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光教授临床用药初探
作者/廖正烈、李继先
李克光教授出生中医世家,幼承庭训、聪颖好学,刻苦钻研岐黄之术,积近六十年之临床经验,至今仍以四川省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之尊活跃于医林,在内科杂病的诊治用药上颇具特色。笔者作为李教授的学生及晚辈,试图将其用药经验作一探索,不免挂一漏万,聊作引玉之砖。




善用疏肝理气



李教授治病,注重一个“疏”字,即疏通气机用疏之法,重在疏肝。因肝主疏泄,为全身上下之枢机。倘肝郁气滞,则变生诸疾:如血瘀、湿聚、痰壅、火郁、食滞等等。故他每于治疗疾病时,在辨证基础上总喜加用疏肝药。

如胃痛用疏肝和胃消积法,水肿用疏肝运脾利水法,火郁用疏肝清热泻火法,黄疸用清热疏肝利湿法,瘰疠用疏肝祛痰活血法,咳嗽用化痰理肺疏肝法,肝脾肿大用疏肝软坚散结法,心悸怔忡用疏肝养心滋阴法而酌加柴胡附、青皮、川楝子等,应症药中经他这么一加,恰如画点睛一般,整付药就“活”了,药效就奇了,故常获卓效。

李教授认为:


诸疏肝药中,柴胡疏肝之力最强,又因能通达三焦,有疏通整条肝经的作用,肝郁者每多用之。



但该药有升阳劫阴之副作用,故古人多用白芍以监制之。阴虚每兼肝郁,对此李教授常以蒺藜、牡丹皮代替柴胡。阴虚甚者,再加白芍、女贞子以使肝血充足、气血并行。

李教授还认为:疏肝宜兼顾其气。疏肝药久用、过用,有耗气之弊,且气虚推动无力,成气滞。对气虚肝郁患者,疏肝药中加入补气之品,如人参配柴胡是也。但一般情况下,补气不宜过壅,故以泡参、炒白术之类即可。




运脾除湿治顽疾



脾胃后天之本,历代医家至为关注。李教授常引斯炽公的话告诫后学:“用药不顾脾胃,戕贼生化之源,使脾不能运药,则用药何益?”

他认为:


治病须随时顾护其根本。脾的生理是喜燥恶湿,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全身。



而脾又最易为湿所困,平胃散恰为本症而设以运脾除湿,故他常以此为基础方加入芳香醒脾、疏肝理气之品,或养阴、或益气、或清热、或温阳、或芳化、或淡渗、或开胃、或利水、或抑木扶土、或养心补肾,总将顾护脾胃融入主要治法之中。

李教授善治脾胃病,尤长于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治泻之法,他推崇明代李中梓的渗淡、升提、清涤、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九法,认为此九法全面扼要、颇为实用。如能集众法于一炉,对久治不愈的泄泻更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典型者治一男病人,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长期便溏,次数无常。查大便隐血,面色?白,瘦弱乏力,很以为苦。

李教授凭脉据证辨为脾肾阳虚,综合燥脾、温肾、酸收、淡渗诸法,以四丸、平胃散为主方,处以黑故纸、吴茱萸、五味子、苍术、厚朴、陈皮、白蔻仁、甘草,间以大腹皮、豆卷、茯苓、菟丝子、广藿香、广木香、台乌药等加减进退,连服10余剂,患者食欲明显增进,便次减少。

守法守方再服10剂,已成条状便,面色已转红润,数十年腹泻竟不期而愈。




阴虚湿热费斟酌



阴虚挟湿热这一证型,在我国南方较为常见,但历代对之论述甚少,方药阙如。李教授与其父李斯炽(成都医学院首任院长)对此探索几十年,终于取得如下认识:


凡虚证患者,当以养为要。诸多杂证,虽正气内虚,常兼实邪,若峻补蛮补,必致留邪,使病情缠绵难愈。治此证补要得法,而湿热既为实邪,全在分解。若此症复感外风,施治愈加困难。因补阴则恐滋腻,渗湿又虑损阴,解表只怕耗液,清热犹虑生湿,甚难处理。



李氏父子反复筛选、推敲再三,终于觅到祛风而不峻、渗湿而不燥、清热而不寒、养阴而不腻的方药:如防风、银花,辛散凉泄,透风于热外而无峻汗伤阴之弊;甘平淡渗之茯苓、豆卷、薏苡仁、滑石等渗湿而不伤阴之品,谓之“渗湿而不燥”;

清热常选银花、连翘、栀子、地骨皮等轻清之品,而无苦寒伤中及化燥之弊;补阴药有滋阴、养阴之别,须仔细分辨。

麦冬、玉竹、沙参、百合、花粉、女贞子、旱莲草等,系养阴之品,性味甘寒,甚少滋腻恋邪之性,故多用于阴虚挟湿热之证,此即“养阴而不腻”。明于此,就掌握了此类疾病治疗的钥匙了。




轻灵平正起沉疴



李教授用药一向轻灵平正。擅用经方,又不囿于经方。每付药多则十味,少则几味,甚至一味。每味药分量不多:白蔻、吴茱萸、川芎常用3~6g,甘草2~4g,笔者仅见李教授使用夜交藤30g、黄芪25g,即算“天量”了。

说其平正,是其甚少使用峻药猛剂、以及贵重稀缺药物,处方平平常常、却常于平淡处见神奇而起人沉疴。

如治一男青年、鼻衄不止,几经辗转施治不效,已服过犀角地黄汤、十灰散等多剂止血药而罔效,延及李教授诊视已失血过多、气息奄奄,面色不华、确属危重。

教授断为气随血脱、当机立断,嘱以丽参9g煎浓汤频服果然一天之内衄血渐止,转危为安。再稍加调理,久为所苦的鼻衄竟至痊愈,称谢不止。

教授分析:失血重症、必致气随血脱,此时止血、补血、凉血,均缓不济急。惟依气为血帅之理、以独参汤单刀直入,效专力宏,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倘药多方杂、互相掣肘、反倒不效。

 教授可谓深知药性、且灵活多变,不泥成方、丝丝入扣、不炫虚、不猎奇。他认为治病的关键在恰合病机。药中病机、一用就灵。




心病还得“心药”医



或曰:李教授治疗效果何以如此之好?答曰:除了审证精详、见微知著、活法圆通、配伍严谨之外,深谙心病还须“心药”治之,医生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笑,无不与疗效密切相关。

试看教授临诊:望色、听声、写形、审脉,全神贯注;往往病人带来一大叠西医检查资料及以往吃过的药单,都不厌其烦地仔细审视,力求从别人的诊疗得失中找出切中病机的办法来,他还常与病人拉家常、嘘寒问暖。

一个原本思想紧张,包袱很重的病人,看到李教授慈眉善眼、德高望重、却如此和蔼可亲、如此认真负责、觉得真正遇到了关心、重视自己的好医生,不知不觉中心情变得轻松愉快了。加之李教授性格开朗豁达,说话幽默风趣,自然病人受到感染而“笑口常开”了。不少病人反映:能与李老一席谈,未曾吃药病减半。

发达国家盛行心理咨询,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身心健康也许李教授的工作态度、认真精神、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医患问答中早已进行了“健康心理咨询”了。故而病人对其医嘱必言听计从,积极配合,病当然好得快!

李教授学富五车,在内经、金匮等方面建树颇多、论著甚丰。医、教、研三位一体。多种疑难怪症屡治屡效,一生活人无数,深获好评,其医名早已闻名蜀中且驰誉省外。




延伸阅读(儒释道古本民间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李克光经验四则:疏肝宜兼顾其气,运脾宜兼顾除湿发布于2024-01-17 00:13: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