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中,大家一定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就是特别爱上火,不是偶尔,而是经常。

经常感到上火是很常见的问题,但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会产生反复上火的情况。

虽然清热泻火的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频繁使用会引起其他身体不适,如肠胃不适等问题。

此外,有些人还可能伴随四肢不温暖的现象,双手、脚甚至从腰到脚都感觉异常冰凉,好像身体两极分化了一样。

中医把这种情况叫做“上热下寒”。

在中医看来,脾脏属土属性,而土壤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孕育出万物。冰冷的土壤是无法孕育出鲜花、草木等生命的。这就像在自然界中,气候温暖的地方植被茂盛、生机勃勃,而在寒冷的环境下,生长条件就十分艰苦。

同理,人体内的脾胃也喜欢温暖而反感寒冷,这是可以肯定的。

频繁饮用冷饮、食用生冷食物,或者过度使用寒凉的药物都会经由脾胃代谢,消耗大量的脾胃阳气。如果长时间这么下去,容导致脾胃虚寒。

脾胃对身体至关重要,它是身体的交通要,一旦发生虚寒,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
当身体出现火气时,会向着脾胃这个方向行进。但是,一旦遇到了障碍,它的行进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只能沿着反方向返回,最终引起面部等各种上火症状。

脾胃在人体中不仅仅起着运化食物的作用,还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就像一个小火炉一样。由于脾胃掌管着四肢,如果脾胃虚寒,会导致四肢不温暖的情况。

这种类型的上热下寒,用张仲景的《栀子干姜汤》就能解决。


2

这个方子的名字已经很简单明了,它是由干姜和栀子组成的。张仲景先生从众多中药中选择了这两种佼佼者,组成了一支精锐部队。

干姜可以暖身驱寒,而栀子则有清热的作用。用苦寒之栀子清上焦郁热以除烦,以辛热之干姜温中焦虚寒以止利。两味中药,一清一温,一补一泻,改善反复上火。


栀子:清热泻火

栀子擅长清热。如果身体某个部位感到发热,那么马上可以使用栀子来进行调理。栀子通过导热下行的方式,帮助身体将邪热通过小便排出,达到清热的目的。

为什么不使用黄芩或者黄连呢?如果有心火旺的情况,应该选择黄连;如果是肺火旺,应该使用黄芩。可以说,每种中药都是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各自都有独特的翘楚之处。

有一点可能会让大家疑惑,就是上热具体指的是哪里?其实,大部分上热的情况通常是心肺有热。因为心火会从上往下流,必须经过脾胃这个交通要道。但是有时候也有可能是肝胆有热。

仲景先生想出了一个妙计,就是设法将这些热全部清除,于是他准备了一张大网来一网打尽。而在清除热邪的众多中药中,唯有栀子能够清除三焦之火。这三焦包括了心肺和肝胆等部位。所以栀子非常适合用来清热泻火。


干姜:温中散寒

有些朋友认为只要把生姜拿到外面晒干了就成了干姜,其实不然。这种晒干的生姜依然是生姜,只是把它晒干了而已。

种姜的时候需要选用完整无破损的姜块,将其种植到土里,然后新长出的部分称为生姜。而干姜则是通过对母姜进行炮制制成的。

民国大医张锡纯所说,干姜就是母姜,生姜则是子姜。干姜存放时间较长,所以辛辣程度更高,”姜还是老得辣“。所以当遇到特别寒冷的情况时,只靠生姜可能难以发挥作用,必须使用干姜。

当干姜进入人体后,就会像给小火炉的柴火一样增加脾胃的火力,从而将身体中的寒气驱散,让脾胃得以暖和起来。

大家记住了,栀子干姜汤适用于中焦脾胃虚弱,导致郁火上升难以降解的脾胃虚寒体质。

这一类型的人可能从前喜欢吃生冷,喜欢喝凉饮,但是现在呢食物一定要吃温热的,喝水也要喝带热气的,冷水一喝下去就汪在胃里了,一动,能明显的感觉到水在胃里头左摇右晃,还咕噜咕噜直响,这是脾胃虚寒的表现。

用栀子清热泻火,用干姜温中散寒,一个栀子,一个干姜,两味药加在一起把体寒、容易上火的问题解决。

如果你也是脾胃虚寒体质,那不妨参考一下:

栀子干姜汤:本方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由栀子(擘)十四个,干姜二两组成。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觉得有用请“分享”给朋友们

中医经络推拿&中医推拿&经络推拿


延伸资源下载(养生气功大全、气功古籍中医理论、中药词典、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身体越寒,越容易上火,张仲景只用两味中药一补一泻,清火散寒!发布于2023-12-04 11: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