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欧洲人,美国既吸引我,又令我吃惊。我愈喜欢他就愈觉得与他的距离若干光年之远。我感兴趣的是美国人的朝气——尽管也有许多矛盾——以及他们对于某些事情不随便轻信的态度。这是这种矛盾、朝气、不断加剧的痛苦的混合,使他变得迷人和与众不同。美国是梦幻与现实的混合。在美国,梦幻会不知不觉地突然变成现实,现实也会不知不觉地忽然成了一场梦,我感触最深的也正是这一点。美国仿是格里菲斯加上斯皮尔伯格,水门事件加上马丁·路德·金,约翰逊加上肯尼迪,这一切都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梦幻和现实总是相悖的,意大利只是一个意大利,法国只是一个法国,而美国却是整个世界共同的问题:矛盾、诗意。你只要登上美国国土,马上就接触到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莱昂内

《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的影评多到看不完,但多数人忽略了Jack London的小说《Martin Eden》(《马丁·伊登》),其实此乃《 美国往事》之文眼所在。

《马丁·伊登》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之一。

青年水手马丁·伊登,本是一个胸无大志、才疏学浅的穷孩子,偶然结识来自上流社会的罗丝小姐之后,发愤自学,力争上游,开始了艰苦的文学创作生涯。万事开头难,马丁·伊登的投稿统统被退回,但倔强的他不愿听从罗丝的安排,不肯向现实屈服。势利的罗丝终于失去耐心,和马丁·伊登分手。谁想到,分手不久,马丁·伊登突然时来运转,一跃成为当红作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上流社会的大人物都来拍他的马屁,甚至连已和他决裂的罗丝也主动前来投怀送抱。马丁·伊登看透了世态炎凉,对虚伪、腐朽的上流社会极度恶心,万念俱灰的他对人生已无丝毫留恋,最后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纽约少年“面条”(Noodles)的故事发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而《马丁·伊登》问世于1909年,导演故意安排面条把《马丁·伊登》作为厕所读物,当然有其用意。

面条和马丁·伊登的情况相似:都是穷出身,都胸无城府。面条在Deborah面前自惭形秽,马丁·伊登把罗丝小姐当女

Deborah和罗丝小姐的人品相似:都是庸俗势利肤浅之人。

面条和马丁·伊登的下场相似:面条成了瘾君子,醉生梦死;马丁·伊登下手更狠一点,干脆自我了结。

很多人把《美国往事》和《教父》相比较,其实这是“关公战秦琼”,缺乏可比性。没错,赛尔乔·莱翁内(在片中客串火车售票员)、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都是意大利血统,但莱翁内是纯粹意大利人,科波拉则是土生土长的美籍意大利人。出身和教育的不同,导致世界观的不同。前者以外国人的视觉观察美国,而后者是以美国人的眼光看待美国。莱翁内在《美国往事》中经常借题发挥,批判美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弊病。科波拉执导的《教父》简直是为资本主义树碑立传、歌功颂德。

《美国往事》有2个版本,多数人没看过4小时+10分钟之加长版,因此造成了各种误解。比如电影两次出现了垃圾粉碎车,这是电影里头极关键的一个具,暗示“美国梦”之破灭。

一般认为,美国是个大熔炉,但在莱翁内看来,美国是个绞肉机!

Max跳进垃圾粉碎机,暗示他是心甘情愿的被美国精神“同化”了(套用《肖申克的救赎》的台词,institutionalization了)。而面条不愿意被同化,或者说,他不愿意同流合污,因此他回头看着垃圾车开走,然后继续走他的路,正如中国那句老话——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延伸阅读(儒释道古本民间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美国往事》:美国梦之破灭发布于2021-05-22 20: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