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释义

“漆身吞炭”这则成语指故意变形改音,使别人不能认出自己。语出《战国策·赵策一》:“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豫让又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注释

漆身:指身上涂漆,使全身肿癞。

吞炭:指喉咙吞炭,使声音变哑。


溯源

春秋末期,晋国衰弱,朝政被智、赵、韩、魏、范、中行六家大臣把持着。而这六家中又互相倾轧,企图争夺完全的统治权,首先是智伯联同韩、赵、魏三家消灭了范氏、中行氏,后来,赵又与韩、魏联合消灭了智伯。

智伯的手下有一位叫豫让的,曾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办事,但没有得到重用,自从他投靠智伯后,智伯对他十分欣赏。因此,豫让十分感激智伯对他的知遇之恩。智伯被赵氏消灭后,豫让发誓为智伯报仇。

为了得到接近赵襄子的机会,豫让改名换姓,到赵氏家中做清扫厕所的杂活,而且随身暗藏着匕首。不料赵襄子非常警觉,上厕所时,忽然心动,料想有人行刺,便命人把正在涂墙的豫让抓了起来,并搜出了匕首。赵襄子问他为何行刺,豫让说:“智伯对我有知遇之恩,你却置他于死地,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赵家的仆人听了后,都想把豫让杀了,但赵襄子却说:“豫让是一个忠义之士,我谨慎地避开他就是了。”于是把豫让放走了。

豫让行刺失败后,反思自己,认为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赵襄子认出了他。为了让别人不再认出自己,豫让把漆涂抹在脸上身上,使人看上去就像是患了严重皮肤病。改变了容貌的豫让又担心亲近的人会听得出他的声音从而认出他,于是他又忍痛吞炭,使得自己的声音变得嘶哑。这样,豫让在街上要饭,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

变形改音后的豫让躲在赵襄子必经的一座桥下,准备再次刺杀他。这天,当赵襄子像往常一样来到这座桥边,还没登上桥,座下的马忽然受惊鸣叫。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果然,左右在桥下找到了豫让。赵襄子见豫让已经毁容变声,不禁流泪说:“豫让,您为智伯已经成就了美名,而寡人饶恕过您一次,也已足够了。”豫让听后,泪流满面,对赵襄子说:“您对我的眷顾深厚,但智伯对我有恩在先,我不能辜负他。如今,我没有能力杀您了,请您脱下衣衫,让我刺衣,以报答智伯,我将不胜感激。”赵襄子答应了豫让的请求。豫让完成这件事后,就自杀了。


用典

既不能漆身吞炭报知于国士,又不能奋椎操匕以效死于贼庭。

——明·陈基《张士德祭文》


若有所悟

襄子的知情,豫让的重义。


—— 教育植根于爱 ——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日日成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漆身吞炭——报知于国士发布于2021-05-18 1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