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南孙

简介:朱南孙(1921.1—2023.12),江苏南通人,1921年出生于医学世家,为江南杏林著名中医流派——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从及笄芳龄到鬓染白霜,朱南孙教授坚持“为燃起患者希望而医”的誓言,济世八十余载春秋,接诊患者逾百万人次。她缔造诸多生命奇迹,为饱受妇疾尤其不孕患者送去福音,为无数家庭带来欢笑,“送子观音”之名广为流传,国内外慕名求治者纷至沓来。朱南孙教授幼聆庭训,秉承家学,又遍师名家,衷中参西,博采众长。她首创“审动静偏向而使之复于平衡”的观点,为诊治妇科疑难病证建立了一套朱氏妇科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她带领团队先后研发加味没竭片、消囊肿片、痛经III号方等院内制剂,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其中,“加味没竭片”已完成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她不但延续传统的中医师带徒模式,又兼顾带教硕、博士研究生的学院派教育模式,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终身教授,她将所学岐黄倾囊相授,现已培养出包括上海市名中医、国家专业委员会主委、重点专科带头人等在内的第四代杰出传承人,并指导培养第五代传承人,使朱氏妇科流派代代相传。朱南孙教授用自己八十余年的临证经验和高尚品行,诠释了医者的职责、使命和崇高医德。愿朱南孙先生一路走好。

我从事妇科临床50年,体会到女子疾患多隐微深奥,变化难测。以运动学纵观妇女一生是一个动与静相对平衡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如经水盈亏满溢,周而复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产褥哺乳,经水暂闭。动静平衡体现在妇女每个生理阶段和每月、每日的生理变化之中,阴阳乃变化之根本,属抽象概念,而动静则是具体表现。动静平衡协调则健康,动静失衡则必致疾病

青年时代的朱南孙







“从”者,反治也,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属此。

如经少、经愆、乳少、经闭,貌似静闭,理应以动药通之,然审证系精血不足,元气衰惫者当充养精血,以静待动,“血枯则润以养之”,亦即以静法治静证

又如崩漏、带下,症如动泄,似以静药止之、涩之,然究其因,确属瘀阻、湿蕴、癥结使然,当化瘀、利湿、消癥,且祛邪务尽,所谓“澄其源,则流自结”,此即以动法治动证也。

  • 案一  钟××,22岁,未婚。

经漏年余,日日不断,小腹隐痛,先后进服健脾益肾,补气固摄,清热凉血,养阴摄冲等方未瘥。

淋漓日久,气血两虚,渐现口干,夜寐不安,瘀下色黑如胶液,脉微细,舌红,苔黄腻,少津液

详询病由,13岁初潮,经汛始调。15岁时临经游泳,经淋半月方净,此后每转量少淋漓。21岁分配工作,看守仓库,阴暗不见阳光,下半身发冷,经水绵绵不净。

审本证由寒湿引起,下焦虚寒,经血凝结不畅,瘀血不去,新血难生,乃拟活血化瘀,以动攻动



处方

丹参12克,丹皮9克,赤芍12克,刘寄奴12克,焦楂炭12克,蒲黄(包)12克,炒五灵脂(包)12克,益母草12克,仙鹤草15克,炮姜6克。



5剂后经量增多,瘀块骤下,漏下即止。继以调补冲任,以复周期。







“合”者,病有夹杂,动静失匀,虚实寒热兼见,制其动则静益凝,补其虚则实更壅。

清·石芾通《医原》谓:


“病纯者药纯病杂者药杂。有病虽杂而出于一源,则立方要有专主;有病虽纯而夹以他病,则立方要有变通。
故临证需寒热兼调,七补三消,通涩并举,药应兼用
吾喜用药对组方,如仙鹤草配益母草,通涩并用,调治月经周期不准之功用;
熟军炭配炮姜炭,寒热兼调,一走一守,治崩漏经久不止;
莪术合白术,消补相伍,治脾虚痰凝经闭积聚;
血竭协三七,化瘀止痛止血,疗癥瘕结聚之疼痛、出血之证,用之得当,得心应手。
  • 案二   李××,30岁,已婚。

16岁月经初潮,尚调。19岁下乡务农,经常临经涉水,乃有痛经。结婚年余,痛经加剧,经挟瘀块,肛门坠胀欲临圊感。

妇检:宫颈光,前位子宫,正常大小,活动,质偏硬,后穹窿可触及一黄豆大结节,触痛。两侧附件(-)。

辨证属肝郁气滞,热瘀交阻,病程历久,肾阴亏损。治拟疏肝解郁,祛瘀生新



处方

蒲黄12克,五灵脂12克,楂肉9克,青皮6克,柴延胡(各)6克,仙鹤草12克,益母草12克,炮姜炭4.5克,熟军炭4.5克,三七粉(吞)1.5克,血竭粉(吞)1.5克



于经前10天左右服至经转,药后经行量减,腹痛亦轻,5天即净。次月如法照服,腹痛未作,3个月后受孕。







“守”者,意即辨证既确,用药须坚定果断,对病程较长、症情复杂之慢性病而论。

清·喻昌《医门法律》谓:“新病可急治,久病宜缓调。

明·薛瑄《薛文清公文集》也谓:“用药勿责近功。

如血海枯竭之虚型闭经,宜以静治静,证不变,守法守方,待精血充盈,经遂自通。
  • 案三  钱××,28岁,未婚。

经水16岁初潮,每2~3月一转,经量甚少。近数年需用人工周期疗法方行,头晕疲,腰膝酸楚,面色无华,毛发稀少,脉微细,舌胖质淡红,舌尖有刺,苔薄腻。现经水半载未行。

辨证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治拟益肾养肝,充养冲任



处方

当归12克,赤、白芍(各)9克,熟地12克,川芎4.5克,党参9克,莪、白术(各)9克,川断12克,桂枝6克,鸡血藤12克,仙灵脾12克,河车大造丸9克(吞)



上药共服14剂,精力渐充,小腹微胀,阴中带下,肾气已动,冲任得润,因势利导,宗原方增进。



处方

当归15克,丹参15克,赤芍12克,鸡血藤15克,川芎6克,莪白术(各)9克,川牛膝12克,川断12克,泽兰12克,益母草15克。



服至第五剂时经转,量中,色红,略有腰酸腹痛,5天净。

经净后继用滋养肝肾,填冲调经,先后调治年余,经水40~50天一周期,经量中等,精力亦充,头晕腰酸皆瘥。

70年代末在指导学生







“变”者,即治法视证情转变,用药须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灵活应用。


宋·史堪《史载之方》谓:“喜为医者,临事制宜,随机应变,审当轻重”。

清·石寿棠《温病合编》亦曰:“对证施治,因时变通”。

如不孕症,证情多复杂,年青者常伴盆腔炎,输卵管受损,缠绵不愈,临证先治病为主,然后调经,经调后助孕调经之法又分经前、经间、经期、经后之别,分期调治,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又如治实证痰湿阻络型闭经,首当化痰疏络,以动解凝,待湿化痰除,地得通,而经转量每涩少,盖邪既已去,正必受损,气血虚亏,当即转为调补气血,以静待动,而济其源,则经自调。
  • 案四  谈××,18岁,未婚。

14岁初潮后,周期惯常落后,量少,渐致闭经,已8个月未转。

体胖(体重69千克),神疲嗜睡,头眩,痰多纳呆,腰酸带下,全身肌肉胀痛,皮肤搔痒,下肢大腿内侧及腋下有紫纹,脉沉细,苔白腻。曾经西医内分泌检查,不符合柯兴氏征。

辨证为脾阳不足,体丰湿盛,湿碍脾运,则上泛为痰,下注为带。治先解凝制静,以涤痰汤加减



处方

南星6克,姜半夏6克,陈皮6克,菖蒲9克,制附9克,丹皮9克,赤芍9克,川柏6克。



服药12剂后精神略振,并有酸胀感,乃因势利导,改以:


处方

当归15克,丹参15克,川芎4.5克,鸡血藤12克,马鞭草18克,箭羽12克,威灵仙12克,仙灵脾12克,川牛膝12克



养血活血,除湿通络10余剂后,果使经转,但量甚少。

如此按月调治约七八个月,痰湿渐化,体重渐降,下肢发胀及皮肤搔痒消失。以后经水虽不准时,但能自转。惟仍感神疲嗜睡,纳呆便溏。
患者体丰湿盛,脾肾阳虚,气血资生乏源,所以平时宜温脾益肾,调补气血,以静待动,参苓白术汤加肉桂、鹿角片、巴戟、仙灵脾;行经期间以四物合通瘀煎,养血活血通瘀。
以后经量逐渐增多,如此动静结合,先攻后补,而收全功。



延伸阅读(儒释道古本民间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朱氏妇科百年传承妇科临证经验发布于2024-01-17 00:13: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