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

#南师讲《圆觉经

第六十三讲


我们现在《圆觉经》是一百零二页,上一次讲到这个怎么样修止,啊,就是大乘如来修法。现在开始怎么样修,修这个止观、定慧这个境界。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这一个所谓定慧的修法,也就是止观等持的修法,同光修止不同。修奢摩他、修止,把一念专精,只要一念专精,啊,专一在一点上,以这一点的境界,或者,或者修数息,或者修休息、放下,或者修空。这一点的境界,止是止断一切妄念之流。啊,这是修止。止普通叫做定,实际上止只是一个修的方法。止的结果啊,可以得定,不过是哪一种定,这个里头差别很大。不是说,得止以后就叫做得定。是得定,修止的定。

譬如我们拿念佛法门啊,“南无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念念连续不断,这个其他的杂念妄想都不起了,所谓都摄六根,一切都归纳了。呃,六根都不外用,止在一个忆念一声佛号的境界上。普通的、普通人认为的一心不乱,连续不断,没有时间性的,更没有空间、没有身心这个观念。这样算是止,还不能够说念佛三昧得定了啊。

所谓一心不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我们念佛之心,也等于说,切断一切妄想心定在一个念佛的正念上,连绵不断地,这是得止。假定我们心中一边在念佛,或者念子啊,其他的法门都一样;就是念佛,那么一边还在思想,这个思想一边杂乱、还在用,不算得止。呃,大家不要认错了啊!是在念佛,什么理由呢?就是你比较自己:我们一边在念佛,一边在炒菜,一边在走路,一边在做事,你说那个做事的力量大,还是念佛的那个念头大呢?当然是做事的力量大,念佛念头啊是有个影像而已,就是一点点影像而已,所以还没有得止。换一句话说,得止就是第六意识这个思想意识完全集中一点了。假使念佛念到“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六根都归到这个佛号了。例如我们拿起、端起饭碗,筷子拿到想吃饭,不晓得怎么…忘记了,饭也没有吃到嘴里,愣住在那里。还是在那里佛号,其他都没有了。不是故意的啊!你说:“我懂了,下一次我吃饭就不吃。”啊,那就不对。自然的,那才是得止。    

那么修止观双运,两个一起来。再讲念佛,不同了。现在佛告诉我们这个办法啊,方法。

所以有些众生,它的根器合于修三摩钵提,止观双运,修定慧的境界,最好是修念佛法门。这里讲,没有标明是念佛法门。他说首先应当“忆想”,注意这个“忆”字啊,观念里头常常忆念,这个忆。忆,我们晓得这个中文字就是回忆了。忆就是一个事情记住了,哎,无论如何随时牵挂到这个事。啊,这个忆念到,随时想到。想,想象出来。想,念到这个佛,但是他不指明一个佛啊,这是要我们自己去选择。常常要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佛。    

佛有很多不同,这个各人的因缘,各人去找了,看与哪一个佛有缘。有人爱往生西方,就去。东方也有佛,药师如来。啊,十方上下都有佛。那么这个呢,要你自己佛经看得熟,你自己觉得哪一个佛的愿力跟你俩有缘。譬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东方药师如来有十二大愿。不过大家贪便宜诶,十二愿跟四十愿打个折扣啊,那便宜得多了。啊,随便你往生哪里,这是说笑话哦!一个愿都很难。而且真的一个愿力做到,包括百千万亿愿,同是一心。

那么只要随时想到、忆念到这个佛。在密宗呢?你们学密宗的人就是观想这个本尊,这个佛。就是不管你观哪个佛,乃至忆想十方世界的一切菩萨也可以,大菩萨。譬如修黄教的人,密宗的黄教啊,这个普通是用他们的大法,大威德金刚,是文殊如来的化身文殊菩萨的化身。或者是时轮金刚等等。,是观自在佛,或者观世音菩萨,哪一尊度母都可以。你先应当忆想,重点是“忆想”两个字啊。

忆想…古人有两句诗啊,我前两天还跟这里同学们正讲到古文的时候想起来,以前讲到过。黄山谷有两句诗,“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这是宋代的诗人黄山谷的名诗。尤其像我们念起来感慨就很多了,夜里做梦都回家,有些人在外地想家的,啊,想家里父母的。说五更归梦,回乡之梦,路隔三千里,五更归梦三千里;一天都在想父母,一日思亲十二时。(对写板书的学生说:他亲情,父亲母亲的亲。)后来有人把它改了,他用那个“卿”也对。有人把它改成恋爱诗,改成卿卿我我的卿。“一日思卿十二时”,那是改的太、太不应该了啊。呃,明人、明朝有人把他这样改了一个字。    

我们假使真做到一日思佛十二时,很难了。譬如我们要发财,想、想钞票的时候,一日思亲…,只是有一个…大家如果做过生意啊,支票开出去了,到了下午三点半。啊,明天不得了,要兑现还差十万块,到处借不到,都慌了。这一夜都睡不着,那真是一夜思钱十二时啊,就在想钱。那,这个才叫忆想,那么世间法的。

所以我们学佛修道观想佛,说成就,本尊观想到,就要这样的境界,才是“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那么这个是原则。所以忆想呢?修的方法就很多了。譬如我们修阿弥陀佛的法门,念佛的,你要把小本弥陀经都要熟了。甚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西方极乐世界,整个的境界就是在你脑子里都现前心里头现前,脑子不对,脑子现前就快要经了。心意识里头统统现前,很清楚。

这个…或者观不起来,最好是观佛的、佛像所谓眉间的白毫光这个地方。佛像里头这里不是画的有一点圆圆的,一坨坨都有。呃,这一点,这一点红点是我们乱塑的。这是这个肉鼓出来,一个珠珠一样。这个肉鼓出来这一点珠珠一样,印度人,就是学佛的,特别喜欢,所以印度的妇女生来从小这里头挖了一个洞。啊,是真的挖一个洞,所以出门就是嵌一个宝石。那么这个在我们看来何苦呢?哎,可是他们觉得很美。这个国情不同啊。这里戴两个大耳环,啊,你们到港就看到有许多印度人打扮的。当然有许多古代的落后的地区,边远的印度的,他这里还带一个圈圈,鼻子里还穿一个洞呢!呃,像一个牛一样。哎,我们觉得不好看,各人看法不同,他们觉得很好看。那么我们要观佛观不起来,观眉间白毫,就是这一点。白毫是有一个白色的毫毛,拉开来很长,卷起来收拢来刚好贴在这儿。等于我们有些人,中间长一颗痣一样,但是你不要观黑点。这也是一种。    

或者观佛的胸口的卍(万)字也可以。总而言之,你要观想成就,“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我们讲,刚才讲观不起来全体,(就)只观一点。可是你要知道,有人心量广大,啊,智慧广大,功德大的、心胸宽大的,他懒得观一点,一观是三十二相、整个极乐世界全体都出现。哎,你说他怎么做到,我做不到呢?诶,这个是修持有素了。心量大的人观的就多,一念之间就可以观起来。我们这个…大家心量小了,啊,自认为是小人啊,小人就修小法,啊,先观一点。

所以这个刚才我报告的就是下面一句话,“依种种门”,用种种的法门,做忆念观想十方佛十方菩萨。乃至观一只菩萨的说法的手,乃至观一个字轮,乃至观菩萨胸口的宝石,乃至观观世音菩萨一个、端的一个净水瓶,或者净水瓶里的杨枝都可以。你选定了一点开始。所以“依种种门”,然后整个把它观好。

观到什么呢?“渐次修行勤苦三昧”,所以一步一步地观,观成功了,渐渐修行勤苦三昧。很难观成就。观成就了,像学密宗的人呢,有个名称叫做观想成就,观想成就了。啊,观想成就了就很难喏,随时在这个佛菩萨想象境界。

当然你们有人一定会讲,“如果要我去闭关,啊,专修我也做得到。”你不要吹了,做不到。做到的人不需要闭关,不需要专修,一边还在做事,一边做到了。那么你们可以问了,这不是同刚才你说的念佛心在念、散乱心在(念)一样吗?不一样。哎,真做到了的,念佛在念,就是念佛这个正念的力是强,做事这个力量是薄,啊,这个力量是弱。那么,你念佛也可以一边念佛一边做事。    

所以真观想起来,观想成就的人,并不是说只在静态打坐,或者闭关专修的时候观想起来,这就叫做观想成就?不是的。要成就到这个观想的境界,行坐卧,一切起用动作之间,这个观想境界非常明显地都现前。而且不是一定闭眼睛的,开眼、闭眼都现前的。那你说开眼闭眼不是眼睛看到佛像?那也不是了。这个是你的意识境界,初步啊。意识境界,心里有此意识,就是观想成就。

其实就是…大家都做到,马上做到。哎,就是自己的习气业力拉住了,做不到。怎么样说大家都做到呢?譬如诸位现在在这里研究这个《圆觉经》,听我随便乱说。啊,听得…一边在听,你一边想你心里要紧的事,有没有在想啊?一定有。当然有些人不要紧,啊,不要紧坐在这里啊,不要昏沉听;呃,听是听到,呃,傻不楞登地,听一句过去了,也过去了。呵,就是过去。那…呵,就丢掉了。一切皆空,是诸法空相。哈,这个是顽空,这个不算的。每一个字,眼睛看到经典,耳朵听到别人所说的这个声音,心中一念清明的无所不在,这个境界到达了,那就观起来了。这叫观想成就。

观想成就以后,这个同时,“广发大愿”,还要发愿,怎么发愿?发什么愿?譬如你念佛,你必须要知道,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什么愿?啊,说:我愿我成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因为发了四十八愿,啊,因此形成了极乐世界;哎,一切众生只要发愿,念一声佛号,就可以往生到我这里来,我马上送个入境证给他。啊,他就来了,就往生到我这个(佛土)时候,将来众生生在我这个佛土里头、国土里头,啊,没有生老病死等等。四十八愿,我随便提一下啊。所以你念佛光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当然我愿冷起来有毛线衣穿,我愿有新的电视机出来,家里有一台,啊,我愿那个国民住宅好的也有一栋。啊,这些愿、世间愿都蛮多的。可惜世间这些愿,世间的愿叫做欲了,不是愿。    

愿是舍己为人,处处照应人,不是照应自己。所以我们修西方极乐世界念一句佛号,必须要把四十八愿是搞清楚。搞清楚怎么样呢?现在经典告诉你发广大愿,要发广…不但是背来,要变成行为,这才是真正发愿了。

所以学佛任何人学大乘菩萨道,六度万行,你一度都不度欸!我们学佛是,哎,嘴里讲度众生,实际上你们来度我啊。所以我常常说,人家说,哎,现在已经说了几十年了,当年,呃,这个…人家问我,“你现在怎么样?”“哎呀,我现在…”“你现在在度众生?”我说:“对啊!本欲度众生,现在是反被众生度。”大家可能都是这样。所以如何发广大愿变成实行,这才是真正发愿。

好了,观想念佛或者是观想菩萨,观想成就,都现前了啊!我们引用一句这个《西厢记》的话啊,“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哈,都是他的影子,都是佛的…,这是观想出来了。这里你们注意哦,谁观想出来?我观想出来的哦,每一个人自己、我。我什么观想出来?我的意识,第六意识观想成就的。呃,观想成就是第六意识哦!要成就,要观出来。哎,譬如说你观佛三十二相吧,或者观一个四臂观音,念一句密咒嘛呢叭咪吽”,四个手的观音菩萨,呃,手那样…都很清楚,啊,乃至他的身体都很清楚。先是画的像也可以,铜像也可以,慢慢变成真的菩萨像。但是菩萨像在前面还不可以,连我自己本身都变成那个样子,这是观想成就,到自己身上来。哎,我们想象外来还可以啊,偶然想象出来啊。要到自己身上来,哎,自己观…这才是观想成就。    

这是第六意识形成了。但是你要跟到佛菩萨那个愿力,硬是舍。譬如空,空的了?外缘、万念皆空。我们嘴里讲万念皆空啊,你丝毫半念都空不了(liao)。呃,没有用。因真做到了,如佛所行,如佛所说,发广大愿,才构成了这四个字,什么啊?“自熏成种”。注意这四个字啊!呃,自己熏习。我们念佛,观想佛就是熏习哦,抽香烟一样慢慢熏啊。这个烟这个熏,把它颜色成了那个颜色。你天天念他、天天观想,这个意识观想成功了。意识观想成功了,不一定哦,你不做观想,他又去了。不作意,不去造出来这个境界,他又没有了。呃,但是必须要随时造作,造作出来,意识形成了,配合我们的愿力、行为。这个观想的境界练习惯了,抽烟一样慢慢熏习。譬如我们去到一个香水厂做工啊,这个下班以后一身啊都是香的。其实没有偷香水,你在香水厂做工嘛,当然有这个味道,就是熏习了,熏出来。

“自熏成种”,成个什么种?第八阿赖耶识形成了种子。所以拿唯识的道理,这个修行观想道理,就是现行生出变种子了,在第八阿赖耶识的种性。他生来世,乃至死后生生世世境界,他念佛的、佛的境界始终现前。    

……(有断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其中能观者还是我,所观者是佛。是…呃,佛相是被我所观出来。如果说,“诶,佛来了、菩萨来了”,然后自己忘了“我”,哦,那你着魔了。所以着魔…人就是忘了“我”才着魔,神经了的人就忘记了我,没有主见了,就是神经了。

所以佛在《楞严经》的比方,诶,有个演若达多这个人,梵文的名称翻译成中文四个字。诶,释迦牟尼佛讲,他早上起来照镜子,哎,看到镜子里有个人,“哈,他、他…”,然后疯了,“这个人,嘿,有个头,我的头呢?”自己找了半天,找不到头。谁能够找到自己头诶?没有看见过欸。在镜子里头看别人的头,镜前含笑看人头,很好看。没有办法看自己这个头啊,看不到啊自己面孔,就疯了。这个人疯了,大概释迦牟尼佛也没办法,哈,疯了就疯了。要等他…哪一天他不疯呢?再拿个镜子一照,“哦,原来我的头就在这里”。所以自见本头,本有的,并没有掉的,当然不疯了。佛作了这个比方,多妙啊!

所以你念佛、学佛,啊,这个境界就搞清楚了。那么在《金刚经》上就是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佛不着佛相,那么是名见佛,就对了。

所以《圆觉经》在这里告诉我们,修止观双运三昧的境界,最后两句话很重要,“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不合于教理的这个境界它所发生,绝对不要信,不要执着,执着就糟了。那么你说为什么你要修观想佛菩萨的像这个法门呢?乃至加上念咒子呢?诶,这是一个原理,“自熏成种”,就上面这句话。呃,我念咒子、我念佛、我观佛,也是自己熏我自己,能观者是我,所观者是佛。呃,“自熏成种”,原理就在这里。他说这个法门嘛叫做止观双运,修三摩钵提。    

          

◎ 止 观 禅那 差别相  

那么我们要提一个问题啰,这个同上一次讲的修止,差别在哪里?诶,假设我们正式在课堂上,对不起啊,我就要考问大家了。呃,现在我是被考问者,自说自话,自己提出来,只好自己答了。呃,诸位也不肯赐教。啊,我来自己来答了:有。差别很大。

修止不修观。呃,所谓观,不是眼睛去看,(是)心观。心眼里头自己把它想象出来的,所以叫做观相,,观想,密宗讲…;呃,观想这个观呢,不是这个肉眼去看的,心眼想象出来。修止呢?不要去想象,就是要你修到傻不楞噔的,就是这一句。

所以等于《楞严经》上,那个那一位比丘,一下名字忘记了他的。念“扫把”的,啊?(对写板书的学生说:啊,就是周利盘陀迦…你写呀写啊,你就…说了就写笨得很,佛教他,什么都不会念,就念“扫把”两个字。诶,念了“扫”字忘记了“把”字、念了“扫”字忘记了“帚”字,念了…呃,搞了半天最后总给他念会了。念会了一心不乱,就是(这样)。不问理由,他成就了,所以后来神通还很大呢。

结果释迦牟尼佛的有难还是他来救的,啊,给他兄弟、释迦牟尼佛的兄弟用神通把这个大山、念咒子念来了,想把释迦牟尼佛压死,压死自己好当教主;哎,结果还是这个“扫把”的这位老兄在旁边看到,这个泰山压顶快要压死佛了,他就手这么一指就把山都推开了,只把释迦牟尼佛大拇趾压青了,脚指头还是给他压到了。    

诶,你看人家“扫把”都会念出来。呃,那么我们就比他更笨一点,就念一个“把”字算了,“扫”字也不要念了。只要你一念专精,理由都不问,可以得止。

所以得止修定,得止是共法,外道也做得到。譬如外道画符的、念咒的、收妖的、收的,呃,也有。这个学外道有一句话:不会画符,为鬼所笑。你要收鬼收不了,鬼在旁边还笑你,因为你不会画符念咒。呃,因为画符念咒的时候,绝对要一心不乱。不但要一心不乱,还一气不乱,才能…这个才有效。呃,你一边还在心里想吃豆腐啊、还想吃肉啊,还想搞什么啊,一边又画符又念咒子,呃,那你不要画了,还不如叫我写两个字给你多好呢!诶,一个书法家写好字的时候,那个等于呼吸都停止了,那一笔下来那个全身贯注,何况画符啊、念咒啊?是同样道理。所以不会画符是为鬼所笑。呃,这个都是止的理由。所以修止就是这样。

修观呢?同修止不同。止观双运,三摩钵提。他要自己心眼观想起来这个境界,一边在观想起来,一边止在这个境界上。其他一切杂念妄想不起,七情六欲,七情六欲一概不动。

修止只要七情六欲不动,一个东西上面集中就行,得止,得奢摩他。呃,那么当然佛法的得止同外道修法不同。佛法得止或者止一句佛号,止一个日轮观,或者止一个白骨观,呃,或者是心息相依止于一。所以你们修天台宗,数息,光是在那里数,数了半天你没有得止欸,越数越多。“哎呀,我今天打坐,坐了…数了多少数啦?哦哟,念了一千下了。”一千下有什么用?你没有得止,得止就是一下。万法归一,都在这一上,这是止,不问理由。    

观,这个时候止观双运,观起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能观是我,所观是佛相。我造的,我的意境造出来的,但是止在这个意境里。但是这个意境,我不要观它就清明了,就关闭了。等于电视一样,一关闭了,空白、清明。呃,要使它观起就出现。能止住,又能观,这就是止观双运,不同在这里。这个今天我们报告的这个止观。

下一步不是止观了,修禅那了,禅定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

“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这个现在提出来修“禅那”。禅那又翻译正思惟修,所谓正思惟修。那么同小乘法门、大乘基础,禅定又不同。禅定取“禅那”这个“禅”字的音,加一个中国文化儒家的道理“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字,两种联合起来叫做禅定。禅定有四禅八定,有九次第定,这个是共法。哎,佛法同一切外道共通的法门。那个是禅定,有一定禅定境界、修持。一切法门修持的程序、层次境界不同,这也是个原则。那么修止、修观、修禅那里头有没有禅定?都有禅定。它功夫层次深浅不同。这个深浅的标准,就是以四禅八定作这个测量的标准。那么,这里所讲的“禅那”是不是中国的禅宗呢?不是。禅宗借用一个名词,所以禅宗也叫做心宗。佛的诸佛法门的中心的中心,所以也叫做“心中心”的法门。不过修密宗也有、密宗有个心中心的修法。心中心的修法东密有,z密、西z密宗也有。心中心修法很简单,也有咒语,有不同的手印。呃,做到了也可以即生成就,悟道    

那么这种心中心的修法等等,都属于禅那里头。这个禅那最高的境界,所谓就是寂净,修到极寂净,寂灭清净。寂灭清净是清净圆明,“如来禅”的境界,这里所讲这个禅那。啊,所以它同修止、修止观双运又有不同的,这个我们必须要注意。现在第三步是讲禅那的境界,先休息。


注:此听录整理文字稿主要是配合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单独看文字稿时敬请仔细理解。

赞赏 
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易经南怀瑾全集南怀瑾简介南怀瑾金刚经南怀瑾语录南怀瑾先生南怀瑾选集南怀瑾易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南怀瑾先生:连我自己本身都变成那个样子,这是观想成就发布于2023-12-16 13:06:09