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品听经典”  、”品听诗词" , 即可浏览、收藏《中小学文言文》全部内容。欢迎转发,谢谢支持。

唐雎不辱使命

先秦:刘向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

?唐雎():也作唐且,人名,安陵国的臣子。?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使:派遣,派出。?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战国的一个小国,即现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易:交换。?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

?加惠:给予恩惠。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虽然:即使这样。虽,即使。然,这样。?弗:不。?说:通,高兴、愉快。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

?谓:告诉。?欲:想。?以:用,用作介词。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

?秦灭韩亡魏:秦灭韩国在始皇十七年(前年),灭魏国在始皇二十二年(前年)。?之:的,助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错意,置意。错,通,安放,安置。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广,扩充。?逆:违背。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非若是也:不是这样的。非,不是。是,代词,指秦王说的情况。?直:只,仅仅。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怫()然:盛怒的样子。?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抢,撞。徒,光着。跣,赤。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专诸,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想杀王僚自立就使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借献鱼为名刺杀了王僚。彗星袭月和下文的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都是自然现象,把这些现象三命通会巫咸撮要事联系起来是古代迷信的说法。?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聂政,战国时韩国人。韩傀,是韩国的相国。韩国的大夫严仲子同韩傀有仇,就请聂政去把韩傀刺杀了。?要(yāo)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公子光杀死王僚以后,庆忌逃到卫国公子光派要离去把他杀了。仓,通,灰白色。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

?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休祲,凶的征兆。休,吉祥预兆。祲,凶险的预兆。?与臣而将(jiāng)四矣: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若:如果。?必:将要。?怒:发怒,动词。?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缟,白绢。素,白绸。?是:这样,代词。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

?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挠,屈服。?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没有凳椅,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为了向对方表示敬重,上身挺直,臀部离开脚跟,就是长跪。谢,道歉。?谕:明白,懂得。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以:凭借。?存:幸存。?者:的原因。?徒:只。?以:因为。

音频资料

唐雎不辱使命(李红梅)

老闫讲古文: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小帆课堂)

 赏  析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

?唐雎():也作唐且,人名,安陵国的臣子。?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使:派遣,派出。?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战国的一个小国,即现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易:交换。?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

?加惠:给予恩惠。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虽然:即使这样。虽,即使。然,这样。?弗:不。?说:通,高兴、愉快。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

?谓:告诉。?欲:想。?以:用,用作介词。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

?秦灭韩亡魏:秦灭韩国在始皇十七年(前年),灭魏国在始皇二十二年(前年)。?之:的,助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错意,置意。错,通,安放,安置。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广,扩充。?逆:违背。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非若是也:不是这样的。非,不是。是,代词,指秦王说的情况。?直:只,仅仅。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怫()然:盛怒的样子。?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抢,撞。徒,光着。跣,赤。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专诸,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想杀王僚自立就使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借献鱼为名刺杀了王僚。彗星袭月和下文的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都是自然现象,把这些现象三命通会巫咸撮要事联系起来是古代迷信的说法。?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聂政,战国时韩国人。韩傀,是韩国的相国。韩国的大夫严仲子同韩傀有仇,就请聂政去把韩傀刺杀了。?要(yāo)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公子光杀死王僚以后,庆忌逃到卫国公子光派要离去把他杀了。仓,通,灰白色。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

?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的预兆。祲,凶险的预兆。?与臣而将(jiāng)四矣: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若:如果。?必:将要。?怒:发怒,动词。?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缟,白绢。素,白绸。?是:这样,代词。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

?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挠,屈服。?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没有凳椅,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为了向对方表示敬重,上身挺直,臀部离开脚跟,就是长跪。谢,道歉。?谕:明白,懂得。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以:凭借。?存:幸存。?者:的原因。?徒:只。?以:因为。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文言现象

通假字

1.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白色)

3. 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4. 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只,仅仅)

5. 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

6.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愉快)


一词多义

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用来)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把)

徒:

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夫:

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怒: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

2.怀怒未发(怒气)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使”:派遣;后“使”:出使)

而:

1.挺剑而起(连词,表修饰)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3.长跪而谢之(连词,表修饰)

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5.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助词,的)

者:

1.以君为长者(……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然:

1.虽然(这样)

2.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虽:

1.虽千里不敢易也(假设连词,即使)

2.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虽然)

于:

1.受地于先王(从)

2.仓鹰击于殿上(到)

3.请广于君(给)

与:

1.轻寡人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2.与臣而将四矣(加)


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古:这样,如此。今:经常用作判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吉祥。今:经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虽然这样。今:表转折关联词,与“但是”合用)

6.徒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

7.秦王色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

8.跪而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

9.以头抢地耳(古:撞。今:抢夺)

10.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为)

1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给予。今:增加)

12.彗星袭月(古:扫过。今:袭击)


词类活用

且秦灭韩亡魏——————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灭稍微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

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虽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解得通顺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使动用法,使……伏流,使动用法,使……流因为主语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

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与臣而将四矣——————数词活用做动词,成为四人


特殊句式

非若是也——判断句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判断句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

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倒装句)

请广于君——状语后置(倒装句)

仓鹰击于殿上--状语后置(倒装句)

解读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后收录于《古文观止》。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都写得栩栩如生。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国。安陵是附属于魏国的一个小国,安陵君原是魏襄王的弟弟。当时,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灭亡,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诱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此时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这种情况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这篇文章就是这次斗争的实录。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作者简介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汉代楚国彭城,仕于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其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五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关注微信 “品听经典”  、”品听诗词" , 即可浏览、收藏《中小学文言文》全部内容。欢迎转发,谢谢支持。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诗文会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初中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魏策四》发布于2021-05-18 13:1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