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祠堂里,祖先的位如何排列?

祠堂又称为宗祠、家祠、家庙、祠室、祖庙,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的血缘亲属集团与地缘组织统一而成的宗族组织,在居室外独立建造的供奉祖先神位、祭祀家族祖先的的地方。张氏宗祠是张姓列祖列宗神灵的安息之所,也是举办家族事务的公共场所。
祠堂按等级制度又可分为官庙、公祠和民间祠堂;祠堂按家族人口繁衍又分总祠、支祠、分祠、享祠。
祠堂萌芽于氏族公社解体之后的夏商周,到宋代才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高峰。


祠堂作为封建家族制度下所形成的产物,供奉祖先神位、祭祀家族祖先是她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功能。那么祠堂的祖先神位如何排列?


祖先神位的排序是左昭右穆。


昭穆是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庙、墓地、神位的左右辈次排列,左为昭,右为穆,故称左昭右穆制。


昭穆制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二辈制族外婚。每个氏族内男女各有两个辈份,两个氏族同辈异姓才可以通婚,子女的世系按母亲的世系决定。父子属于不同氏族,是昭穆制的根本意义。


古人在室内的位次以东向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之所以以“昭穆”来命名,可能是因为南向之列正面朝阳而明亮,故称“昭”,昭有明义;北向之列正面背光而冥昧(幽暗),故称“穆”,穆有冥义。


在这里,昭穆仅仅是左右的代称而已。不过,春秋时期的昭穆还有尊卑之意:古人尚左而下右,南向为尊,北向为卑。


1、宗庙排位:《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意思是说,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


2、墓地排位:墓地葬位也同样讲究左昭右穆,始祖或本支祖先葬中间,之后的祖先以左昭右穆为左右次序。在祭祀时,子孙也要按照这样的规定来排列次序,用以分别宗族内部的辈分。


3、神主排位:祠堂是祖先的神灵所聚之地,所以祠堂里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大殿正中设正龛,左右各设配龛。它像附着在墙上的小殿阁.神主摆在阁中。后来有的用大长方形木桌,将神主摆设在桌上。


一般祠堂的正龛往往是供从现在的长辈算起的考(父)、祖、曾祖、高祖四世的神主,五世后则将神主迁到配龛上去。始祖是百世不迁的,永远摆在正龛上。


祠堂祖先神主牌位置摆放的次序依据的是昭穆制。古人云:“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意为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东向;下面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朝南,右为穆,朝北;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


父为昭,子为穆;世系上从第二世起的偶数代(辈)为昭,奇数代(辈)为穆(即: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五世为穆;六世为昭,七世为穆;二四六世为昭,三五七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


昭穆排序中,父子始终异列,祖孙则始终同列。《礼记·祭统》说: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在古代,祭祀列为五礼之首。五礼为我国古代礼仪的总称,即以祭祀之事为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


而祭祀之礼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十分讲究祭祀气氛的庄重肃穆。古人认为,祖先的灵魂经过祭祀仪式后可以附于神主牌位之上。


神主牌就是一种嵌在木座上的长方形小木牌,有白底黑字,有红底黄字或镀金字,上面写上祖先的名讳、生卒年月、配室姓氏、子、孙、曾孙名字,每一对祖先一块。


神主牌被认为是始终活着的祖先。祭祀祖先就是祭祀祖先的神灵。祠堂内祖先的神主牌排位时,按照“左昭右穆”顺序排列。


始祖居中,始祖以下的男子隔代交替为昭穆两列:即从始祖起的二、四、六偶数代(辈)为昭辈;三、五、七等奇数代(辈)为穆辈。昭居于始祖之左,穆位于始祖之右。


在祠堂的寝堂内,唐宋以后流行立先祖塑像,明清则流行挂先祖画像,民国时期开始挂考妣照片,随着科技的进步,除少量祠堂挂先祖塑像或画像(先祖去世时还没有出现照相技术),照相技术普及后逝世的先祖普遍挂先照片了。



【版权声明】转发分享,传播中华宗祠文化功德无量!!!转载自汉文化传承。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投稿、合作、建议等可后台回复“传统文化”添加本站编辑。

胡氏宗祠、张氏宗祠、川胡氏宗祠、吴氏宗祠、转发分享,传播中华孝道宗祠文化,功德无量!!!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张氏祠堂中,祖先的神位究竟该如何排列?发布于2023-03-04 23: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