王之甚矣(形容词用作动词,受蒙蔽)


三、问答题

1.文章标题中的“讽”,是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邹忌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或“与徐公比美这件生活中的事”)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齐王接受劝谏采纳群言,修明政治,获得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2分;只答“战胜于朝廷”只给1分)的巨大成效。

2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3)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

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3)

3.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4分)

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群臣纷纷进谏。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4分。每问2分)(意思接近即可)

4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因为:其一,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其二,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其三,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每答对一点得1分,照抄原文扣2分)

5.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3)

(共3分,人物1分,写出人物的两个特点即给可满分,只写人名不说理由不给分。)

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能够冷静对待别人不切实际的赞誉等。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知错能改,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变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梁王魏婴诸侯于范台。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注释梁王魏要:即魏惠王,魏国国君,亦称魏婴。公元前362年,魏恵王迁都大梁,故魏国亦称梁国。觞(shāng):酒杯。鲁君:鲁国君主。帝女:指夏禹女儿。嗛(qiè):同“慊”,满足,舒服。易牙:齐桓公宠臣,善调味。煎敖燔炙:烹调的四种方法。南之威:亦称南威,美女名,下文中的“白台”“闾须”也是美女的名。崩山:一作出崇山。尊:通“樽”。

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

 

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和调五味而进

妾之美我者(《邹忌锅齐王纳谏》)

B.桓公食之而饱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C足以亡其国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后能有以味亡其国者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2处)

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登

4)【甲】【乙】两片选文都向君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都运用了A   的修辞手法。邹忌劝齐王B   (概括),鲁共公劝梁正C                                            (概括),【乙】文鲁共公劝说的话可以用我们教材中学过的孟子文章中的观点表述,请写出这个观点                              

 

2[]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侍臣:身边的大臣。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ěn):丰收。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寡人    时时而   征求不   欲清净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3)填空。

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均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甲】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注】栖:退守。昆:兄。种:指文种。进对:进谏。资:积蓄,准备。絺(chī)细葛布。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夫虽无四方之忧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形貌昳丽   人不知而不愠

B、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

C、王之蔽甚矣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行者休于树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4) 甲文中邹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           的方式委婉进行劝谏。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        

5)乙文中大夫种提出了什么建议?请根据选文中的内容简要概括。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选自《战国策》)

【注】:信陵君:即魏无忌,战国时期著名的公子。晋鄙:魏国的将军。卒()然:突然,仓促。卒,通“猝”。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妾   3)人之我也   4)此大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译文:   

3)【甲】文中邹忌向齐威王进谏,【乙】文中唐雎向信陵君提建议,二者在说话的方式上有何相似之处?目的又有何不同?

5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孙叔敖为楚令,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传》)

【注释】:;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老父:指老人吊:哀悼,吊唁。垢(gòu):通“诟”,辱骂。患处之: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意益下:指为人更谦恭。心益小:思想越谨慎小心。

1)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粗衣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吾孰与徐公美

C.朝服衣冠    有一老父衣粗衣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A.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D.敬受命,愿闻余教(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4)甲、乙两段所谈的都是“进言纳谏”之事,其中“邹忌”和“老父”的劝说方式有什么不同?二者的成功劝说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33.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成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读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教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间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話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天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共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谔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阖庐指:人名,吴王,夫差之父。伯嚭(pī):人名,吴国大臣。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吊死同疾: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败吴于姑苏

皆美于徐公

B.吴王将许之

遂许先帝以驱驰

C.犹人之有腹心疾也

水陆草木之花

D.乃共师北伐齐

伐竹取道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含义

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越王为人能辛苦今天不灭后必悔之

4)请回答以下问题。

甲、乙两文都是向君王进谏请简要分析乙文的进谏特点。

 

 

 

乙坟文中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参考译文:【乙】魏惠王魏婴在范台宴请各国诸侯。酒兴正浓的时候,魏惠王向鲁共公敬酒。鲁共公站起身,离开自己的坐席,正色道:“从前,舜的女儿让仪狄酿造美酒,酒味醇美。仪狄把酒献给了禹,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远了仪狄,戒绝了美酒,并且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美酒而使国家灭亡的。’齐桓公有一天夜里觉得肚子饿,想吃东西。易牙就煎熬烧烤,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给他送上,齐桓公吃得很饱,一觉睡到天亮还不醒,醒了以后说:‘后代一定有因贪美味而使国家灭亡的。’晋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天没有上朝理政,于是就把南之威打发走了,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贪恋美色而使国家灭亡的。’楚灵王登上强台远望崩山,左边是长江,右边是大湖,登临徘徊,惟觉山水之乐而忘记人之将死,于是发誓不再游山玩水。后来他说:‘后代一定有因为修高台、山坡、美池,而致使国家灭亡的。’现在您酒杯里盛的好似仪狄酿的美酒;桌上放的是易牙烹调出来的美味佳肴;您左边的白台,右边的闾须,都是南之威一样的美女;您前边有夹林,后边有兰台,都是强台一样的处所。这四者中占有一种,就足以使国家灭亡,可是现在您兼而有之,能不警戒吗?”魏惠王听后连连称赞谏言非常之好。

【解答】1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远了仪狄,戒绝了美酒。

可是现在您兼而有以上四样(贪恋美酒,贪恋美味,贪恋美色,修高台、山坡、美池),能不警戒吗?

2CA.不同,第一个“之”是代词,代指齐桓公。第二个“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不同,第一个“食”是动词,吃。第二个“食”是名词,食物。C.相同,两个“足”都是足够的意思。D.不同,第一个“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的意思。

3)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登

4)比喻:要头脑理性,勇敢纳谏;拒绝美酒、美味、美女、美景这些足以使国家灭亡的事物。


相关

·【初中语文】北京海淀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

·【初中语文】北京丰台区2021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练习(一)  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北京丰台区2021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练习(一)  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北京石景山区2021年初三统一练习  语 文

·【初中语文】四大名著最动人的60句话,用在作文里超加分!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语文修改病句详细分类+解题技巧+针对训练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初中语文90道四大名著常识题(附答案),由100套 真题试卷整理而成

·【高中语文】北京通州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高中语文】2021北京海淀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及解析

·【高中语文】2021北京西城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比较阅读答题方法阅读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学易语文北京示范校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译文、比较阅读汇编发布于2021-05-18 11: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